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双循环模式的液相环流空气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10175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双循环模式的液相环流空气净化系统,包括净化箱体,所述净化箱体的内腔具有净化腔和储液腔,净化腔内设有紫外灯,储液腔内填充有液态空气净化物质;中间隔板上设有雾化喷头;净化箱体上设有与净化腔连通的室外进气口、室内排气口和室内抽气口,室外进气口、室内排气口和室内抽气口上分别设有电磁阀,室内排气口和室内抽气口分别通过排气管和抽气管连接有排气头和抽气头,排气管和抽气管上分别设有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液相环流空气净化系统实现了室内室外双循环模式,取缔了传统空气净化设备采用滤芯和滤网进行空气净化的方式,可有效过滤掉PM2.5、甲醛、苯、TVOC等物质,过滤效果好,过滤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双循环模式的液相环流空气净化系统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双循环模式的液相环流空气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空气净化设备大多采用滤网、滤芯等结构对空气进行物理式过滤,此种过滤方式很难过滤掉甲醛、苯、TVOC等物质,甚至连PM2.5都无法达到有效的过滤,此外,在过滤过程中,空气与滤网、滤芯发生碰撞会产生噪音,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休息,而且,需要经常更换滤网、滤芯,增加了经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双循环模式的液相环流空气净化系统,采用物理加化学双重净化方式,能够实现室内外双向循环净化,外循环净化PM2.5等微尘颗粒物,内循环净化室内甲醛、苯、TVOC等有机化学污染以及室内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染污,净化效果好,产生的噪音更小,耗材成本更低,经济环保。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双循环模式的液相环流空气净化系统,包括净化箱体,所述净化箱体的内腔由一水平的中间隔板上下分隔成净化腔和储液腔,所述净化腔内设有紫外灯,所述储液腔内填充有液态空气净化物质;所述中间隔板上设有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的出液端位于净化腔内,雾化喷头的进液端连接有喷液管,所述喷液管远离雾化喷头的一端延伸至储液腔的底部;所述净化箱体上设有与净化腔连通的室外进气口、室内排气口和室内抽气口,所述室外进气口、室内排气口和室内抽气口上分别设有电磁阀,所述室内排气口和室内抽气口分别通过排气管和抽气管连接有排气头和抽气头,所述排气管和抽气管上分别设有风机。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本技术具有内循环和外循环两种工作模式,外循环时,打开室外进气口和室内排气口,由风机提供动力,抽取室外的新鲜空气进入到净化腔中,雾化喷头将储液腔内的液态空气净化物质呈雾状均匀喷射至净化腔,与进入净化腔的空气充分接触,配合385nm紫外灯,给催化剂提供外在能量,让其能快速分解掉甲醛、苯TVOC等污染物,能快速杀灭细菌病毒,净化后的空气由室内排气口排入室内,完成室内与室外空气的外循环。内循环时,打开室内抽气口和室内排气口,由风机提供动力,抽取室内空气进入到净化腔中净化消毒,经过净化的空气重新排入到室内,循环净化一段时间,即可完成室内空气内循环模式的净化。本技术的液相环流空气净化系统实现了室内室外双循环模式,取缔了传统液空气净化设备采用滤芯和滤网进行空气净化的方式,可有效过滤掉PM2.5、甲醛、苯、TVOC等物质,过滤效果好,过滤效率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滤芯、滤网过滤效果差,需要频繁更换,造成成本增加的技术问题。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净化腔呈圆柱状,所述室外进气口、室内排气口和室内抽气口的轴线分别与净化腔的其中一条切线重合,可使得被吸入净化腔内的空气能够沿净化腔的切向在净化腔内做旋转运动,促进空气与液态空气净化物质之间的接触,提高对空气的净化效果。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液态空气净化物质为84消毒液。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储液腔内设有液位传感器。