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孟庆文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中的智能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0160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中的智能通风装置,包括全热交换器,所述全热交换器上固定安装有进气管道和排气管道,所述全热交换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电线,所述电线的末端固定安装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上固定安装有湿度表,所述湿度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红外气体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了全热交换器来控制整体的运行,可以有效降低空调系统负荷,节省空调系统能耗和运行费用,通风装置会一直静默运行,设置的感应器会周期性的对室内的空气质量和湿度进行检测,一旦发现无法达到人体所需的健康要求,就会高速运行,降低空气湿度,提高氧气含量和负离子含量,就算长期无人居住也会持续运行,保证空气质量一直处于舒适的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中的智能通风装置
本技术属于智能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中的智能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智能建筑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智能建筑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其技术基础主要由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所组成。目前的智能建筑中,注意力更多的放在了建筑物本身和配套的电器设施上,对于通风的需求没有充分的考虑到,一旦通风不够会有很明显的沉闷感,并且会导致空气不流通对住户长期居住不利,对健康有影响,同时一些简单的通风装置就只能死板的由住户手动控制开关,非常的不方便,一旦住户需要外出一段时间,回来就会发现室内的空气混浊不堪,需要长时间的换气才能达到舒适的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中的智能通风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的智能建筑中,注意力更多的放在了建筑物本身和配套的电器设施上,对于通风的需求没有充分的考虑到,一旦通风不够会有很明显的沉闷感,并且会导致空气不流通对住户长期居住不利,对健康有影响,同时一些简单的通风装置就只能死板的由住户手动控制开关,非常的不方便,一旦住户需要外出一段时间,回来就会发现室内的空气混浊不堪,需要长时间的换气才能达到舒适的标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中的智能通风装置,包括全热交换器,所述全热交换器上固定安装有进气管道和排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气孔,所述进气管道的末端固定安装有进气风口,所述排气管道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气孔,所述排气管道的末端固定安装有排气风口,所述全热交换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电线,所述电线的末端固定安装有感应器,所述第一气孔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气孔的前端固定安装有管罩,所述第一气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气孔格栅,所述第一固定环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过滤层,所述全热交换器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前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管,所述全热交换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接线盒,所述全热交换器的前端固点安装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下半部分固定安装有螺栓,所述固定件的上半部分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进气风口上固定安装有进气格栅,所述进气格栅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排气风口上固定安装有排气格栅,所述排气格栅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排气格栅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过滤层,所述感应器上固定安装有湿度表,所述湿度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红外气体传感器,所述湿度表与红外气体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全热交换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全热交换器、湿度表和红外气体传感器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进气管道位于排气管道的上方,所述电线位于进气管道的上方,所述电线、全热交换器、进气管道和排气管道均位于吊顶层上方。优选的,所述感应器由湿度表和红外气体传感器组成,所述感应器共设置有若干组,所述若干组感应器均匀分布在室内吊顶层上。优选的,所述气孔格栅、进气格栅和排气格栅的形状各不相同,所述第一气孔上活动安装有第一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内填充有椰壳活性炭,所述排气格栅上活动安装有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二过滤层的内部填充有椰壳活性炭。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共设置有四组,所述四组固定件对称分布在全热交换器的前后两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使用了全热交换器来控制整体的运行,全热交换器是一种高效节能的热回收装置,通过回收排气中的余热对引入空调系统的新风进行预热或预冷,在新风进入室内或空调机组的表冷器进行热湿处理之前,降低或增加新风焓值,可以有效降低空调系统负荷,节省空调系统能耗和运行费用,在日常中,通风装置会一直处于静默的运行状态,无噪音的持续运行,在每个房间都设置的感应器会周期性的对室内的空气质量以及湿度进行检测,一旦发现无法达到人体所需的健康环境,就会高速运行,降低空气湿度,提高氧气含量和负离子含量,营造舒适的环境,就算长期无人居住也会持续运行,保证空气质量一直处于舒适的范围,全程智能化,自动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气孔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气孔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全热交换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进气格栅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第一连接件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排气格栅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第二过滤层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感应器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气风口、2-排气风口、3-电线、4-感应器、5-第二气孔、6-第一气孔、7-全热交换器、8-进气管道、9-排气管道、10-第一固定环、11-管罩、12-气孔格栅、13-第一过滤层、14-第二固定环、15-接线盒、16-连接管、17-螺栓、18-固定件、19-螺纹孔、20-进气格栅、21-第一连接件、22-排气格栅、23-第二过滤层、24-第二连接件、25-湿度表、26-红外气体