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大连大学专利>正文

应用于热红外设备的便携式防摔及除湿降温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0419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应用于热红外设备的便携式防摔及除湿降温保护装置,涉及监测设备防护技术领域,包括外层降温壳体、内层除湿壳体,所述外层降温壳体与内层除湿壳体之间具有空腔形成中间避震防摔层;所述外层降温壳体外壁涂有反光材料,在中间避震防摔层设有连接于外层降温壳体内壁与内层除湿壳体外壁之间的多组防震机构,所述内层除湿壳体内壁粘附有海绵,热红外设备置于内层除湿壳体内部腔体中;保护热红外设备不会因碰撞发生故障与损坏,质量轻便易安装,不仅可反射室外高温阳光,且具有一定的遮强光与防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热红外设备的便携式防摔及除湿降温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监测设备防护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热红外设备的便携式防摔及除湿降温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疫情防控期间,各场合第一监测数据是体温。对于流动群体的体温测量,更多的是热红外成像仪进行监测。设备使用单位对于热红外成像设备的选择更多的是便携式,可轻易拆卸组装,以三脚架支撑或墙壁悬挂。但该类设备具有的缺点是:机体不可在室外高温下长期放置;机体工作时由于散热效果会产生水珠,如果不及时处理容易机体进水发生故障;设备价格高,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容易碰倒仪器,精密仪器本身不具有防摔功能,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热红外设备的便携式防摔及除湿降温保护装置,保护热红外设备不会因碰撞发生故障与损坏,质量轻便易安装,不仅可反射室外高温阳光,且具有一定的遮强光与防雨效果。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热红外设备的便携式防摔及除湿降温保护装置,包括外层降温壳体、内层除湿壳体,所述外层降温壳体与内层除湿壳体之间具有空腔形成中间避震防摔层;所述外层降温壳体外壁涂有反光材料,在中间避震防摔层设有连接于外层降温壳体内壁与内层除湿壳体外壁之间的多组防震机构,所述内层除湿壳体内壁粘附有海绵,热红外设备置于内层除湿壳体内部腔体中。进一步的,所述防震机构包括:连接于外层降温壳体左侧内壁与内层除湿壳体左侧外壁之间的左侧拉伸弹簧组、连接于外层降温壳体右侧内壁与内层除湿壳体右侧外壁之间的右侧拉伸弹簧组、连接于外层降温壳体上侧内壁与内层除湿壳体上侧外壁之间的上侧拉伸弹簧组、连接于外层降温壳体后侧内壁与内层除湿壳体后侧外壁之间的后侧拉伸弹簧组;还包括连接于外层降温壳体底部内壁与内层除湿壳体底部外壁之间的多个压缩弹簧组。进一步的,所述外层降温壳体底部与内层除湿壳体底部均开设位置相对应的开口,开口将外层降温壳体底部与内层除湿壳体底部分为左右两侧,一侧的外层降温壳体底部与内层除湿壳体底部之间连接有两个压缩弹簧组a,另一侧的外层降温壳体底部与内层除湿壳体底部之间连接有两个压缩弹簧组b。进一步的,所述外层降温壳体顶部具有外层活动拉板机构,所述内层除湿壳体顶部具有内层活动拉板机构。进一步的,所述外层活动拉板机构包括内部开槽的对接板以及与对接板滑动连接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对接板相连接部分的两端均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开设在活动板上下两侧的限位槽滑动连接;所述内层活动拉板机构的结构与外层活动拉板机构的结构相同。进一步的,所述左侧拉伸弹簧组、右侧拉伸弹簧组、上侧拉伸弹簧组、后侧拉伸弹簧组结构相同,均是以外层降温壳体为三顶点端连接内层除湿壳体一端,采用拉伸弹簧。进一步的,所述外层降温壳体顶部安装有手柄,底部安装有固定扣。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扣为尼龙布条材质,其一端与外层降温壳体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外层降温壳体底部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外层降温壳体、内层除湿壳体均为金属壳体。进一步的,所述内层除湿壳体为金属网笼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内层除湿壳体内壁的海绵不仅起到了吸收热红外设备散热产生的水珠的作用,其金属网笼结构还可实现良好的透气效果,同时起到进一步缓冲的作用;2.中间避震防摔层使得热红外设备摔倒后,在多组弹簧与海绵的缓冲作用下设备不会因碰撞发生故障与损坏;3、整体装置质量轻便易安装,不仅可反射室外高温太阳光,且具有一定的遮强光与防雨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正视图;图2为图1整体结构正视图中A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外观结构图。