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的多用途充电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0962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的多用途充电棒,由手机充电公头、车充充电公头、充放电控制电路板、储能电芯或电池、充电棒外壳组成。手机充电公头和车充充电公头分别设置于充电棒外壳两端,充放电控制电路板和储能电芯或电池设置于充电棒外壳内,充放电控制电路板与手机充电公头、车充充电公头、储能电芯或电池电性连接。车充充电公头为汽车或者电动车标准点烟器母座对应的点烟器充电公头,车充充电公头插接于点烟器母座供储能电芯或电池充电。手机充电公头与充放电控制电路是双向充放电路,手机充电公头连接手机实现储能电芯或电池电能输出供手机充电,手机充电公头连接其它匹配的电源适配器设备也可以实现为充电棒内储能电芯或电池输入电能充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的多用途充电棒
本技术涉及充电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车载充电、室内户外移动充电的多用途充电棒。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各种车载充电头、纯粹移动的电源,市场品种繁多,车载的充电头人们一般都是固定在汽车或者电动车的点烟器位置,以此导通车内电源供手机或其他电子产品充电,无法将电源带走随身使用,虽然款式花样繁多,但基本都是需要使用数据线给手机充电,并且这些产品的充电接口方式和放电接口也各不一样,体积较大,使用和携带起来都是非常的不方便。查阅国内外的相关资料,目前尚未有一种这样可两用且无需数据线即可直接给手机充电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车载充电、室内户外移动中充电的多用途充电棒,该充电棒一机两用,既可当车载充电使用,又可以直接给手机等电子产品充电而无需充电数据线。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移动的多用途充电棒,该充电棒由手机充电公头、车充充电公头、充放电控制电路板、储能电芯或电池、充电棒外壳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充电公头和车充充电公头分别设置于充电棒外壳的两端,充放电控制电路板和储能电芯或电池设置于充电棒外壳内,所述充放电控制电路板与手机充电公头、车充充电公头、储能电芯或电池电性连接。所述车充充电公头为汽车或者电动车标准点烟器母座对应的点烟器充电公头,车充充电公头插接于点烟器母座,将汽车或电动车电源由内部充放电控制电路板转化后输送供储能电芯或电池充电。所述手机充电公头与充放电控制电路板是双向充放电路,即手机充电公头连接手机实现充电棒内储能电芯或电池的电能输出供手机充电,手机充电公头连接其它匹配的电源适配器设备也可以实现为充电棒内储能电芯或电池输入电能充电。进一步所述车充充电公头为连接充放电控制电路板的正极尖头,正极尖头采用导电金属材料制成或者是外层包裹有导电金属制成,车充充电公头的负极端为利用充电棒外壳导电接触点烟器母座的负极实现,充电棒外壳设为局部或全部采用导电金属材料或者是外层包裹金属材料制成,充电棒外壳的导电金属与正极尖头相互绝缘。进一步所述充放电控制电路板集成有DC/DC转换及充放电电路、手机充电公头充电协议、储能电芯或电池充放电保护电路、车充DC/DC降压及稳压及过流短路保护电路、充放电状态指示电路。采用精简后的部分电路组成,实现本多用途充电棒的主要功能也在本技术专利权利保护范围内。进一步所述手机充电公头采用Type-C国际标准充电公头、Lightning国际标准充电公头、MicroUSB国际标准充电公头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所述手机充电公头与充放电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采用固定焊接,或者是分体式插接、磁吸连接、螺旋连接,分体式插接、磁吸连接、螺旋连接即将手机充电公头的后端设计插拔接口、磁吸接口、螺旋接口,对应充电棒连接端设置插拔母座、磁吸顶针接口、螺纹顶针接口。进一步所述手机充电公头配备一盖帽,该盖帽套盖于手机充电公头上与充电棒外壳卡接、或磁吸、或螺纹连接。进一步所述充放电状态指示电路连接指示灯板,指示灯板上设置环状透光圈,环状透光圈设于手机充电公头下方的充电棒外壳上。改变成以其它结构形式表达充电棒充电、放电指示灯状态的方法,均在本技术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本技术方案的实施,将车载点烟器充电公头结合储能电芯或电池及手机充电公头为一新型的充放电装置,该装置设计为圆柱棒体外形,外形结构精致小巧,便于携带。它优化了现有的便携式移动电源装置,首先,其满足两种电源场景的取电,第一是向车内的车载电源取电,通过充电棒一端的车充充电公头直接插入车内的点烟器母座上即可实现将车内电源供给充电棒内的储能电芯或电池充电。第二是充电棒另一端的手机充电公头,其是双向充放电,即可以连接手机给手机充电,又可以连接其它匹配的电源适配器设备,从其它电源适配器设备中取电给充电棒内的储能电芯或电池充电。另外,本方案充电棒通过手机充电公头直接插接在手机的充电母座上实现给手机充电,无需数据线,更为方便快捷。充电棒插接在车内的点烟器母座上时可以充当车充头使用,停车后可以随时拔出充当移动电源使用,一机两用,更为经济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装置充电棒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装置的五个主要部件模块电气连接关系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装置的电路原理应用框图。