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室内排气口上还设有负氧离子发生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液相环流空气净化系统实现了室内室外双循环模式,取缔了传统空气净化设备采用滤芯和滤网进行空气净化的方式,可有效过滤掉PM2.5、甲醛、苯、TVOC等物质,过滤效果好,过滤效率高;2、室外进气口、室内排气口和室内抽气口的轴线分别与净化腔的其中一条切线重合,可使得被吸入净化腔内的空气能够沿净化腔的切向在净化腔内做旋转运动,促进空气与液态空气净化物质之间的接触,提高对空气的净化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具有双循环模式的液相环流空气净化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净化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具有双循环模式的液相环流空气净化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具有双循环模式的液相环流空气净化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图6是图5中C处的放大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中间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9是图8中D处的放大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排气头和抽气头的分布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安装板的纵向剖视图;图13是图12中E处的放大图;图14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净化箱体;11、净化腔;12、储液腔;13、室外进气口;14、室内排气口;15、室内抽气口;16、紫外灯;17、第一回流管;18、显示屏;20、中间隔板;21、雾化喷头;22、回流口;23、渗液孔;24、喷液管;25、雾化喷头固定槽;26、喷液管穿过孔;30、风机;40、排气管;41、排气头;42、连接头;43、过滤网;44、安装槽;50、抽气管;51、抽气头;60、安装板;70、液位传感器;80、液体过滤机构;81、液体过滤盒;82、排气孔;83、吸水海绵;84、第二回流管;85、U型管;86、第一海绵层;87、第二海绵层;90、固定机构;91、底座;92、滑槽;93、固定夹;94、螺纹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双循环模式的液相环流空气净化系统,包括净化箱体10,净化箱体10的内腔由一水平的中间隔板20上下分隔成净化腔11和储液腔12,净化腔11内设有紫外灯16,储液腔12内填充有液态空气净化物质,液态空气净化物质为溶胶型载银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或84消毒液;中间隔板20上设有雾化喷头21,雾化喷头21为极细雾化静电喷雾器,雾化喷头21的出液端位于净化腔11内,雾化喷头21的进液端连接有喷液管24,喷液管24远离雾化喷头21的一端延伸至储液腔12的底部;净化箱体10上设有与净化腔11连通的室外进气口13、室内排气口14和室内抽气口15,室外进气口13、室内排气口14和室内抽气口15上分别设有电磁阀,室内排气口14和室内抽气口15分别通过排气管40和抽气管50连接有排气头41和抽气头51,排气管40和抽气管50上分别设有风机30,室内排气口14上还设有负氧离子发生器。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本技术具有内循环和外循环两种工作模式,外循环时,打开室外进气口13和室内排气口14,由风机30提供动力,抽取室外的新鲜空气进入到净化腔11中,雾化喷头21将储液腔12内的液态空气净化物质呈雾状均匀喷射至净化腔11,与进入净化腔11的空气充分接触,配合385nm紫外灯,给催化剂提供外在能量,让其能快速分解掉甲醛、苯TVOC等污染物,以及能快速杀灭细菌病毒,净化后的空气由室内排气口14排入室内,完成室内与室外空气的外循环。内循环时,打开室内抽气口15和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双循环模式的液相环流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净化箱体,所述净化箱体的内腔由一水平的中间隔板上下分隔成净化腔和储液腔,所述净化腔内设有紫外灯,所述储液腔内填充有液态空气净化物质;所述中间隔板上设有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的出液端位于净化腔内,雾化喷头的进液端连接有喷液管,所述喷液管远离雾化喷头的一端延伸至储液腔的底部;所述净化箱体上设有与净化腔连通的室外进气口、室内排气口和室内抽气口,所述室外进气口、室内排气口和室内抽气口上分别设有电磁阀,所述室内排气口和室内抽气口分别通过排气管和抽气管连接有排气头和抽气头,所述排气管和抽气管上分别设有风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循环模式的液相环流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净化箱体,所述净化箱体的内腔由一水平的中间隔板上下分隔成净化腔和储液腔,所述净化腔内设有紫外灯,所述储液腔内填充有液态空气净化物质;所述中间隔板上设有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的出液端位于净化腔内,雾化喷头的进液端连接有喷液管,所述喷液管远离雾化喷头的一端延伸至储液腔的底部;所述净化箱体上设有与净化腔连通的室外进气口、室内排气口和室内抽气口,所述室外进气口、室内排气口和室内抽气口上分别设有电磁阀,所述室内排气口和室内抽气口分别通过排气管和抽气管连接有排气头和抽气头,所述排气管和抽气管上分别设有风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利锋黄孝吉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钛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