一种手表电池自供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10968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表电池自供电系统,包括磁电转换单元和电池充电管理单元,所述磁电转换单元与电池充电管理单元线性连接,所述磁电转换单元包括永磁磁铁、线圈、弹簧和支架,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与永磁磁铁连接,所述线圈绕在永磁磁铁的外端。同现有技术相比,该系统在运动中由磁电转换单元不间断的提供电源,并给电池充电,保证了电池的持续供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表电池自供电系统
本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手表电池自供电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许多传统的电子产品也开始增加移动方面的功能,比如过去只能用来看时间的手表,现今也可以通过插卡来实现通话。这种新手表可被称作电话手表,某些已经上市销售,这类产品主要是为消费者在不方便使用智能手机的情况下使用而设计的,比如孩子在玩耍不方便携带手机,而家长又需要联系到孩子的,或者正在骑自行车或手上提满了东西的时候。但是,之前的电话手表总会因电池消耗而造成经常性的充电问题。怎样提供一种采用磁电转换单元,因此,电池就会达到持续续航的手表电池自供电系统,是本技术目前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磁电转换单元,因此,电池就会达到持续续航的手表电池自供电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表电池自供电系统,包括磁电转换单元和电池充电管理单元,所述磁电转换单元与电池充电管理单元线性连接。进一步,所述磁电转换单元包括永磁磁铁、线圈、弹簧和支架,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与永磁磁铁连接,所述线圈绕在永磁磁铁的外端。进一步,所述充电管理单元,包括高效整流桥DB1和电池充电芯片IC1,所述高效整流桥包括1脚、2脚、3脚和4脚,所述电池充电芯片设有管脚1、管脚2、管脚3、管脚4、管脚5,所述1脚和3脚与线圈相连接,所述4脚通过二极管D2和二极管D3接地,所述2脚与电容C1、电容C2和二极管D1的一端相连,并于电池充电芯片IC1的管脚4相连接作为产生电源的输出端VCC,所述电容C1、电容C2的另一端相连接地,所述电池充电芯片IC1的管脚1通过电阻R2与指示灯D1相连接,电池充电芯片IC1的管脚4接地,电池充电芯片IC1的管脚5通过电阻R1与地相连,电池充电芯片IC1的管脚3与电池BAT的正极相连,电池BAT的L1端接地。进一步,所述支架为U型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包括磁电转换单元和电池充电管理单元,所述磁电转换单元与电池充电管理单元线性连接,磁铁运动时线圈内会产生电流。由于惯性,手表在运动时,永磁磁铁就会做向前或向后的定向运动,把弹簧拉伸或压缩到极限后永磁磁铁做反向运动,永磁磁铁做向前或向后的定向运动时磁场发生变化,线圈中就会产生一定的电流,在线圈的两端就有电压输出,在运动中由磁电转换单元不间断的提供电源,并给电池充电,保证了电池的持续供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手表电池自供电系统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将以附图及详细叙述清楚说明本技术所揭示内容的精神,任何所属
技术人员在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实施例后,当可由本
技术实现思路
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精神与范围。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在附图及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相同或类似标号的元件/构件是用来代表相同或类似部分。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也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元件或操作。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创作。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及/或”,包括所述事物的任一或全部组合。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语“大致”、“约”等,用以修饰任何可以微变化的数量或误差,但这些微变化或误差并不会改变其本质。一般而言,此类用语所修饰的微变化或误差的范围在部分实施例中可为20%,在部分实施例中可为10%,在部分实施例中可为5%或是其他数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前述提及的数值可依实际需求而调整,并不以此为限。某些用以描述本申请的用词将于下文或在此说明书的别处讨论,以提供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有关本申请的描述上额外的引导。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表电池自供电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磁电转换单元和电池充电管理单元,所述磁电转换单元与电池充电管理单元线性连接,所述磁电转换电包括永磁磁铁A、线圈B、弹簧C和支架D,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与永磁磁铁连接,所述线圈绕在永磁磁铁的外端,所述充电管理单元,包括高效整流桥DB1和电池充电芯片IC1,所述高效整流桥包括1脚、2脚、3脚和4脚,所述电池充电芯片设有管脚1、管脚2、管脚3、管脚4、管脚5,所述1脚和3脚与线圈相连接,所述4脚通过二极管D2和二极管D3接地,所述2脚与电容C1、电容C2和二极管D1的一端相连,并于电池充电芯片IC1的管脚4相连接作为产生电源的输出端VCC,所述电容C1、电容C2的另一端相连接地,所述电池充电芯片IC1的管脚1通过电阻R2与指示灯D1相连接,电池充电芯片IC1的管脚4接地,电池充电芯片IC1的管脚5通过电阻R1与地相连,电池充电芯片IC1的管脚3与电池BAT的正极相连,电池BAT的L1端接地。具体的说,包括磁电转换单元和电池充电管理单元,所述磁电转换单元与电池充电管理单元线性连接,磁铁运动时线圈内会产生电流。由于惯性,手表在运动时,永磁磁铁就会做向前或向后的定向运动,把弹簧拉伸或压缩到极限后永磁磁铁做反向运动,永磁磁铁做向前或向后的定向运动时磁场发生变化,线圈中就会产生一定的电流,在线圈的两端就有电压输出,在运动中由磁电转换单元不间断的提供电源,并给电池充电,保证了电池的持续供电。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支架为U型结构,所述支架采用不锈钢质或铜质材料制成。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表电池自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磁电转换单元和电池充电管理单元,所述磁电转换单元与电池充电管理单元线性连接,所述磁电转换单元包括永磁磁铁、线圈、弹簧和支架,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与永磁磁铁连接,所述线圈绕在永磁磁铁的外端,所述充电管理单元,包括高效整流桥DB1和电池充电芯片IC1,所述高效整流桥包括1脚、2脚、3脚和4脚,所述电池充电芯片设有管脚1、管脚2、管脚3、管脚4、管脚5,所述1脚和3脚与线圈相连接,所述4脚通过二极管D2和二极管D3接地,所述2脚与电容C1、电容C2和二极管D1的一端相连,并于电池充电芯片IC1的管脚4相连接作为产生电源的输出端VCC,所述电容C1、电容C2的另一端相连接地,所述电池充电芯片IC1的管脚1通过电阻R2与指示灯D1相连接,电池充电芯片IC1的管脚4接地,电池充电芯片IC1的管脚5通过电阻R1与地相连,电池充电芯片IC1的管脚3与电池BAT的正极相连,电池BAT的L1端接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表电池自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磁电转换单元和电池充电管理单元,所述磁电转换单元与电池充电管理单元线性连接,所述磁电转换单元包括永磁磁铁、线圈、弹簧和支架,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与永磁磁铁连接,所述线圈绕在永磁磁铁的外端,所述充电管理单元,包括高效整流桥DB1和电池充电芯片IC1,所述高效整流桥包括1脚、2脚、3脚和4脚,所述电池充电芯片设有管脚1、管脚2、管脚3、管脚4、管脚5,所述1脚和3脚与线圈相连接,所述4脚通过二极管D2和二极管D3接地,所述2脚与电容C1、电容C2和二极管D1的一端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基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