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R触感虚拟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0650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VR触感虚拟手套,包括连接线、手套主体、手套束缚环、拉力传感器、手指套、VR芯片定位器、感应点、数据传输线和散热风机,所述手套束缚环安装固定在手套主体的下端位置处,所述手套主体的上端连接有手指套,所述手指套的前方偏上端位置处设置有VR芯片定位器,所述手套主体的前端位置处设置有拉力传感器,所述手套主体的前端且位于拉力传感器的上端设置有散热风机,所述拉力传感器和VR芯片定位器通过连接线连接,该VR触感虚拟手套增加触觉感受,完成视听触一体化全方位感受体验,弥补现有技术视听体验的不足,更加具备肢体上的体验满足感,解决了现有VR领域的无触感全虚拟体验模式,更进一步体验虚拟环境下的真实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VR触感虚拟手套
本技术属于VR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VR触感虚拟手套。
技术介绍
现有存在虚拟现实(VR)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完全的体现在纯虚拟环境中的交互,根据不同的行业和科技环境因素,只存在通过VR硬件设备将模型结构表现在虚拟环境中,通过硬件设备将物体与物体之间、虚拟人物与物体之间进行交互使用,达到模拟现实环境中人物物体之间、物体和物体之间交互沟通。由于虚拟环境中人物所进行的所有交互使用都是通过视觉和听觉进行完成,视觉完成场景和物体的真实性、模拟现实中的效果的粒子特效表现,听觉模拟现实中的声音环境,增加人物在虚拟环境中的沉浸感和真实性,视觉和听见两方面的实现并不能完成的体现现实人物对虚拟环境的真实性。依据现实世界人物对世界和物体的感知,仿照现实创造虚拟环境,体现在视觉、听觉、触觉三种层次的认知,视觉通过眼睛视窗传递画面感信息到人体大脑,听觉通过耳朵收集声音信息传递给人体大脑,但触觉可以通过人体自身皮肤神经接触外部物体感知物体的真实属性:液态、固态、气态,通过属性来传递给大脑进行物体辨识。根据以上生物感知分析,结合现有VR设备综合体验,缺少市场上触觉感知系统,结合项目需求,在电网操作事故及日常工作分配需求中,初步制定研发方案:手部振动、触电效果来满足项目的实际研发需要,虚拟环境中人物手部接触到固态模型出现“穿模”等现象,通过手部振动效果可以完成工器具以及相关电器设备的操作;再结合到虚拟环境中的人物操作带电体设备的过程中,通过场景中虚拟电流特效结合手套微弱电流的产生来刺激皮肤进行伪真实环境的体验,来达到现实环境中的实际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VR触感虚拟手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缺少触觉感知系统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VR触感虚拟手套,包括连接线、手套主体、手套束缚环、拉力传感器、手指套、VR芯片定位器、感应点、数据传输线和散热风机,所述手套束缚环安装固定在手套主体的下端位置处,所述手套主体的上端连接有手指套,所述手指套的前方偏上端位置处设置有VR芯片定位器,所述手套主体的前端位置处设置有拉力传感器,所述手套主体的前端且位于拉力传感器的上端设置有散热风机,所述拉力传感器和VR芯片定位器通过连接线连接,所述手套主体和手指套的背面设置有数据传输线,所述手套主体和手指套的背面且位于数据传输线上设置有感应点,所述感应点和拉力传感器通过数据传输线连接,所述散热风机与内部电源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散热风机是由壳体、扇叶和微型电机组成的,所述散热风机和手套主体通过外部的壳体黏贴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VR芯片定位器共设置有五个,且五个VR芯片定位器分别位于手指套的前方偏上端位置处,所述VR芯片定位器和手指套通过胶粘方式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手指套共设置有五个,且五个手指套分别位于手套主体的上端位置处,所述手套主体和手指套通过缝纫方式固定连接,且手套主体和手指套均为皮质材料。优选的,所述手套束缚环是一种环形结构,且手套束缚环和手套主体通过缝纫方式固定连接,所述手套束缚环具有弹性。优选的,所述拉力传感器的内部设置有蓝牙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VR触感虚拟手套,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设计一款新的VR触感虚拟手套,其VR触感虚拟手套是由连接线、手套主体、手套束缚环、拉力传感器、手指套、VR芯片定位器、感应点和数据传输线组成的,该VR触感虚拟手套增加触觉感受,完成视听触一体化全方位感受体验,弥补现有技术视听体验的不足,更加具备肢体上的体验满足感,解决了现有VR领域的无触感全虚拟体验模式,更进一步体验虚拟环境下的真实操作。