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带保护结构的锂电池极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0850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带保护结构的锂电池极耳,包括上极耳体和下极耳体,所述上极耳体、下极耳体的内部设置有耐腐蚀层,所述上极耳体、下极耳体的前侧面均设置有第一层绝缘膜,所述上极耳体、下极耳体的后侧面均设置有第二层绝缘膜,所述上极耳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弹片,所述第二连接弹片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电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了第一连接弹片、第二连接弹片、第一导电弹簧、第二导电弹簧、保护体、耐腐蚀层、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通过第一导电弹簧、第二导电弹簧提高保护体的熔断速度,达到防止短路自燃、使用更安全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带保护结构的锂电池极耳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自带保护结构的锂电池极耳。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锂电池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20世纪70年代时,提出并开始研究锂离子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电池是分正负极的,极耳就是从电芯中将正负极引出来的金属导电体。在使用锂电池时,人们比较担心的是锂电池在使用或者充电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自燃的情况,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爆炸,不仅损害了个人财产,还可能对人身安全造成伤害,使用起来不够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自带保护结构的锂电池极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带保护结构的锂电池极耳,包括上极耳体和下极耳体,所述上极耳体、下极耳体的内部设置有耐腐蚀层,所述上极耳体、下极耳体的前侧面均设置有第一层绝缘膜,所述上极耳体、下极耳体的后侧面均设置有第二层绝缘膜,所述上极耳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弹片,所述第二连接弹片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电弹簧;所述下极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弹片,所述第一连接弹片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安装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电弹簧,所述第一连接弹片与第二连接弹片之间固定连接有保护体,所述第一连接弹片、第二连接弹片的前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连接弹片、第二连接弹片的后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绝缘层。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连接弹片、第二连接弹片的形状均为U形,且大小相同。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保护体位于第一连接弹片的上侧面、第二连接弹片的下侧面的中部,且前、后侧面为圆弧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导电弹簧位于保护体的左侧,所述第二导电弹簧位于保护体的右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上极耳体位于下极耳体的上方,所述第一连接弹片、第二连接弹片的长度与上极耳体、下极耳体的长度相同。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均位于耐腐蚀层的内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上极耳体、下极耳体的四个拐角均进行倒圆角处理。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连接弹片与第二连接弹片的开口相反设置,且厚度均小于上极耳体、下极耳体的厚度。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与传统技术相比,该一种自带保护结构的锂电池极耳设置了第一连接弹片、第二连接弹片、第一导电弹簧、第二导电弹簧、保护体,保护体在短路的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会发生熔断,在第一导电弹簧、第二导电弹簧的作用下,反应更加迅速,及时,使用起来更加安全。2、与传统技术相比,该一种自带保护结构的锂电池极耳设置了耐腐蚀层,提高上极耳体、下极耳体的耐腐蚀的能力,延长上极耳体、下极耳体的使用寿命,用起来更加耐用。3、与传统技术相比,该一种自带保护结构的锂电池极耳设置了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防止第一连接弹片、第二连接弹片因为误触,导致自动断开保护的功能失效,使用起来比较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带保护结构的锂电池极耳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带保护结构的锂电池极耳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带保护结构的锂电池极耳的连接弹片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带保护结构的锂电池极耳的保护体的立体图。图例说明:1、第一层绝缘膜;2、第一连接弹片;3、保护体;4、第一导电弹簧;5、第一安装块;6、第二连接弹片;7、第二导电弹簧;8、第二安装块;9、第二层绝缘膜;10、上极耳体;11、耐腐蚀层;12、第一绝缘层;13、下极耳体;14、第二绝缘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自带保护结构的锂电池极耳,包括上极耳体10和下极耳体13,上极耳体10、下极耳体13的内部设置有耐腐蚀层11,提高上极耳体10、下极耳体13的耐腐蚀能力,延长上极耳体10上、下极耳体13的使用寿命,上极耳体10、下极耳体13的前侧面均设置有第一层绝缘膜1,上极耳体10、下极耳体13的后侧面均设置有第二层绝缘膜9,上极耳体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弹片6,第二连接弹片6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块5,第一安装块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电弹簧4;下极耳体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弹片2,第一连接弹片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块8,第二安装块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电弹簧7,第一连接弹片2与第二连接弹片6之间固定连接有保护体3,第一连接弹片2、第二连接弹片6的前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绝缘层12,第一连接弹片2、第二连接弹片6的后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绝缘层14,防止第一连接弹片2、第二连接弹片6因为误触,导致自动断开保护的功能失效,使用起来比较安全。第一连接弹片2、第二连接弹片6的形状均为U形,且大小相同,保护体3位于第一连接弹片2的上侧面、第二连接弹片6的下侧面的中部,且前、后侧面为圆弧面,保证短路时,熔断需要的时间较短,第一导电弹簧4位于保护体3的左侧,第二导电弹簧7位于保护体3的右侧,通过;两侧方向的施力,使保护体3的断开及时,上极耳体10位于下极耳体13的上方,第一连接弹片2、第二连接弹片6的长度与上极耳体10、下极耳体13的长度相同,第一绝缘层12、第二绝缘层14均位于耐腐蚀层11的内侧,上极耳体10、下极耳体13的四个拐角均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带保护结构的锂电池极耳,包括上极耳体(10)和下极耳体(1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极耳体(10)、下极耳体(13)的内部设置有耐腐蚀层(11),所述上极耳体(10)、下极耳体(13)的前侧面均设置有第一层绝缘膜(1),所述上极耳体(10)、下极耳体(13)的后侧面均设置有第二层绝缘膜(9),所述上极耳体(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弹片(6),所述第二连接弹片(6)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块(5),所述第一安装块(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电弹簧(4);/n所述下极耳体(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弹片(2),所述第一连接弹片(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块(8),所述第二安装块(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电弹簧(7),所述第一连接弹片(2)与第二连接弹片(6)之间固定连接有保护体(3),所述第一连接弹片(2)、第二连接弹片(6)的前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绝缘层(12),所述第一连接弹片(2)、第二连接弹片(6)的后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绝缘层(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带保护结构的锂电池极耳,包括上极耳体(10)和下极耳体(1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极耳体(10)、下极耳体(13)的内部设置有耐腐蚀层(11),所述上极耳体(10)、下极耳体(13)的前侧面均设置有第一层绝缘膜(1),所述上极耳体(10)、下极耳体(13)的后侧面均设置有第二层绝缘膜(9),所述上极耳体(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弹片(6),所述第二连接弹片(6)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块(5),所述第一安装块(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电弹簧(4);
所述下极耳体(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弹片(2),所述第一连接弹片(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块(8),所述第二安装块(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电弹簧(7),所述第一连接弹片(2)与第二连接弹片(6)之间固定连接有保护体(3),所述第一连接弹片(2)、第二连接弹片(6)的前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绝缘层(12),所述第一连接弹片(2)、第二连接弹片(6)的后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绝缘层(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保护结构的锂电池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弹片(2)、第二连接弹片(6)的形状均为U形,且大小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仕廉方秀忠林目春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捷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