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燃气火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0110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燃气火炉,涉及火炉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是:包括底架、火盆、摆放架,所述摆放架内设置有环绕火盆边缘且用于盛放水的容置槽,所述摆放架内设置有与火盆接触且延伸至容置槽底部的导热板,所述摆放架上且位于容置槽侧壁上端设置有贯穿至摆放架侧壁的排气孔,所述容置槽内且位于排气孔与水位之间设置有除湿装置,所述容置槽上端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风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保温功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燃气火炉
本技术涉及火炉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燃气火炉。
技术介绍
在进行野外活动特别是需要露营的时候,往往需要生火取暖,而在空地上生火,不仅容易被风吹灭,而且不够安全,而取暖火炉是一种既不容易灭火又相对安全的一种取暖工具,是人们在野外生火取暖的一种合适选择。在公告号为CN208058908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取暖火炉,包括底架、火盆、摆放架和防风网罩;所述火盆固定在所述底架上;所述火盆的顶部设置有放置槽;所述防风网罩架设在所述放置槽上并与所述火盆合围形成一中空的腔体;所述摆放架横向固定在所述火盆的侧面;所述摆放架与火盆的连接处之间设置有隔热层;所述摆放架内设置有储藏室;所述摆放架上开有与所述储藏室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的侧面铰接有一储藏门。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火炉,其保温效果差,在火熄灭后炉体温度迅速下降,对人体不再起保温功能,因此还有待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燃气火炉,其具有保温功能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燃气火炉,包括底架、火盆、摆放架,所述摆放架内设置有环绕火盆边缘且用于盛放水的容置槽,所述摆放架内设置有与火盆接触且延伸至容置槽底部的导热板,所述摆放架上且位于容置槽侧壁上端设置有贯穿至摆放架侧壁的排气孔,所述容置槽内且位于排气孔与水位之间设置有除湿装置,所述容置槽上端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风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火炉在使用时,热量通过火盆传递到导热板上,由导热板传递到容置槽内的水里并对水进行加热,且在水沸腾后水蒸汽进入到容置槽上的除湿装置内进行除水;当火炉上的火灭后,启动风扇,使得风扇将存留在容置槽内的热气通过排气孔排出,从而对人体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温作用。综上,相对于现有的火炉灭火后温度快速下降,上述通过摆放架内开设有放有水的容置槽,且安装有与火盆相接触且延伸至容置槽内水中的导热板,并由风扇与排气孔用来排气,从而达到保温功能的目的。进一步的,所述除湿装置包括由下而上的海绵层、固体聚丙烯酰胺以及无纺布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蒸汽通过除湿装置时,水蒸汽内的水分通过海绵层、固体聚丙烯酰胺以及无纺布层依次吸收,从而使得排出去的气体不带水分。进一步的,所述固体聚丙烯酰胺下端设置有穿过海绵层且沿容置槽延伸方向排列的若干导水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海绵层的水饱满后,可通过导水杆将水引到容置槽底部,实现水循环利用。进一步的,所述容置槽内且位于除湿装置上端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上设置有与导热板相连接的连接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火盆对导热板进行加热时,导热板通过连接板将热量传递给加热板,从而对容置槽上端的气体进行加热。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板上设置有若干叶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叶片的设置,能够增大加热板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快对空气加热作用。进一步的,所述容置槽内壁设置有保温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层的设置,能够有效对容置槽内的温度进行保护,减少热量损失。进一步的,所述排气孔内设置有单向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向阀的设置,能够使得在容置槽内的气压一定时,容置槽内的热气减少外流。