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风机的水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0183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风机的水箱结构,包括底板以及围设于底板的周侧的侧板结构,侧板结构围设于底板的周侧形成容纳腔,侧板结构上具有水滴缓冲板结构,水滴缓冲板结构位于靠近冷风机的湿帘的下方,使得冷风机的湿帘上的水滴落于盛装有水的容纳腔内时,水滴缓冲板结构能够把滴落的水缓冲分散,从而避免湿帘上的水滴落到水箱中时产生较大的水滴声,同时,该水滴缓冲板结构还能够提高水箱的强度,水箱结构牢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风机的水箱结构
本技术涉及冷风机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冷风机的水箱结构。
技术介绍
冷风机除了可以为公共场所、企业车间、商业娱乐场合带来新鲜空气和降低温度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为节能、环保。这是一款无压缩机、无冷媒、无铜管的环保空调,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循环水泵不间断地把水箱内的水抽出,并通过冷风机顶部的布水系统均匀地喷淋在湿帘上,外界热空气进入湿帘,在湿帘内与水充分进行热量交换,在水蒸发过程中,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从而得到降温清凉清洁的空气,进而达到降温的目的。冷风机的底部会设置水箱,其主要用于储水,为冷风机源源不断地提供冷却水,即冷风机水箱中的水利用循环水泵输送给布水系统,使布水系统向湿帘供水,而湿帘上的水一部分除了用于与热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之外,还有一部分水循环滴落到水箱内。但是在传统的技术中,冷风机的水箱结构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湿帘上的水滴落到水箱中会产生较大的水滴声,使其应用于较为安静的场所时会影响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风机的水箱结构,其结构牢固,同时可使湿帘上的水滴落到水箱中时能够避免产生较大的水滴声。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冷风机的水箱结构,包括底板以及围设于所述底板的周侧的侧板结构,所述侧板结构围设于所述底板的周侧形成容纳腔,所述侧板结构上具有水滴缓冲板结构,所述水滴缓冲板结构位于靠近冷风机的湿帘的下方,使得冷风机的湿帘上的水滴落于盛装有水的容纳腔内时,所述水滴缓冲板结构能够把滴落的水缓冲分散。进一步地,所述侧板结构包括前侧板、左侧板、右侧板以及后侧板,所述水滴缓冲板结构包括左水滴缓冲板、右水滴缓冲板以及后水滴缓冲板;所述冷风机的湿帘包括左湿帘、右湿帘以及后湿帘;所述左侧板上设置所述左水滴缓冲板,所述左水滴缓冲板位于靠近所述左湿帘的下方,所述右侧板上设置所述右水滴缓冲板,所述右水滴缓冲板位于靠近所述右湿帘的下方,所述后侧板上设置所述后水滴缓冲板,所述后水滴缓冲板位于靠近所述后湿帘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用于连通外界与所述容纳腔。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孔的底部设置有放水盖。进一步地,所述前侧板上设置有用于加强该前侧板强度的加强板。进一步地,所述前侧板上还设置有透明的观察窗口。进一步地,所述观察窗口设于所述加强板上。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用于加强水箱强度的加强筋。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在靠近冷风机的湿帘下方的侧板上设置水滴缓冲板结构,使得冷风机湿帘上的水滴落于盛装有水的容纳腔内时,借助水滴缓冲板结构能够把滴落的水缓冲分散,从而使得湿帘上的水滴落到水箱中时能够避免产生较大的水滴声;同时,该水滴缓冲板结构还能够提高水箱的强度,水箱结构牢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水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水箱与冷风机的湿帘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冷风机的湿帘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水箱结构的另一角度结构示图;图5为本技术水箱结构的另一角度结构示图。