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挂式移动通信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0922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悬挂式移动通信配电箱,包括安装机构,安装机构包括垂直固设的安装板一、承重框,安装板一外壁设有若干与墙壁吸附贴合的橡胶吸盘,承重框为“口”字形结构,且滑动连有两个夹持板,夹持板相背侧底端分别与承重框左、右侧内壁间通过压缩弹簧相连,夹持板上端设有固定环,固定环上可拆卸连有悬挂拉绳;传动机构包括安装板二以及设于安装板二底面两侧的传动辊,悬挂拉绳穿过传动辊并连于收卷辊上,收卷辊固定安装于墙面上,且适配安装有用于驱动收卷辊转动的手轮,本申请安装机构灵活可调,对配电箱采用夹持固定,适用不同大小的配电箱悬挂,配合传动机构,可实现高效便捷的装卸,无需反复拆装,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挂式移动通信配电箱
本技术涉及通讯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悬挂式移动通信配电箱。
技术介绍
配电箱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装置。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借测量仪表可显示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还可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对偏离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配电箱分为两种,一种是落地式,一种是悬挂式。悬挂配电箱可降低占地成本并合理利用空间,目前悬挂配电箱通常通过打膨胀螺栓或者焊支架来固定,此种方法往往将配电箱固定死,当需要拆卸时,需要将连接件破坏,无法进行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悬挂式移动通信配电箱,安装机构灵活可调,对配电箱采用夹持固定,适用不同大小的配电箱悬挂,配合传动机构,可实现高效便捷的装卸,无需反复拆装,省时省力。一种悬挂式移动通信配电箱,包括安装机构,安装机构包括垂直固设的安装板一、承重框,安装板一外壁设有若干与墙壁吸附贴合的橡胶吸盘,承重框为“口”字形结构,且前、后侧内壁面开设有滑槽,滑槽上滑动连有两个夹持板,夹持板相向侧底端固设有沿板用于配电箱底面的承托,夹持板相背侧底端分别与承重框左、右侧内壁间通过压缩弹簧相连,夹持板间形成的空间用于配电箱的夹持固定。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夹持板为伸缩套板结构,包括与滑槽滑动连接的外套板以及滑动插接于外套板内的内板,内板上端面固设有固定环。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外套板内下部设有隔板,隔板将外套板分为上、下两个独立的空腔,上方空腔用于内板的容纳,下方空腔外侧壁对应设有气囊层,且气囊层与下方空腔间连通开设有通口,外套板下端贯穿设有与其下方空腔连通的通气管,通气管下端连有软管,软管外端连有按压充气筒。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软管侧壁开设有分支管,分支管上设有截止阀。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安装板一上设有至少3个橡胶吸盘,安装板一为空心结构,橡胶吸盘中心开设有与安装板一空心内腔连通的通孔,承重框非滑槽侧设有空心段,且该空心段与安装板一的空心结构间连通开设有开口,朝向夹持板的承重框外壁对应于空心段连通设有延伸管,延伸管内适配插接有活塞杆,活塞杆外端与夹持板外壁固连。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安装板二以及设于安装板二底面两侧的传动辊,传动辊间贯穿绕设悬挂拉绳,悬挂拉绳一端与夹持板上端相连,另一端连有收卷机构。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安装板二上端面固设有耳板,耳板上开设有定位孔,耳板通过定位螺栓贯穿定位孔与墙壁固连。有益效果:1、本技术悬挂式移动通信配电箱,安装机构灵活可调,对配电箱采用夹持固定,适用不同大小的配电箱悬挂,配合传动机构,可实现高效便捷的装卸,无需反复拆装,省时省力。2、使用时,将配电箱直接插接在两个夹持板间夹持固定即可,底部由沿板和承重框支撑,简单便捷,受力稳定均衡。另外,悬挂拉绳与两个固定环间为Y形相连,在提拉受力过程中,会带动两个固定环(夹持板)相向靠近,配合压缩弹簧的挤压施力,进一步提高夹持稳定性。3、设有气囊层,使用时通过气囊层内充放气实现一定夹持距离的调整,配合连通的延伸管、活塞杆和橡胶吸盘,可用于橡胶吸盘与墙壁间形成负压,提高吸附稳定性。具体的,将配电箱置于夹持板间,然后由按压充气筒向气囊层充气,将安装机构安装于合适的位置,并由橡胶吸盘吸附与墙壁上,此时,再打开截止阀,由分支管将气囊层内气体放出,压缩弹簧恢复形变伸长,带动活塞杆相对延伸管滑动,从而使得连通的安装板一空腔、橡胶吸盘内腔内压减小,提高橡胶吸盘吸附效果。