进一步的,所述摆放架上且位于风扇上端设置有过滤网,所述风扇(8)与过滤网(15)之间设置有若干组合成圆形的橡胶挡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的设置,能够有效避免杂物进入到容置槽内,且橡胶挡片的设置能够有效避免热气的外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摆放架内开设有放有水的容置槽,且安装有与火盆相接触且延伸至容置槽内水中的导热板,并由风扇与排气孔用来排气,从而达到保温功能的目的;(2)由导热板通过连接板将热量传递给加热板,从而对容置槽上端的气体进行加热;(3)通过设置保温层,能够有效对容置槽内的温度进行保护,减少热量损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架;2、火盆;3、摆放架;4、容置槽;5、导热板;6、排气孔;7、除湿装置;71、海绵层;72、固体聚丙烯酰胺;73、无纺布层;8、风扇;9、导水杆;10、加热板;11、连接板;12、叶片;13、保温层;14、单向阀;15、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燃气火炉,如图1、2所示,包括底架1、火盆2、摆放架3,摆放架3内开设有环绕火盆2边缘且用于盛放水的容置槽4,摆放架3内安装有与火盆2接触且延伸至容置槽4底部的导热板5,摆放架3上且位于容置槽4侧壁上端开设有贯穿至摆放架3侧壁的排气孔6,容置槽4内且位于排气孔6与水位之间安装有除湿装置7,容置槽4上端安装有与外界相通的风扇8。如图1、2所示,除湿装置7包括由下而上的海绵层71、固体聚丙烯酰胺72以及无纺布层73。当水蒸汽通过除湿装置7时,水蒸汽内的水分通过海绵层71、固体聚丙烯酰胺72以及无纺布层73依次吸收,从而使得排出去的气体不带水分。进一步的,固体聚丙烯酰胺72下端安装有穿过海绵层71且沿容置槽4延伸方向排列的若干导水杆9。当海绵层71的水饱满后,可通过导水杆9将水引到容置槽4底部,实现水循环利用。如图1、2所示,容置槽4内且位于除湿装置7上端安装有加热板10,加热板10上安装有与导热板5相连接的连接板11。当火盆2对导热板5进行加热时,导热板5通过连接板11将热量传递给加热板10,从而对容置槽4上端的气体进行加热。进一步的,加热板10上延伸有若干叶片12,能够增大加热板10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快对空气加热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容置槽4内壁固定有保温层13,能够有效对容置槽4内的温度进行保护,减少热量损失。如图1、2所示,排气孔6内安装有单向阀14,能够使得在容置槽4内的气压一定时,容置槽4内的热气减少外流。进一步的,摆放架3上且位于风扇8上端安装有过滤网15,能够有效避免杂物进入到容置槽4内。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和有益效果如下:当火炉在使用时,热量通过火盆2传递到导热板5上,由导热板5传递到容置槽4内的水里并对水进行加热,且在水沸腾后水蒸汽进入到容置槽4上的除湿装置7内进行除水;当火炉上的火灭后,启动风扇8,使得风扇8将存留在容置槽4内的热气通过排气孔6排出,从而对人体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温作用。综上,相对于现有的火炉灭火后温度快速下降,上述通过摆放架3内开设有放有水的容置槽4,且安装有与火盆2相接触且延伸至容置槽4内水中的导热板5,并由风扇8与排气孔6用来排气,从而达到保温功能的目的。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燃气火炉,包括底架(1)、火盆(2)、摆放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放架(3)内设置有环绕火盆(2)边缘且用于盛放水的容置槽(4),所述摆放架(3)内设置有与火盆(2)接触且延伸至容置槽(4)底部的导热板(5),所述摆放架(3)上且位于容置槽(4)侧壁上端设置有贯穿至摆放架(3)侧壁的排气孔(6),所述容置槽(4)内且位于排气孔(6)与水位之间设置有除湿装置(7),所述容置槽(4)上端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风扇(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燃气火炉,包括底架(1)、火盆(2)、摆放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放架(3)内设置有环绕火盆(2)边缘且用于盛放水的容置槽(4),所述摆放架(3)内设置有与火盆(2)接触且延伸至容置槽(4)底部的导热板(5),所述摆放架(3)上且位于容置槽(4)侧壁上端设置有贯穿至摆放架(3)侧壁的排气孔(6),所述容置槽(4)内且位于排气孔(6)与水位之间设置有除湿装置(7),所述容置槽(4)上端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风扇(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燃气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装置(7)包括由下而上的海绵层(71)、固体聚丙烯酰胺(72)以及无纺布层(7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燃气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聚丙烯酰胺(72)下端设置有穿过海绵层(71)且沿容置槽(4)延伸方向排列的若干导水杆(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卓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爱昇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