图中:1、底板;10、排水孔;100、放水盖;11、加强筋;2、侧板结构;20、前侧板;200、加强板;2000、观察窗口;21、左侧板;22、右侧板;23、后侧板;3、水滴缓冲板结构;31、左水滴缓冲板;32、右水滴缓冲板;33、后水滴缓冲板;4、容纳腔;5、湿帘;51、左湿帘;52、右湿帘;53、后湿帘;6、导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优先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竖直”、“顶”、“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本技术示出了一种冷风机的水箱结构,包括底板1以及围设于所述底板1的周侧的侧板结构2,所述侧板结构2围设于所述底板1的周侧形成容纳腔4,所述侧板结构2上具有水滴缓冲板结构3,所述水滴缓冲板结构3位于靠近冷风机的湿帘5的下方,使得冷风机的湿帘5上的水滴落于盛装有水的容纳腔4内时,所述水滴缓冲板结构3能够把滴落的水缓冲分散。也即通过在靠近冷风机湿帘5下方的侧板上设置水滴缓冲板结构3,使得冷风机湿帘5上的水滴落于盛装有水的容纳腔4内时,借助水滴缓冲板结构3能够把滴落的水缓冲分散,从而使得湿帘5上的水滴落到水箱中时能够避免产生较大的水滴声;同时,该水滴缓冲板结构3还能够提高水箱的强度,水箱结构牢固。具体地,所述侧板结构2包括前侧板20、左侧板21、右侧板22以及后侧板23,所述水滴缓冲板结构3包括左水滴缓冲板31、右水滴缓冲板32以及后水滴缓冲板33;所述冷风机的湿帘5包括左湿帘51、右湿帘52以及后湿帘53;所述左侧板21上设置所述左水滴缓冲板31,所述左水滴缓冲板31位于靠近所述左湿帘51的下方,所述右侧板22上设置所述右水滴缓冲板32,所述右水滴缓冲板32位于靠近所述右湿帘52的下方,所述后侧板23上设置所述后水滴缓冲板33,所述后水滴缓冲板33位于靠近所述后湿帘53的下方。也即可以理解,左湿帘51上的水通过其导水口6滴落于盛装有水的容纳腔4内时,借助所述左水滴缓冲板31把滴落的水缓冲分散,也即左水滴缓冲板31位于左湿帘51的导水口6的正下方;右湿帘52上的水通过其导水口6滴落于盛装有水的容纳腔4内时,借助所述右水滴缓冲板32把滴落的水缓冲分散,也即右水滴缓冲板32位于右湿帘52的导水口6正下方;后湿帘53上的水通过其导水口6滴落于盛装有水的容纳腔4内时,借助所述后水滴缓冲板33把滴落的水缓冲分散,也即后水滴缓冲板33位于后湿帘53的导水口6正下方。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1上开设有排水孔10,所述排水孔10用于连通外界与所述容纳腔4,当需要对水箱进行清洗时,可借助所述排水孔10把水箱内的污水排出。当然,冷风机水箱中的水利用循环水泵输送给布水系统,使布水系统向湿帘5供水时,该排水孔10是被堵住的。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排水孔10的底部设置有放水盖100,借助所述放水盖100在水箱没有排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风机的水箱结构,包括底板以及围设于所述底板的周侧的侧板结构,所述侧板结构围设于所述底板的周侧形成容纳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结构上具有水滴缓冲板结构,所述水滴缓冲板结构位于靠近冷风机的湿帘的下方,使得冷风机的湿帘上的水滴落于盛装有水的容纳腔内时,所述水滴缓冲板结构能够把滴落的水缓冲分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风机的水箱结构,包括底板以及围设于所述底板的周侧的侧板结构,所述侧板结构围设于所述底板的周侧形成容纳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结构上具有水滴缓冲板结构,所述水滴缓冲板结构位于靠近冷风机的湿帘的下方,使得冷风机的湿帘上的水滴落于盛装有水的容纳腔内时,所述水滴缓冲板结构能够把滴落的水缓冲分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风机的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结构包括前侧板、左侧板、右侧板以及后侧板,
所述水滴缓冲板结构包括左水滴缓冲板、右水滴缓冲板以及后水滴缓冲板;
所述冷风机的湿帘包括左湿帘、右湿帘以及后湿帘;
所述左侧板上设置所述左水滴缓冲板,所述左水滴缓冲板位于靠近所述左湿帘的下方,所述右侧板上设置所述右水滴缓冲板,所述右水滴缓冲板位于靠近所述右湿帘的下方,所述后侧板上设置所述后水滴缓冲板,所述后水滴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绍华黄嘉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科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