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弱电工程用管道支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0953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弱电工程用管道支撑机构。弱电工程用管道支撑机构包括底座、夹持机构、调节机构和固定机构,底座的顶部通过支撑机构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开设有两组对称设置的滑槽,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组对称设置的夹框,支撑板的两端侧壁上均螺纹连接有螺杆,螺杆延伸至滑槽的内部,且螺杆位于滑槽内部的一端与夹框的底部转动连接,调节机构安装在底座与支撑板之间,固定机构安装在底座的侧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弱电工程用管道支撑机构具有能够对各组管道之前的高度和角度进行调节一致,便于工人对管道进行组装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弱电工程用管道支撑机构
本技术涉及弱电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弱电工程用管道支撑机构。
技术介绍
弱电工程是电力应用的一个分类。电力应用按照电力输送功率的强弱可以分为强电与弱电两类。建筑及建筑群用电一般指交流220V50Hz以下的弱电。主要向人们提供电力能源,将电能转换为其他能源,例如空调用电,照明用电,动力用电等等。在弱电工程布线时,为了对线路进行保护需要把电线放进管道内部,再把管道连接埋于地下,由于地下基坑高度不平,在放置管道时,各个管道会出现高度不齐或者角度错位的现象,这样会对工人安装管道时造成困难。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弱电工程用管道支撑机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对各组管道之前的高度和角度进行调节一致,便于工人对管道进行组装的弱电工程用管道支撑机构。本技术提供的弱电工程用管道支撑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通过支撑机构安装有支撑板;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螺杆、夹框和滑槽,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开设有两组对称设置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组对称设置的夹框,所述支撑板的两端侧壁上均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延伸至滑槽的内部,且所述螺杆位于滑槽内部的一端与夹框的底部转动连接;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安装在底座与支撑板之间;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安装在底座的侧壁上。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筒、支撑杆和固定螺栓,所述支撑筒固定安装在底座的顶部,所述支撑杆滑动连接在支撑筒的内部,所述支撑杆的顶部通过铰链与支撑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螺栓螺纹连接在支撑筒的侧壁上。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安装架、绕线轴、拉绳、转杆和固定螺母,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固定安装有两组对称设置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绕线轴,所述绕线轴的侧壁上端面上固定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的杆壁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所述绕线轴的绕线槽上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的另一端与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丝杆和螺筒,所述底座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的杆壁上螺纹连接有螺筒。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锥头和倒钩,所述螺筒远离丝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锥头,且所述锥头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倒钩。优选的,所述夹框的内侧壁上刻有均匀分布的防滑纹。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弱电工程用管道支撑机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弱电工程用管道支撑机构,将底座放于基坑内部,然后把装有电线的管道放在支撑板上,通过夹持机构可以对管道进行夹紧固定,然后通过支撑机构对支撑板上的管道高度进行调节,使各组被夹持的管道高度一致,再通过调节机构可以对管道的倾斜角度进行微调,使各组管道的连接端面对齐,从而不会出现缝隙便于工人进行组装,最后再通过固定机构可以将底座稳定的固定在基坑中,防止在埋土时造成底座和管道发生位移,从而能够对各组管道之前的高度和角度进行调节一致,便于工人对管道进行组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弱电工程用管道支撑机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弱电工程用管道支撑机构侧视图;图3为图2所示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底座,2、支撑机构,21、支撑筒,22、支撑杆,23、固定螺栓,3、支撑板,4、夹持机构,41、螺杆,42、夹框,43、滑槽,5、调节机构,51、安装架,52、绕线轴,53、拉绳,54、转杆,55、固定螺母,6、固定机构,61、丝杆,62、螺筒,63、锥头,64、倒钩,7、防滑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弱电工程用管道支撑机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弱电工程用管道支撑机构侧视图;图3为图2所示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包括:底座1、夹持机构4、调节机构5和固定机构6,底座1的顶部通过支撑机构2安装有支撑板3。