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镍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0838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镍带,包括电池盒和电池镍带,电池盒的顶端四角开设有卡合螺孔,电池盒的顶部两端开设有矩形第一卡合口,电池盒的内部开设有电池槽,电池槽的内部两端侧壁均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块,电池盒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卡合块,电池盒的两端外侧均开设有通电槽,电池盒的顶部一侧开设有矩形第二卡合口,电池镍带的表面开设有两个限位槽,电池镍带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卡合板,通过采用塑料材质的电池盒、卡合螺孔和通电槽,保证了该电池盒组件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漏电或者静电的问题,保证了该电池盒组件的安全性,通过在电池盒的两端开设通电槽,保证了对电池供电的及时输出,确保了该电池盒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镍带
本技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材料
,具体为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镍带。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以碳素材料为负极,以含锂的化合物作正极,没有金属锂存在,只有锂离子,这就是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是指以锂离子嵌入化合物为正极材料电池的总称。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就是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过程。在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过程中,同时伴随着与锂离子等当量电子的嵌入和脱嵌(习惯上正极用嵌入或脱嵌表示,而负极用插入或脱插表示)。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往返嵌入/脱嵌和插入/脱插,被形象地称为“摇椅电池”。当对电池进行充电时,电池的正极上有锂离子生成,生成的锂离子经过电解液运动到负极。而作为负极的碳呈层状结构,它有很多微孔,达到负极的锂离子就嵌入到碳层的微孔中,嵌入的锂离子越多,充电容量越高。同样,当对电池进行放电时(即我们使用电池的过程),嵌在负极碳层中的锂离子脱出,又运动回正极。回正极的锂离子越多,放电容量越高。目前,现有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镍带在安装过程中往往过程过于繁琐,安装后不够与电池槽的固定不够稳固,往往会导致接触不良甚至漏电的情况,对用户的使用体验非常不友好。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镍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镍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镍带,包括电池盒和电池镍带,所述电池盒的顶端四角开设有卡合螺孔,所述电池盒的顶部两端开设有矩形第一卡合口,所述电池盒的内部开设有电池槽,所述电池槽的内部两端侧壁均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块,所述电池盒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卡合块,所述电池盒的两端外侧均开设有通电槽,所述电池盒的顶部一侧开设有矩形第二卡合口,所述电池镍带的表面开设有两个限位槽,所述电池镍带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卡合板,所述卡合板的一侧嵌设安装有通电铜片,所述电池镍带的另一面固定安装有通电弹簧,所述卡合板卡合连接在第一卡合口的内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池盒、卡合螺孔和通电槽均采用高强度有机塑料制成,所述通电槽连通第一卡合口的内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卡合口的宽度与卡合板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一卡合口的深度与卡合板的高度相同。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合板完全卡合在第一卡合口内部时通电铜片位于通电槽的底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块和限位槽均采用T字型,所述限位块和限位槽采用相同的规格。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合块的大小与第二卡合口的槽口大小相匹配,所述电池盒在使用过程中采用若干个进行卡合并排使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块设置在电池槽的内壁,且电池槽的每一端内壁均固定安装有两个,所述电池槽的两端分别为电池的正负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镍带,通过采用塑料材质的电池盒、卡合螺孔和通电槽,保证了该电池盒组件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漏电或者静电的问题,保证了该电池盒组件的安全性,通过在电池盒的两端开设通电槽,保证了对电池供电的及时输出,确保了该电池盒的正常工作,通过采用等规格的T字型限位块和限位槽,保证了电池盒与电池镍带的精准稳定卡合,确保了该电池镍带组件工作的稳定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镍带的电池盒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