反之,需要减小吸附力时,则通过按压充气筒充气,使得橡胶吸盘与平面间快速脱离,再由悬挂拉绳收放调整高度操作即可。4、本申请安装机构一方面由橡胶吸盘吸附固定,另一方面由悬挂拉绳上提施力,双重支撑,稳固性强。且悬挂拉绳的设置可用于随时调控安装机构的高度,便于配电箱的装卸、更换和维修。另外,即便是家居使用,安装机构也可做其他用途,多样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安装机构俯视图;图中:1安装机构、11安装板一、12承重框、13橡胶吸盘、14夹持板、141外套板、142内板、143固定环、144隔板、145气囊层、146通口、147通气管、148软管、149按压充气筒、15沿板、16压缩弹簧、17通孔、18开口、2配电箱、3延伸管、31活塞杆、4传动机构、41安装板二、42传动辊、43悬挂拉绳、5收卷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悬挂式移动通信配电箱,如图1、2所示,包括安装机构1,安装机构1包括垂直固设的安装板一11、承重框12,安装板一11外壁设有若干与墙壁吸附贴合的橡胶吸盘13(至少3个),承重框12为“口”字形结构,且前、后侧内壁面开设有滑槽,滑槽上滑动连有两个夹持板14,夹持板14相向侧底端固设有沿板15用于配电箱2底面的承托,夹持板14相背侧底端分别与承重框12左、右侧内壁间通过压缩弹簧16相连,夹持板14间形成的空间用于配电箱2的夹持固定。进一步的,夹持板14为伸缩套板结构,包括与滑槽滑动连接的外套板141以及滑动插接于外套板141内的内板142,夹持板相向侧外壁可设置橡胶层,提高夹持摩擦力和防护性,使用时,夹持板可拉绳延长,提高对配电箱侧壁的防护性,稳固效果更高。。更进一步的,还包括传动机构4,传动机构4包括安装板二41以及设于安装板二41底面两侧的传动辊42,安装板二41上端面固设有耳板44,耳板44上开设有定位孔45,耳板44通过定位螺栓(或自攻螺丝等,常规固定结构,在此不做限定)贯穿定位孔45与墙壁固连。传动辊42间贯穿绕设悬挂拉绳43,悬挂拉绳43一端与夹持板14上端相连(具体的,内板142上端面固设有固定环143,悬挂拉绳系连于固定环上),另一端连有收卷机构5。收卷机构同样可由耳板、定位螺栓或自攻螺丝安装于墙体上,收卷机构为常规的结构设计,包括转动安装的收卷轴杆,驱动收卷轴杆转动的电机或手动式手轮(在此不做限定),悬挂拉绳绕设于收卷轴杆上。基于上述结构,更进一步的,外套板141内下部设有隔板144,隔板144将外套板分为上、下两个独立的空腔,上方空腔用于内板142的容纳,下方空腔外侧壁对应设有气囊层145,且气囊层145与下方空腔间连通开设有通口146,外套板141下端贯穿设有与其下方空腔连通的通气管147,通气管147下端连有软管148,软管148外端连有按压充气筒149,采购市售常规按压充气筒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挂式移动通信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机构,安装机构包括垂直固设的安装板一、承重框,安装板一外壁设有若干与墙壁吸附贴合的橡胶吸盘,承重框为“口”字形结构,且前、后侧内壁面开设有滑槽,滑槽上滑动连有两个夹持板,夹持板相向侧底端固设有沿板用于配电箱底面的承托,夹持板相背侧底端分别与承重框左、右侧内壁间通过压缩弹簧相连,夹持板间形成的空间用于配电箱的夹持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挂式移动通信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机构,安装机构包括垂直固设的安装板一、承重框,安装板一外壁设有若干与墙壁吸附贴合的橡胶吸盘,承重框为“口”字形结构,且前、后侧内壁面开设有滑槽,滑槽上滑动连有两个夹持板,夹持板相向侧底端固设有沿板用于配电箱底面的承托,夹持板相背侧底端分别与承重框左、右侧内壁间通过压缩弹簧相连,夹持板间形成的空间用于配电箱的夹持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移动通信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为伸缩套板结构,包括与滑槽滑动连接的外套板以及滑动插接于外套板内的内板,内板上端面固设有固定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挂式移动通信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板内下部设有隔板,隔板将外套板分为上、下两个独立的空腔,上方空腔用于内板的容纳,下方空腔外侧壁对应设有气囊层,且气囊层与下方空腔间连通开设有通口,外套板下端贯穿设有与其下方空腔连通的通气管,通气管下端连有软管,软管外端连有按压充气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克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凯誉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