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翟玉琨专利>正文

一种易于组装的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木板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0099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易于组装的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木板材。所述易于组装的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木板材包括两块木复合板,两块所述木复合板旋转对称后叠加组合形成的预制木板材本体,所述木复合板由第一面板、第二面板、横梁、撑杆和边杆,所述横梁、所述撑杆和所述边杆组成框架,框架的内部填充有填充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易于组装的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木板材具有采用旋转对称的预制木板材本体形状,可以有多个安装方向,避免安装错误,预制木板材本体既可作为墙板,也可作为楼板,减少了构件类型,采用木钉连接固定,方便对预制木板材本体的组装和拆卸。的组装和拆卸。的组装和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于组装的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木板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板材
,尤其涉及一种易于组装的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木板材。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木结构主要包括框架系统和板式系统两种,相比而言,板式系统具有整体性好、组装速度快、施工质量高等特点,但板式系统中,板和板之间的连接通常是影响施工进度的主要问题
[0003]例如,公告号为DE202008007094U1的德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木建筑墙体构件”,其墙体构件需要手动调整对齐,然后通过一个木板条使构件相互连接,实际上还要使用螺钉固定,复杂的组装施工过程不仅影响了施工效率,还需培训专业的施工人员,提高了建造成本。
[0004]此外,很多建筑板材具有上、下或正、反等方向区别,且不容易识别,因此会造成施工错误,而进行返工的想象,例如,公告号为DE202018106479U1的德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木建筑的“板状或面板状的声学构件”,其板状构件具有特定的方向差别,区分了正、反和左、右,只具有唯一的安装方向。
[0005]在装配式木板材结构连接过程中首先要确保板材方向正确,两块板的边缘对齐,其次要通过其它连接构件和大量射钉或螺钉固定,这个过程相对复杂,且不易拆解,重复利用。
[0006]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易于组装的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木板材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易于组装的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木板材,解决了预制木板材的不易组装的问题。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易于组装的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木板材包括两块木复合板,两块所述木复合板旋转对称后叠加组合形成的预制木板材本体,所述木复合板由第一面板、第二面板、横梁、撑杆和边杆组成,所述横梁、所述撑杆和所述边杆组成框架,框架的内部填充有填充物;所述木复合板的侧面设置有企口,所述横梁和边杆上分别配备有榫孔,使两块预制木板材本体通过企口连接,通过木钉插入企口上的榫孔固定;所述预制木板材本体的板边缘设置有密封条,保证了相接处的气密性。
[0009]优选的,所述预制木板材本体竖直放置作为墙板,水平放置作为楼板,两块竖直放置的预制木板材本体通过企口相连,水平放置的预制木板材本体搭接在竖直放置的预制木板材本体之上,通过木钉穿过横梁位置的榫孔固定,多块预制木板材本体组合成单层或双层房屋。
[0010]优选的,两块所述木复合板的结构和外观完全一致,沿长向中轴旋转对称后贴合
在一起,所述木复合板的内部木结构框架由上、下两根所述横梁和纵向多道所述撑杆组成,所述边杆形成榫头,所述撑杆和所述边杆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撑杆与所述横梁相互垂直,且与所述横梁的侧面相接。
[0011]优选的,两块所述木复合板的框架表面分别附着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的板材包括实木板、胶合板、欧松板、木制吸音板和防火木板。
[0012]优选的,所述填充物的材料包括保温材料、蓄热材料、吸音材料和隔音材料。
[0013]优选的,所述预制木板材本体两侧的长边具有交错的两组所述企口,两组所述企口上、下部分中心对称,可限制相互连接的预制木板材本体在一定方向的相互移动。
[0014]优选的,所述企口包括凸出的榫头和凹陷的榫槽,在所述榫头的两个方向上均开设所述榫孔,所述榫孔位于所述榫头长轴中线并与长轴垂直,且垂直于所述榫头的两个侧面;通过木钉贯穿相连接的两块预制木板材本体的所述榫孔,将其固定。
[0015]优选的,所述预制木板材本体本体的中脊安装所述密封条,使两块预制木板材本体安装后保持气密性,所述预制木板材本体内部留有走线孔,使得管线贯通。
[0016]优选的,所述预制木板材本体的表面采用两块所述木复合板拼接完成后,根据使用的需求采用切割设备切割出镶嵌孔,所述镶嵌孔的内部镶嵌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侧设置有隔窗,并且安装架的外表面开设有填充孔,用于填充膨胀剂对安装后安装架进行加固。
[0017]优选的,所述安装架的背面活动安装有活动安装板,所述活动安装板的表面套设在所述安装架的外表面,所述活动安装板与所述安装架之间开设有安装螺孔,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安装螺孔的内部方便对安装架与活动安装板之间的连接。