镍带的本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镍带的组合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池盒;2、卡合螺孔;3、第一卡合口;4、电池槽;5、限位块;6、卡合块;7、通电槽;8、第二卡合口;9、电池镍带;10、限位槽;11、卡合板;12、通电铜片;13、通电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镍带,包括电池盒1和电池镍带9,电池盒1的顶端四角开设有卡合螺孔2,电池盒1的顶部两端开设有矩形第一卡合口3,电池盒1的内部开设有电池槽4,电池槽4的内部两端侧壁均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块5,电池盒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卡合块6,电池盒1的两端外侧均开设有通电槽7,电池盒1的顶部一侧开设有矩形第二卡合口8,电池镍带9的表面开设有两个限位槽10,电池镍带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卡合板11,卡合板11的一侧嵌设安装有通电铜片12,电池镍带9的另一面固定安装有通电弹簧13,卡合板11卡合连接在第一卡合口3的内部。其中,电池盒1、卡合螺孔2和通电槽7均采用高强度有机塑料制成,通电槽7连通第一卡合口3的内部,通过将电池盒1、卡合螺孔2和通电槽7均采用高强度有机塑料制成,保证了该电池盒1组件的牢固性和防漏电性能。其中,第一卡合口3的宽度与卡合板11的厚度相同,第一卡合口3的深度与卡合板11的高度相同,通过设置相同规格的第一卡合口3和卡合板11,保证了电池镍带9组件与电池盒1的完美卡合。其中,卡合板11完全卡合在第一卡合口3内部时通电铜片12位于通电槽7的底端,通过设置保证卡合板11完全卡合在第一卡合口3内部时通电铜片12位于通电槽7的底端,确保了完整卡合时电池的顺利通电。其中,限位块5和限位槽10均采用T字型,限位块5和限位槽10采用相同的规格,通过设置限位块5和限位槽10采用相同的规格T字型,保证了限位块5和限位槽10的稳定卡合。其中,卡合块6的大小与第二卡合口8的槽口大小相匹配,电池盒1在使用过程中采用若干个进行卡合并排使用,通过设置卡合块6的大小与第二卡合口8的槽口大小相匹配,保证了多个电池盒1的并排卡合。其中,限位块5设置在电池槽4的内壁,且电池槽4的每一端内壁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电池槽4的两端分别为电池的正负极,通过将限位块5设置在电池槽4的内壁,保障了该设备的稳定卡合。工作时,将卡合板11对准第一卡合口3,并将限位块5对准限位槽10,对准后将电池镍带9卡合连接在电池盒1的一端,完成卡合后将导线或者其他导线装置通过通电槽7安置在通电铜片12的表面,完成对负极的接通,正极采用相同的设置流程进行设置,设置完成后向电池槽4内部安装电池即可完成该镍带组件的正常工作,通过采用塑料材质的电池盒1、卡合螺孔2和通电槽7,保证了该电池盒1组件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漏电或者静电的问题,保证了该电池盒1组件的安全性,通过在电池盒1的两端开设通电槽7,保证了对电池供电的及时输出,确保了该电池盒1的正常工作,通过采用等规格的T字型限位块5和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镍带,包括电池盒(1)和电池镍带(9),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1)的顶端四角开设有卡合螺孔(2),所述电池盒(1)的顶部两端开设有矩形第一卡合口(3),所述电池盒(1)的内部开设有电池槽(4),所述电池槽(4)的内部两端侧壁均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块(5),所述电池盒(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卡合块(6),所述电池盒(1)的两端外侧均开设有通电槽(7),所述电池盒(1)的顶部一侧开设有矩形第二卡合口(8),所述电池镍带(9)的表面开设有两个限位槽(10),所述电池镍带(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卡合板(11),所述卡合板(11)的一侧嵌设安装有通电铜片(12),所述电池镍带(9)的另一面固定安装有通电弹簧(13),所述卡合板(11)卡合连接在第一卡合口(3)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镍带,包括电池盒(1)和电池镍带(9),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1)的顶端四角开设有卡合螺孔(2),所述电池盒(1)的顶部两端开设有矩形第一卡合口(3),所述电池盒(1)的内部开设有电池槽(4),所述电池槽(4)的内部两端侧壁均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块(5),所述电池盒(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卡合块(6),所述电池盒(1)的两端外侧均开设有通电槽(7),所述电池盒(1)的顶部一侧开设有矩形第二卡合口(8),所述电池镍带(9)的表面开设有两个限位槽(10),所述电池镍带(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卡合板(11),所述卡合板(11)的一侧嵌设安装有通电铜片(12),所述电池镍带(9)的另一面固定安装有通电弹簧(13),所述卡合板(11)卡合连接在第一卡合口(3)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镍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1)、卡合螺孔(2)和通电槽(7)均采用高强度有机塑料制成,所述通电槽(7)连通第一卡合口(3)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献华徐建勋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东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