2、本技术在VR触感虚拟手套上安装了散热风机,通过散热风机的设置,可以随时对VR触感虚拟手套内部吹风,从而避免了长时间佩戴VR触感虚拟手套内部出现汗渍的情况发生,从而使得VR触感虚拟手套能够更好的被使用,提高了VR触感虚拟手套的使用性能。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VR触感虚拟手套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VR触感虚拟手套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VR芯片定位器工作流程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蓝牙模块工作流程结构示意图;图中:1、连接线;2、手套主体;3、手套束缚环;4、拉力传感器;5、手指套;6、VR芯片定位器;7、感应点;8、数据传输线;9、散热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VR触感虚拟手套,包括连接线1、手套主体2、手套束缚环3、拉力传感器4、手指套5、VR芯片定位器6、感应点7、数据传输线8和散热风机9,手套束缚环3安装固定在手套主体2的下端位置处,手套束缚环3是一种环形结构,且手套束缚环3和手套主体2通过缝纫方式固定连接,手套束缚环3具有弹性,手套主体2的上端连接有手指套5,手指套5共设置有五个,且五个手指套5分别位于手套主体2的上端位置处,手套主体2和手指套5通过缝纫方式固定连接,且手套主体2和手指套5均为皮质材料,手指套5的前方偏上端位置处设置有VR芯片定位器6,手套主体2的前端位置处设置有拉力传感器4,手套主体2的前端且位于拉力传感器4的上端设置有散热风机9,散热风机9是由壳体、扇叶和微型电机组成的,散热风机9和手套主体2通过外部的壳体黏贴固定连接,拉力传感器4和VR芯片定位器6通过连接线1连接,拉力传感器4的内部设置有蓝牙模块,手套主体2和手指套5的背面设置有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VR触感虚拟手套,包括连接线(1)、手套主体(2)、手套束缚环(3)、拉力传感器(4)、手指套(5)、VR芯片定位器(6)、感应点(7)、数据传输线(8)和散热风机(9),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束缚环(3)安装固定在手套主体(2)的下端位置处,所述手套主体(2)的上端连接有手指套(5),所述手指套(5)的前方偏上端位置处设置有VR芯片定位器(6),所述手套主体(2)的前端位置处设置有拉力传感器(4),所述手套主体(2)的前端且位于拉力传感器(4)的上端设置有散热风机(9),所述拉力传感器(4)和VR芯片定位器(6)通过连接线(1)连接,所述手套主体(2)和手指套(5)的背面设置有数据传输线(8),所述手套主体(2)和手指套(5)的背面且位于数据传输线(8)上设置有感应点(7),所述感应点(7)和拉力传感器(4)通过数据传输线(8)连接,所述散热风机(9)与内部电源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VR触感虚拟手套,包括连接线(1)、手套主体(2)、手套束缚环(3)、拉力传感器(4)、手指套(5)、VR芯片定位器(6)、感应点(7)、数据传输线(8)和散热风机(9),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束缚环(3)安装固定在手套主体(2)的下端位置处,所述手套主体(2)的上端连接有手指套(5),所述手指套(5)的前方偏上端位置处设置有VR芯片定位器(6),所述手套主体(2)的前端位置处设置有拉力传感器(4),所述手套主体(2)的前端且位于拉力传感器(4)的上端设置有散热风机(9),所述拉力传感器(4)和VR芯片定位器(6)通过连接线(1)连接,所述手套主体(2)和手指套(5)的背面设置有数据传输线(8),所述手套主体(2)和手指套(5)的背面且位于数据传输线(8)上设置有感应点(7),所述感应点(7)和拉力传感器(4)通过数据传输线(8)连接,所述散热风机(9)与内部电源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R触感虚拟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机(9)是由壳体、扇叶和微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圆圻刘亨铭葛乃成尹凡费正明聂宇本姚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东分部浙江蓝迪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