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05079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包括安装台,安装台的上端设置有调节槽,调节槽的侧壁对称设置有导向口,安装台的下端内侧设置有放置腔,调节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上表面安装有光度计本体,安装板的表面安装有轴承,放置腔与调节槽之间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内侧螺纹连接有驱动轴,驱动轴的上端固定安装在轴承的内侧。通过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转动,利用第一齿轮啮合连接第二齿轮带动驱动轴转动,使驱动轴沿螺纹孔上下移动,以此通过简单结构替代复杂结构完成升降;转动转盘带动支撑杆及支撑板向上移动,通过万向轮抵接地面方便光度计日常使用及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本技术涉及光度计
,具体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技术介绍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又称原子吸收光谱仪,其可以从光源辐射出具有待测元素特征谱线的光,通过试样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基态原子所吸收,由辐射特征谱线光被减弱的程度来测定试样中待测元素的含量,具有灵敏、准确、简便等特点,现已广泛用于冶金、地质、采矿、石油、轻工、农业、医药、卫生、食品及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常量及微痕量元素分析。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原子吸收光谱仪,包括光谱仪本体,所述光谱仪本体的下表面通过两个第一伸缩杆与顶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顶板的上表面卡接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内表面与螺纹筒的外表面卡接,螺纹筒的内表面与螺纹柱的外表面螺纹连接,螺纹柱的顶端与光谱仪本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螺纹柱位于两个第一伸缩杆之间,螺纹柱的底端穿过底板上表面开设的第一通孔并延伸至第一通孔外,底板的上表面通过两个把手与顶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该原子吸收光谱仪,通过手柄、支撑杆、转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螺纹筒和螺纹柱之间的配合,从而对光谱仪本体的高度进行调节,方便人们对光谱仪本体的使用,为人们的工作带来便。但是,其设置的升降机构结构复杂,并且操作也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以解决升降机构复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包括安装台,所述安装台的上端设置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的侧壁对称设置有导向口,所述安装台的下端内侧设置有放置腔,所述调节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安装有光度计本体,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安装有轴承,所述放置腔与调节槽之间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侧螺纹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上端固定安装在轴承的内侧,驱动轴固定在轴承内侧,在驱动轴转动时能够减少与安装板之间的摩擦力。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转轴表面安装有第一齿轮,电机驱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及驱动轴转动。优选的,所述驱动轴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的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一齿轮,驱动轴通过第二齿轮啮合连接第一齿轮,在电机转动时沿螺纹孔上下移动。优选的,所述驱动轴的下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驱动轴的中心设置有止位块,通过限位块与止位块对驱动轴沿螺纹孔上下移动进行限位。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侧面对称设置有导向块,导向块滑动设置在导向口的内侧,安装板通过导向块在导向口内侧滑动,在驱动轴转动时稳定上下移动。优选的,所述安装台的表面合页连接有单开门,打开单开门即可向放置腔内侧放置物品,所述安装台的下表面安装有万向轮,万向轮的设置方便光度计的移动。优选的,所述放置腔的内壁螺纹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下端穿过安装台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杆的下端转轴安装在支撑板的表面,支撑杆的上端焊接有转盘,转动转盘带动支撑杆向下移动,通过支撑板抵接地面将安装台撑起进行定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转动,利用第一齿轮啮合连接第二齿轮带动驱动轴转动,使驱动轴沿螺纹孔上下移动,以此通过简单结构替代复杂结构完成升降;转动转盘带动支撑杆及支撑板向上移动,通过万向轮抵接地面方便光度计日常使用及移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安装台、11调节槽、12放置腔、13导向口、14螺纹孔、15万向轮、16支撑杆、17转盘、18支撑板、19单开门、2安装板、21轴承、22导向块、23电机、24第一齿轮、3驱动轴、31第二齿轮、32止位块、33限位块、4光度计本体。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包括安装台1,安装台1的上端设置有调节槽11,调节槽11的侧壁对称设置有导向口13,安装台1的下端内侧设置有放置腔12,调节槽1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安装板2,安装板2的上表面安装有光度计本体4,安装板2的表面安装有轴承21,放置腔12与调节槽11之间设置有螺纹孔14,螺纹孔14的内侧螺纹连接有驱动轴3,驱动轴3的上端固定安装在轴承21的内侧,驱动轴3固定在轴承21内侧,在驱动轴3转动时能够减少与安装板2之间的摩擦力。请参阅图1,安装板2的下表面安装有电机23,电机23的转轴表面安装有第一齿轮24,电机23驱动第一齿轮24带动第二齿轮31及驱动轴3转动。请参阅图1,驱动轴3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齿轮31,第二齿轮31的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一齿轮24,驱动轴3通过第二齿轮31啮合连接第一齿轮24,在电机23转动时沿螺纹孔14上下移动。请参阅图1,驱动轴3的下端设置有限位块33,驱动轴3的中心设置有止位块32,通过限位块33与止位块32对驱动轴3沿螺纹孔14上下移动进行限位。请参阅图1,安装板2的侧面对称设置有导向块22,导向块22滑动设置在导向口13的内侧,安装板2通过导向块22在导向口13内侧滑动,在驱动轴3转动时稳定上下移动。请参阅图1与图2,安装台1的表面合页连接有单开门19,打开单开门19即可向放置腔12内侧放置物品,安装台1的下表面安装有万向轮15,万向轮15的设置方便光度计的移动。请参阅图1,放置腔12的内壁螺纹连接有支撑杆16,支撑杆16的下端穿过安装台1转动连接有支撑板18,支撑杆16的下端转轴安装在支撑板18的表面,支撑杆16的上端焊接有转盘17,转动转盘17带动支撑杆16向下移动,通过支撑板18抵接地面将安装台1撑起进行定位。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需要调节光度计本体4的高度时,通过电机23带动第一齿轮24转动,利用第一齿轮24啮合连接第二齿轮31带动驱动轴3转动,因为驱动轴3的上端安装在安装板2的轴承21内侧,驱动轴3的表面螺纹连接在螺纹孔14的内侧,因此在驱动轴3转动时会沿螺纹孔14上下移动,带动安装板2及光度计本体4进行升降,以此通过简单结构替代复杂结构完成升降;需要移动安装台1时,转动转盘17带动支撑杆16及支撑板18向上移动脱离地面,然后通过万向轮15抵接地面,以此能够方便光度计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包括安装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台(1)的上端设置有调节槽(11),所述调节槽(11)的侧壁对称设置有导向口(13),所述安装台(1)的下端内侧设置有放置腔(12),所述调节槽(1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的上表面安装有光度计本体(4),所述安装板(2)的表面安装有轴承(21),所述放置腔(12)与调节槽(11)之间设置有螺纹孔(14),所述螺纹孔(14)的内侧螺纹连接有驱动轴(3),所述驱动轴(3)的上端固定安装在轴承(21)的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包括安装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台(1)的上端设置有调节槽(11),所述调节槽(11)的侧壁对称设置有导向口(13),所述安装台(1)的下端内侧设置有放置腔(12),所述调节槽(1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的上表面安装有光度计本体(4),所述安装板(2)的表面安装有轴承(21),所述放置腔(12)与调节槽(11)之间设置有螺纹孔(14),所述螺纹孔(14)的内侧螺纹连接有驱动轴(3),所述驱动轴(3)的上端固定安装在轴承(21)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的下表面安装有电机(23),电机(23)的转轴表面安装有第一齿轮(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3)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齿轮(31),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利红王寅明孙阔刘军蕾张翠娟崔荣飞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缘和环境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