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0653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26
本申请公开一种键盘,其包括键盘本体与支撑件。键盘本体的底面具有容置槽。支撑件具有本体与枢转轴,枢转轴设置于本体的侧面,且枢转轴转动设置于容置槽内。本体具有按压部与支撑部,枢转轴位于按压部与支撑部之间,当按压按压部时,按压部对应枢转轴转动移入容置槽,支撑部对应枢转轴转动移出容置槽。如此,直接按压支撑件的按压部即可打开支撑件,不需要额外设置供使用者扳起支撑件一端的预留空间。而且,当支撑件收纳于容置槽内时,支撑件的外表面与键盘本体的底面形成平面,使键盘的底面呈平坦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键盘
本申请涉及键盘的
,尤其涉及一种可节省支撑脚架设置空间的键盘。
技术介绍
现有的键盘的底板通常都会设有支撑脚架,当扳开底板的支撑脚架后,支撑脚架会支撑起键盘的一侧,使键盘的输入按键呈现倾斜面,如此按键表面会符合人体工学的打字角度,以提供给使用者舒适的打字体验。然,现有技术的键盘的支撑脚架除设置有用于容置脚架的容置凹槽之外,还要提供给使用者扳起脚架一端的预留空间,如此键盘的底面需要较大的空间去设置支撑脚架,且当脚架处于收纳状态时,键盘底面结构不够平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键盘,以解决现有键盘需预留使用者扳起脚架的空间,导致空间浪费,且脚架收纳后键盘底面结构不够平整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键盘,包括键盘本体与支撑件。键盘本体的底面具有容置槽,支撑件具有本体与枢转轴,枢转轴设置于本体的侧面,枢转轴转动设置于容置槽内,本体具有按压部与支撑部,枢转轴位于按压部与支撑部之间,当按压按压部时,按压部对应枢转轴转动移入容置槽,支撑部对应枢转轴转动移出容置槽。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支撑件与容置槽的结构设置,使用者直接按压支撑件的按压部即可打开支撑件,因此,键盘本体的底面不需要额外设置供使用者扳起支撑件一端的预留区域,从而可节省支撑件的设置空间。而且,当支撑件处于收纳状态时,支撑件完全收纳于键盘本体的容置槽内,支撑件的外表面与键盘本体的底面形成平面,使键盘的底面呈平坦状态,键盘底面平整美观。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申请的键盘本体与支撑件的分解图;图2是图1的A区域放大图;图3是图2的B-B’线的剖视图;图4是本申请的支撑件呈收纳状态时的键盘本体的立体图;图5是图4的C区域放大图;图6是图5的D-D’线的剖视图;图7是本申请的支撑件呈支撑状态时的键盘本体的立体图;图8是图7的E区域放大图;以及图9是图8的F-F’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申请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施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施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申请。也就是说,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施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在以下各实施例中,将以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组件。请参阅图1到图3,图1是本申请的键盘本体与支撑件的分解图、图2是图1的A区域放大图、图3是图2的B-B’线的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键盘1,其底部具有支撑件,通过按压支撑件的一端,可以展开支撑件对键盘进行支撑。具体而言,键盘1包括键盘本体11与支撑件13。键盘本体11的底面111具有容置槽113。支撑件13包括本体131与枢转轴133,枢转轴133设置于本体131的侧面,且枢转轴133转动设置于容置槽113内。本体131具有按压部135与支撑部137,枢转轴133位于按压部135与支撑部137之间,当按压按压部135时,按压部135对应枢转轴133转动移入容置槽113,支撑部137对应枢转轴133转动移出容置槽113。承上所述,容置槽113的槽内侧壁具有相对的两个枢转孔1131,枢转轴13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枢转轴133相对设置于支撑件13的本体131的两侧,且两个枢转轴133旋转设置于两个枢转孔1131。按压部135与支撑部137位于枢转轴133的两侧。按压部135与支撑部137以枢转轴133为中心进行旋转。其中按压部135的长度小于支撑部137的长度。再者,键盘本体11的容置槽113包括第一凹槽1133与第二凹槽1135,第一凹槽1133与第二凹槽1135互相连通,按压部135位于第一凹槽1133,支撑部137位于第一凹槽1133与第二凹槽1135。其中枢转孔1131位于第一凹槽1133的槽内侧壁,支撑件13的枢转轴133旋转设置于枢转孔1131内。第一凹槽1133为半圆槽,第一凹槽1133具有按压部135相对于枢转轴133旋转的旋转空间。第二凹槽1135为矩形凹槽,第二凹槽1135具有容置支撑部137的容置空间。