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广蕴专利>正文

一种热水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047 阅读:3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饮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讲公开了一种烧水的热水壶。其主要技术特征包括构成壶体中内凹的弧形状的壶底,壶底中心的圆孔以及固定于壶体中的散热器和固定于壶底端的挡圈。解决了热水壶加热时热量散射、散失而造成的热利用率低的问题。该热水壶比现有的热水壶节能三分之一以上,推广后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炊具
,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烧水的壶。目前,家庭使用的烧水的热水壶,如铝壶、不锈钢壶,样式多种多样,但加热烧水均采用的是平底直烧原理。由于壶体同炉火进行热交换的壶底为平面状,其炉火燃烧的火焰向壶底的四周扩散,使得大量的热量不能完全同壶底进行热交换而散失,从而降低了燃料的利用率,造成了极大的能源浪费。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供一种换热面积大热交换效率高的热水壶。实现上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热水壶,包括有带有壶嘴、壶口和壶底的壶体,其中壶底为内凹的弧状形,其中心开有一个孔眼,固定于壶体内的散热管其一端同所述孔眼连通,另一端由壶体伸向壶外。其附加技术特征为所述的内凹的弧形的为圆弧状;所述的内凹的弧形的为喇叭口状;所述的散热管为一个螺旋形管;所述的散热管为一个数管并列形成的灯笼形散热管;所述的壶底的周围固定有一个挡圈;所述的挡圈为壶壁和内凹的壶底形成;所述的壶底上有以所述的孔眼为中心向四周成散射状的沟槽。本技术所提供的热水壶同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其壶底为内凹的喇叭口状,或园孤状,且带有出口的散热器固定于壶中,使得燃料燃烧的火焰同孤状或喇叭口状的壶底首先进行热交换,而形成的热空气通过壶底中心的孔眼进入散热装置同壶中欲加热的水进行第二次的热交换;另外由于在壶低固定有一个挡圈或壶壁同壶底形成的挡圈从而有效减少了热量从壶低四周的散射流失的现象,提高了热效率和燃料的利用率。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提出的热水壶的结构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螺旋管热水壶结构图;图2为灯笼管热水壶结构图;图3为带沟槽的壶底平面图。如图1所示,为螺旋管热水壶的结构图,该热水壶的结构包括有带壶嘴1、壶口2及壶底6的壶体3,其中壶底6为内凹的孤形状;也可以是喇叭口状11(如图2所示),在其中心位置开有一圆孔8。在壶体1壶部固定有一个螺旋状(也可以是如图2所示的多管组成的灯笼管状)的散热器4,其中散热器4的进口同中心圆孔8连通,另一端出口5经壶壁伸出壶体3。使用时,燃烧的火焰直烧壶底与之进行热交换,产生的热量则通过凹孤状或喇叭口状壶底中心的圆孔进入散热器(如图1的螺旋管或图2中的灯笼管),同壶中的水进行第二次热交换,从而达到烧水的目的。为了进一步减少热量的散射在壶底的底端周围固定有一个圆形的挡圈10(如图2所示),也可以使壶壁12同凹孤状的壶底6连接处形成一个挡圈7,同样达到减少热量散射的作用。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壶底的热交换面积,并且使燃烧的火焰形成的热量迅速聚集至散热器4中可以在壶底6上压制出以圆孔8为中心,向四周散射的沟槽9。经试验,采用本技术提供的热水壶烧水可比现有技术中同容积的热水壶烧水时间减少三分之一左右,如使用目前家庭常用的铝壶利用液化汽烧水,按一家三口一天用四壶水计算每壶水可节约5-6分钟,则一年可节约出120个小时的液化汽,可拆合2.5瓶。每瓶按40元计算,三口之家的烧水一项可节约100元。将该壶推广使用将产生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水壶,包括有带有壶嘴、壶口和壶底的壶体,其特征为所述的壶底为内凹的弧状形,其中心开有一个孔眼,固定于壶体内的散热管其一端同所述孔眼连通,另一端由壶体伸向壶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水壶,包括有带有壶嘴、壶口和壶底的壶体,其特征为所述的壶底为内凹的弧状形,其中心开有一个孔眼,固定于壶体内的散热管其一端同所述孔眼连通,另一端由壶体伸向壶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凹的弧形的为圆弧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凹的弧形的为喇叭口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水壶其特征为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广蕴
申请(专利权)人:陈广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