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夹持机构4包括螺杆41、夹框42和滑槽43,支撑板3的顶部开设有两组对称设置的滑槽43,滑槽4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组对称设置的夹框42,支撑板3的两端侧壁上均螺纹连接有螺杆41,螺杆41延伸至滑槽43的内部,且螺杆41位于滑槽43内部的一端与夹框42的底部转动连接。支撑机构2包括支撑筒21、支撑杆22和固定螺栓23,支撑筒21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支撑杆22滑动连接在支撑筒21的内部,支撑杆22的顶部通过铰链与支撑板3的底部转动连接,固定螺栓23螺纹连接在支撑筒21的侧壁上。夹框42的内侧壁上刻有均匀分布的防滑纹7。需要说明的是:将底座1放在基坑中,在把装有电线的管道放置在支撑板3上,转动支撑板3两侧的螺杆41,使螺杆41带动夹框42移动与管道的侧壁相抵,从而可以把管道夹紧固定,而通过夹框42内侧的防滑纹7可以提高与管道的摩擦力,可以进一步提高管道的稳定性,而通过将支撑杆22上下抽出支撑筒21,可以对支撑板3上的管道高度进行调节,保持各组被固定的管道高度一致,便于工人组装管道。参考图3所示,调节机构5包括安装架51、绕线轴52、拉绳53、转杆54和固定螺母55,底座1的顶部两侧固定安装有两组对称设置的安装架51,安装架51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绕线轴52,绕线轴52的侧壁上端面上固定安装有转杆54,转杆54的杆壁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55,绕线轴52的绕线槽上连接有拉绳53,拉绳53的另一端与支撑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转动一组转杆54带动一组绕线轴52把一组拉绳53卷起来,再反转另一组转杆54将另一组拉绳53松开,从而可以根据需要带动支撑板3朝一个方向缓慢的翻转,从而可以对支撑板3上的管道角度进行微调,使各组管道的端面可以对接在一起,防止出现缝隙,当调节好之后再转动固定螺母55移动与安装架51的外侧壁相抵紧,从而可以对转杆54和绕线轴52进行固定,防止拉绳53晃动使支撑板3上的管道发生晃动。参考图1所示,固定机构6包括丝杆61和螺筒62,底座1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丝杆61,丝杆61的杆壁上螺纹连接有螺筒62。固定机构6还包括锥头63和倒钩64,螺筒62远离丝杆6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锥头63,且锥头63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倒钩64。需要说明的是:当管道的高度和角度都调节一致后,工人对各组管道进行组装,然后再转动底座1侧壁上的各组螺筒62,可以使螺筒62移动并通过锥头63插进基坑侧壁上的土壤中,从而可以使各组螺筒62对底座1进行固定,而通过锥头63上的倒钩64可以卡在泥土中,进一步提高底座1的稳定性,防止在埋土时造成底座1和管道发生晃动位移。本技术提供的弱电工程用管道支撑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将底座1放在基坑中,在把装有电线的管道放置在支撑板3上,转动支撑板3两侧的螺杆41,使螺杆41带动夹框42移动与管道的侧壁相抵,从而可以把管道夹紧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弱电工程用管道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通过支撑机构(2)安装有支撑板(3);/n夹持机构(4),所述夹持机构(4)包括螺杆(41)、夹框(42)和滑槽(43),所述支撑板(3)的顶部开设有两组对称设置的滑槽(43),所述滑槽(4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组对称设置的夹框(42),所述支撑板(3)的两端侧壁上均螺纹连接有螺杆(41),所述螺杆(41)延伸至滑槽(43)的内部,且所述螺杆(41)位于滑槽(43)内部的一端与夹框(42)的底部转动连接;/n调节机构(5),所述调节机构(5)安装在底座(1)与支撑板(3)之间;/n固定机构(6),所述固定机构(6)安装在底座(1)的侧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弱电工程用管道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通过支撑机构(2)安装有支撑板(3);
夹持机构(4),所述夹持机构(4)包括螺杆(41)、夹框(42)和滑槽(43),所述支撑板(3)的顶部开设有两组对称设置的滑槽(43),所述滑槽(4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组对称设置的夹框(42),所述支撑板(3)的两端侧壁上均螺纹连接有螺杆(41),所述螺杆(41)延伸至滑槽(43)的内部,且所述螺杆(41)位于滑槽(43)内部的一端与夹框(42)的底部转动连接;
调节机构(5),所述调节机构(5)安装在底座(1)与支撑板(3)之间;
固定机构(6),所述固定机构(6)安装在底座(1)的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弱电工程用管道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支撑筒(21)、支撑杆(22)和固定螺栓(23),所述支撑筒(21)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所述支撑杆(22)滑动连接在支撑筒(21)的内部,所述支撑杆(22)的顶部通过铰链与支撑板(3)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螺栓(23)螺纹连接在支撑筒(21)的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弱电工程用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军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毅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