另外,容置槽113的槽内侧壁还包括第一定位孔1132与第二定位孔1134,第一定位孔1132与第二定位孔1134分别连接于两个枢转孔1131的每一个,第一定位孔1132位于远离第二凹槽1135的一侧,第二定位孔1134位于靠近第二凹槽1135的一侧。支撑件13具有定位凸块139,其设置于枢转轴133的侧面,并位于按压部135的一侧。其中第一定位孔1132与第二定位孔1134位于定位凸块139的转动路径上,定位凸块139卡固于第一定位孔1132或第二定位孔1134。请参阅图4到图6,图4是本申请的支撑件呈收纳状态时的键盘本体的立体图、图5是图4的C区域放大图、图6是图5的D-D’线的剖视图。如图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当支撑件13处于收纳状态时,支撑件13位于容置槽113内,支撑件13的本体131的外表面1311与键盘本体11的底面111形成平坦的表面,其中本体131的外表面1311包括第一外表面1313与第二外表面1315,第一外表面1313与第二外表面1315间具有夹角,键盘本体11的底面111包括第一底面1111与第二底面1112,第一底面1111与第二底面1112间具有夹角,第一外表面1313与第一底面1111形成同一平面,第二外表面1315与第二底面1112形成同一平面。支撑件13的枢转轴133设置于容置槽113的枢转孔1131内,定位凸块139卡固于第一定位孔1132,如此维持本体131的外表面1311与键盘本体11的底面111形成平坦的表面(如图5所示)。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本实施方式中键盘本体11的第一底面1111与第二底面1112之间具有夹角,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键盘本体11的第一底面1111与第二底面1112也可以不具有夹角而位于同一平面,此时,键盘本体11的底面111与支撑件13的本体131的外表面1311位于同一平面。请参阅图7到图9,图7是本申请的支撑件呈支撑状态时的键盘本体的立体图、图8是图7的E区域放大图、图9是图8的F-F’线的剖视图。如图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当支撑件13从收纳状态转换成支撑状态时,将支撑件13的按压部135往容置槽113内压入,使本体131以枢转轴133为中心进行旋转,定位凸块139也从第一定位孔1132移出。同时,支撑件13的支撑部137则往远离容置槽113的方向移出,直到支撑件13的外表面1311抵靠于容置槽113的槽口,定位凸块139会移入第二定位孔1134内形成卡固,使支撑件13形成固定的支撑状态。反之,若要将支撑件13从支撑状态转换成收纳状态时,将支撑件13的本体131沿着反方向转动回去,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键盘,其特征在于,包括:/n键盘本体,其底面具有容置槽;/n支撑件,具有本体与枢转轴,所述枢转轴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侧面,且所述枢转轴转动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本体具有按压部与支撑部,所述枢转轴位于所述按压部与所述支撑部之间,当按压所述按压部时,所述按压部对应所述枢转轴转动移入所述容置槽,所述支撑部对应所述枢转轴转动移出所述容置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键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键盘本体,其底面具有容置槽;
支撑件,具有本体与枢转轴,所述枢转轴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侧面,且所述枢转轴转动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本体具有按压部与支撑部,所述枢转轴位于所述按压部与所述支撑部之间,当按压所述按压部时,所述按压部对应所述枢转轴转动移入所述容置槽,所述支撑部对应所述枢转轴转动移出所述容置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内侧壁具有相对的两个枢转孔,所述枢转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枢转轴相对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两侧,且所述两个枢转轴旋转设置于所述两个枢转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包括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互相连通,所述按压部位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枢转孔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内侧壁,其中所述第一凹槽具有所述按压部相对于所述枢转轴旋转的旋转空间,所述第二凹槽具有容置所述按压部的容置空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政
申请(专利权)人:旭丽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