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9,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中的智能通风装置技术方案:包括全热交换器7,全热交换器7上固定安装有进气管道8和排气管道9,进气管道8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气孔6,进气管道8的末端固定安装有进气风口1,排气管道9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气孔5,排气管道9的末端固定安装有排气风口2,全热交换器7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电线3,电线3的末端固定安装有感应器4,第一气孔6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环10,第一气孔6的前端固定安装有管罩11,第一气孔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气孔格栅12,第一固定环10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过滤层13,全热交换器7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环14,第二固定环14的前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管16,全热交换器7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接线盒15,全热交换器7的前端固点安装有固定件18,固定件18的下半部分固定安装有螺栓17,固定件18的上半部分开设有螺纹孔19,进气风口1上固定安装有进气格栅20,进气格栅2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21,排气风口2上固定安装有排气格栅22,排气格栅2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24,排气格栅2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过滤层23,感应器4上固定安装有湿度表25,湿度表25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红外气体传感器26,湿度表25与红外气体传感器26的输出端均与全热交换器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全热交换器7、湿度表25和红外气体传感器26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为了使得可以将通风装置的本体隐藏起来,同时使得不同的管道和线路处于不同的高度,不会互相影响,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进气管道8位于排气管道9的上方,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中的智能通风装置,包括全热交换器(7),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热交换器(7)上固定安装有进气管道(8)和排气管道(9),所述进气管道(8)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气孔(6),所述进气管道(8)的末端固定安装有进气风口(1),所述排气管道(9)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气孔(5),所述排气管道(9)的末端固定安装有排气风口(2),所述全热交换器(7)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电线(3),所述电线(3)的末端固定安装有感应器(4),所述第一气孔(6)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环(10),所述第一气孔(6)的前端固定安装有管罩(11),所述第一气孔(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气孔格栅(12),所述第一固定环(10)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过滤层(13),所述全热交换器(7)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环(14),所述第二固定环(14)的前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管(16),所述全热交换器(7)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接线盒(15),所述全热交换器(7)的前端固点安装有固定件(18),所述固定件(18)的下半部分固定安装有螺栓(17),所述固定件(18)的上半部分开设有螺纹孔(19),所述进气风口(1)上固定安装有进气格栅(20),所述进气格栅(2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21),所述排气风口(2)上固定安装有排气格栅(22),所述排气格栅(2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24),所述排气格栅(2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过滤层(23),所述感应器(4)上固定安装有湿度表(25),所述湿度表(25)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红外气体传感器(26),所述湿度表(25)与红外气体传感器(26)的输出端均与全热交换器(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全热交换器(7)、湿度表(25)和红外气体传感器(26)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中的智能通风装置,包括全热交换器(7),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热交换器(7)上固定安装有进气管道(8)和排气管道(9),所述进气管道(8)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气孔(6),所述进气管道(8)的末端固定安装有进气风口(1),所述排气管道(9)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气孔(5),所述排气管道(9)的末端固定安装有排气风口(2),所述全热交换器(7)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电线(3),所述电线(3)的末端固定安装有感应器(4),所述第一气孔(6)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环(10),所述第一气孔(6)的前端固定安装有管罩(11),所述第一气孔(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气孔格栅(12),所述第一固定环(10)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过滤层(13),所述全热交换器(7)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环(14),所述第二固定环(14)的前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管(16),所述全热交换器(7)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接线盒(15),所述全热交换器(7)的前端固点安装有固定件(18),所述固定件(18)的下半部分固定安装有螺栓(17),所述固定件(18)的上半部分开设有螺纹孔(19),所述进气风口(1)上固定安装有进气格栅(20),所述进气格栅(2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21),所述排气风口(2)上固定安装有排气格栅(22),所述排气格栅(2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24),所述排气格栅(2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过滤层(23),所述感应器(4)上固定安装有湿度表(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庆文李会会吕超莹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孟庆文李会会吕超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