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主动射流结构的翼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0103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13
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主动射流结构的翼型,包括翼型本体,翼型本体内沿展长方向开设有由吸力面凹入翼型本体内的主动射流腔,主动射流腔位于吸力面上的开口即为射流出口,所述主动射流腔沿展长方向贯穿翼型本体其中一侧翼端以形成射流入口;所述主动射流腔内凸设有位于射流入口以及射流出口之间的用于延长流体流动路径的整流梢,沿流体流向,主动射流腔内的过流面积逐渐减小。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小了射流出口上游的涡区面积,且使得射流出口下游的涡区下移,抑制了翼型吸力面流动分离的能力,使得分离点更靠近翼型的尾缘,相较于于普通主动射流结构具有更大的负压区域,显著提高了翼型的升力系数。数。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主动射流结构的翼型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机械领域,具体是一种一种具有主动射流结构的翼型。

技术介绍

[0002]翼型是流体机械领域的基础结构,已在航空领域的机翼、螺旋桨翼型、风力发电叶片截面翼型、潮汐能发电叶片翼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及流体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应用领域的扩展,像潮汐能发电、船用喷水推进器、水下航行器等水力机械的大范围使用,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机翼所提供的动力学性能,对翼型性能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流体介质密度和粘度的变化,造成绕流雷诺数、斯特劳哈尔数的变化,高速运行时翼型前缘更易出现大量涡区、空化流动、云空化等复杂不稳定流动,长时间在这些状态下运行时,易形成空蚀,破坏水力机械壁面,诱发振动噪音,严重影响其性能。
[0003]现有技术中,为了优化翼型的升阻特性及流动特性,通常在翼型前沿处开设主动射流口,利用主动射流抑制翼型前沿的层流分流,提高翼型的升阻特性及流动特性。虽然现有的主动射流技术能起到一定的优化效果,但由于目前的主动射流口结构较为简单,仅存在单一的射流通道,因而从射流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主动射流结构的翼型,其特征在于,包括翼型本体(10),翼型本体(10)内沿展长方向开设有由吸力面(101)凹入翼型本体(10)内的主动射流腔(20),主动射流腔(20)位于吸力面(101)上的开口即为射流出口,所述主动射流腔(20)沿展长方向布置有贯穿翼型本体(10)其中一侧翼端的射流入口,射流入口与主动射流源相连通;所述主动射流腔(20)内凸设有位于射流入口以及射流出口之间的用于延长主动射流流动路径的整流梢(202),沿主动射流流向,主动射流腔(20)内的过流面积逐渐减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主动射流结构的翼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梢(202)自翼型本体(10)的吸力面(101)沿翼型来流方向延伸至主动射流腔(20)中;所述整流梢(202)将主动射流腔(20)分隔成沿主动射流流动方向依次布置的预压缩腔(u)、过渡压缩腔(v)以及射流压缩腔(w),整流梢(202)端部与主动射流腔(20)之间的间隙即为过渡压缩腔(v),所述预压缩腔(u)与射流入口相连通,射流压缩腔(w)的射流出口朝向与吸力面(101)表面的流体流向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主动射流结构的翼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压缩腔(w)内设置有流道分隔板(201),将射流压缩腔(w)沿展长方向分隔成至少两条流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主动射流结构的翼型,其特征在于,以翼型本体(10)的弦长为L,射流出口宽度为0.8L,所述流道分隔板(201)的宽度为0.1L,流道分隔板(201)共有两块,将射流出口均匀分隔成三条宽为0.2L的流道。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主动射流结构的翼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射流腔(20)为曲面腔体,截面呈勾玉状。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主动射流结构的翼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射流腔(20)由依次相连的第一曲面(2041)、第二曲面(2042)、第三曲面(2043)、第四曲面(2044)、第五曲面(2045)、第六曲面(2046)以及第七曲面(2047)构成,其中第一曲面(2041)以及第七曲面(2047)之间的间隙即为射流出口。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主动射流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燕浩曾亿山苏晓珍王渭吴尖斌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