图中附图标记如下:1、外层降温壳体;2、外层活动拉板机构;3、左侧拉伸弹簧组;4、压缩弹簧组a;5、压缩弹簧组b;6、右侧拉伸弹簧组;7、上侧拉伸弹簧组;8、后侧拉伸弹簧组;9、内层活动拉板机构;10、内层除湿壳体;11、海绵;12、手柄;13、固定扣;14、对接板;15、活动板;16、限位块;17、限位槽;18、中间避震防摔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一种应用于热红外设备的便携式防摔及除湿降温保护装置,包括外层降温壳体1、内层除湿壳体10,所述外层降温壳体1与内层除湿壳体10之间具有空腔形成中间避震防摔层18;所述外层降温壳体1外壁涂有反光材料,通过反射走室外太阳光以降低热红外设备在室外使用的工作环境温度。反光材料可由不同定制环境换用不同效果材料,本实施例优选为3M反光材料。优选的,将外层降温壳体1设置有遮光沿,能起到一定的防雨功能。在中间避震防摔层18设有连接于外层降温壳体1内壁与内层除湿壳体10外壁之间的多组防震机构,所述内层除湿壳体10内壁粘附有海绵11,热红外设备置于内层除湿壳体10内部腔体中。所述内层除湿壳体10需根据不同的热红外仪器型号定制选取不同的除湿海绵,优选可以采用PU海绵、聚酯海绵等材料,表面为波浪型以增强摩擦力与透气性,及更好的抗摔缓冲效果。在外层降温壳体1顶部安装有手柄12,底部安装有固定扣13。所述固定扣13为尼龙布条材质,其一端与外层降温壳体1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外层降温壳体1底部活动连接,以防止活动拉板机构活动导致设备脱落。手柄12与固定扣13分别提供便携使用感与保险性功能。优选的,所述外层降温壳体1、内层除湿壳体10均为金属壳体,且所述内层除湿壳体10为金属网笼结构。金属网笼结构的内层除湿壳体10包裹的海绵11,可实现对热红外设备的吸水与透气,除去热红外设备因工作散热而产生的水珠,海绵11进一步起到缓冲保护作用。所述防震机构包括:连接于外层降温壳体1左侧内壁与内层除湿壳体10左侧外壁之间的左侧拉伸弹簧组3、连接于外层降温壳体1右侧内壁与内层除湿壳体10右侧外壁之间的右侧拉伸弹簧组6、连接于外层降温壳体1上侧内壁与内层除湿壳体10上侧外壁之间的上侧拉伸弹簧组7、连接于外层降温壳体1后侧内壁与内层除湿壳体10后侧外壁之间的后侧拉伸弹簧组8;还包括连接于外层降温壳体1底部内壁与内层除湿壳体10底部外壁之间的多个压缩弹簧组。所述左侧拉伸弹簧组3、右侧拉伸弹簧组6、上侧拉伸弹簧组7、后侧拉伸弹簧组8结构相同,均是以外层降温壳体1为三顶点端连接内层除湿壳体10一端,采用拉伸弹簧,即每侧拉伸弹簧组都包含3根拉伸弹簧。内层除湿壳体10底部采用四根独立式压缩弹簧组来实现缓冲与支撑。具体地说,所述外层降温壳体1底部与内层除湿壳体10底部均开设位置相对应的开口,开口将外层降温壳体1底部与内层除湿壳体10底部分为左右两侧,一侧的外层降温壳体1底部与内层除湿壳体10底部之间连接有两个压缩弹簧组a4,另一侧的外层降温壳体1底部与内层除湿壳体10底部之间连接有两个压缩弹簧组b5。所述外层降温壳体1顶部具有外层活动拉板机构2,所述内层除湿壳体10顶部具有内层活动拉板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热红外设备的便携式防摔及除湿降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降温壳体(1)、内层除湿壳体(10),所述外层降温壳体(1)与内层除湿壳体(10)之间具有空腔形成中间避震防摔层(18);所述外层降温壳体(1)外壁涂有反光材料,在中间避震防摔层(18)设有连接于外层降温壳体(1)内壁与内层除湿壳体(10)外壁之间的多组防震机构,所述内层除湿壳体(10)内壁粘附有海绵(11),热红外设备置于内层除湿壳体(10)内部腔体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热红外设备的便携式防摔及除湿降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降温壳体(1)、内层除湿壳体(10),所述外层降温壳体(1)与内层除湿壳体(10)之间具有空腔形成中间避震防摔层(18);所述外层降温壳体(1)外壁涂有反光材料,在中间避震防摔层(18)设有连接于外层降温壳体(1)内壁与内层除湿壳体(10)外壁之间的多组防震机构,所述内层除湿壳体(10)内壁粘附有海绵(11),热红外设备置于内层除湿壳体(10)内部腔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热红外设备的便携式防摔及除湿降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震机构包括:连接于外层降温壳体(1)左侧内壁与内层除湿壳体(10)左侧外壁之间的左侧拉伸弹簧组(3)、连接于外层降温壳体(1)右侧内壁与内层除湿壳体(10)右侧外壁之间的右侧拉伸弹簧组(6)、连接于外层降温壳体(1)上侧内壁与内层除湿壳体(10)上侧外壁之间的上侧拉伸弹簧组(7)、连接于外层降温壳体(1)后侧内壁与内层除湿壳体(10)后侧外壁之间的后侧拉伸弹簧组(8);还包括连接于外层降温壳体(1)底部内壁与内层除湿壳体(10)底部外壁之间的多个压缩弹簧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热红外设备的便携式防摔及除湿降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降温壳体(1)底部与内层除湿壳体(10)底部均开设位置相对应的开口,开口将外层降温壳体(1)底部与内层除湿壳体(10)底部分为左右两侧,一侧的外层降温壳体(1)底部与内层除湿壳体(10)底部之间连接有两个压缩弹簧组a(4),另一侧的外层降温壳体(1)底部与内层除湿壳体(10)底部之间连接有两个压缩弹簧组b(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热红外设备的便携式防摔及除湿降温保护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佳欣季长清徐传伟吴洁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