图4为手机充电公头采用插拔连接结构简单示意图。图5为手机充电公头采用磁吸连接结构简单示意图。图6为手机充电公头采用螺旋连接结构简单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装置插接在点烟器母座上简单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装置为手机充电演示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装置通过手机充电公头从电源适配器连接电源为储能电芯或电池充电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装置通过一条Type-C母座转USB-A型公头大口由延长线为储能电芯或电池充电示意图。图11为一条Lightning接口母座转USB-A型公头大口的取电充电转接线电路原理示意图。图12为一条MicroUSB接口母座转USB-A型公头大口的取电充电转接线电路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技术实施例作详细说明。请参照附图1-3,一种可移动的多用途充电棒,该充电棒由手机充电公头1、车充充电公头2、充放电控制电路板3、储能电芯或电池4、充电棒外壳5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充电公头1和车充充电公头2分别设置于充电棒外壳5的两端,充放电控制电路板3和储能电芯或电池4设置于充电棒外壳5内,所述充放电控制电路板3与手机充电公头1、车充充电公头2、储能电芯或电池4电性连接;所述车充充电公头2为汽车或者电动车标准点烟器母座对应的点烟器充电公头,车充充电公头2插接于点烟器母座将汽车或电动车电源输送供储能电芯或电池4充电。所述手机充电公头1与充放电控制电路板3是双向充放电路,即手机充电公头1连接手机实现充电棒内储能电芯或电池4的电能输出供手机充电,手机充电公头1连接它匹配的电源适配器设备也可以实现为充电棒内储能电芯或电池4输入电能充电。优选的,所述手机充电公头1采用Type-C国际标准充电公头、Lightning国际标准充电公头、MicroUSB国际标准充电公头中的任意一种。为适应现有的车载点烟器母座外形标准,充电棒外壳5采用圆筒状壳体,圆筒状壳体直径刚好适应汽车或电动车国际标准点烟器母座插孔内径,一般最大直径约为21MM左右。储能电芯或电池4采用圆柱体外形电池,典型的参考的外形尺寸有国际标准的“18350”圆柱锂电池规格,也可以选用其它软包或者金属硬包圆柱状电芯或者电池规格,本技术装置充电棒中的储能电芯或电池4圆柱直径选型时必须小于本技术装置的充电棒外壳5的内径,长度以产品实际设计容量的额定长度为准,储能电芯或电池4的导电正负极性可以在同一个方向也可以在不同的方向,具体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的多用途充电棒,该充电棒由手机充电公头(1)、车充充电公头(2)、充放电控制电路板(3)、储能电芯或电池(4)、充电棒外壳(5)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充电公头(1)和车充充电公头(2)分别设置于充电棒外壳(5)的两端,充放电控制电路板(3)和储能电芯或电池(4)设置于充电棒外壳(5)内,所述充放电控制电路板(3)与手机充电公头(1)、车充充电公头(2)、储能电芯或电池(4)电性连接;所述车充充电公头(2)为汽车或者电动车标准点烟器母座对应的点烟器充电公头,车充充电公头(2)插接于点烟器母座,将汽车或电动车电源由内部充放电控制电路板(3)转化后输送供储能电芯或电池(4)充电;所述手机充电公头(1)与充放电控制电路板(3)是双向充放电路,即手机充电公头(1)连接手机实现充电棒内储能电芯或电池(4)的电能输出供手机充电,手机充电公头(1)连接其他电源设备也可以实现为充电棒内储能电芯或电池(4)输入电能充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的多用途充电棒,该充电棒由手机充电公头(1)、车充充电公头(2)、充放电控制电路板(3)、储能电芯或电池(4)、充电棒外壳(5)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充电公头(1)和车充充电公头(2)分别设置于充电棒外壳(5)的两端,充放电控制电路板(3)和储能电芯或电池(4)设置于充电棒外壳(5)内,所述充放电控制电路板(3)与手机充电公头(1)、车充充电公头(2)、储能电芯或电池(4)电性连接;所述车充充电公头(2)为汽车或者电动车标准点烟器母座对应的点烟器充电公头,车充充电公头(2)插接于点烟器母座,将汽车或电动车电源由内部充放电控制电路板(3)转化后输送供储能电芯或电池(4)充电;所述手机充电公头(1)与充放电控制电路板(3)是双向充放电路,即手机充电公头(1)连接手机实现充电棒内储能电芯或电池(4)的电能输出供手机充电,手机充电公头(1)连接其他电源设备也可以实现为充电棒内储能电芯或电池(4)输入电能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多用途充电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充充电公头(2)为连接充放电控制电路板(3)的正极尖头,正极尖头采用导电金属材料制成或者是外层包裹有导电金属制成,车充充电公头(2)的负极端为利用充电棒外壳(5)导电接触点烟器母座的负极实现,充电棒外壳(5)设为局部或全部采用导电金属材料或者是外层包裹金属材料制成,充电棒外壳(5)的导电金属与正极尖头相互绝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爱码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