[0018]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易于组装的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木板材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易于组装的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木板材,采用旋转对称的预制木板材本体形状,可以有多个安装方向,避免安装错误,预制木板材本体既可作为墙板,也可作为楼板,减少了构件类型,板材构件可以相互平行或垂直连接,预制木板材本体边缘的企口设计让构件易于对位安装和固定,木钉的固定方式简易,也易于拆解后重复利用,因为预制木板材本体易于组装和拆解、安装灵活,所以不需要对工人进行特殊培训,从而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组装造价,相比预制混凝土或钢结构,预制木板材本体体现重量轻、易操作,尤其当板材内部为空心结构时,还可灵活调整内部填充材料,实现不同功能。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预制木板材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预制木板材分解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剖面A

A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预制木板材立面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预制木板材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墙板平行连接示意图;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墙板垂直连接示意图;
[0027]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楼板与墙板连接示意图;
[0028]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组楼板与墙板连接示意图;
[0029]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墙板连接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楼板与墙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1]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带有窗扇的墙板结构示意图;
[0032]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窗扇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标号:
[0034]1、第一面板;
[0035]2、第二面板;
[0036]3、横梁;
[0037]4、撑杆;
[0038]5、边杆;
[0039]6、框架;
[0040]7、填充物;
[0041]8、密封条;
[0042]9、榫头;
[0043]10、榫槽;
[0044]11、木钉;
[0045]12、榫孔;
[0046]13、走线孔;
[0047]14、企口;
[0048]15、镶嵌孔;
[0049]16、安装架,161、填充口;
[0050]17、隔窗;
[0051]18、活动安装板,181、安装螺孔;
[0052]21、木复合板;
[0053]22、预制木板材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5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组装的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木板材,包括两块木复合板,两块所述木复合板旋转对称后叠加组合形成的预制木板材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木复合板由第一面板、第二面板、横梁、撑杆和边杆组成,所述横梁、所述撑杆和所述边杆组成框架,框架的内部填充有填充物;所述木复合板的侧面设置有企口,所述横梁和边杆上分别配备有榫孔,使两块预制木板材本体通过企口连接,通过木钉插入企口上的榫孔固定;所述预制木板材本体的板边缘设置有密封条,保证了相接处的气密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组装的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木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木板材本体竖直放置作为墙板,水平放置作为楼板,两块竖直放置的预制木板材本体通过企口相连,水平放置的预制木板材本体搭接在竖直放置的预制木板材本体之上,通过木钉穿过横梁位置的榫孔固定,多块预制木板材本体组合成单层或多层房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组装的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木板材,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木复合板的结构和外观完全一致,沿长向中轴旋转对称后贴合在一起,所述木复合板的内部木结构框架由上、下两根所述横梁和纵向多道所述撑杆组成,所述边杆形成榫头,所述撑杆和所述边杆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撑杆与所述横梁相互垂直,且与所述横梁的侧面相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组装的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木板材,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木复合板的框架表面分别附着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的板材包括实木板、胶合板、欧松板、木制吸音板和防火木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组装的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木板材,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玉琨
申请(专利权)人:翟玉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