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饰薄片及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09863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饰薄片及该装饰薄片的制作方法,包括透明基材、设于透明基材上的光学纳米薄膜、及设于光学纳米薄膜上的油墨层,透明基材的一表面上设有微纳米纹理,光学纳米薄膜镀设在微纳米纹理上,光学纳米薄膜为多层结构,光学纳米薄膜至少包括能使装饰薄片变色的变色层,变色层的厚度为150~600nm,变色层作用后的光线经过微纳米纹理后,透过透明基材呈立体效果显示。上述装饰薄片及该装饰薄片的制作方法,通过在装饰薄片内设置变色层,使装饰薄片能够根据不同的光照强度改变为不同的颜色,达到动态变色的效果,装饰色彩丰富,代替了传统技术中装饰色彩单一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装饰薄片的装饰色彩相对单一且缺乏立体装饰效果的技术问题。乏立体装饰效果的技术问题。乏立体装饰效果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饰薄片及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产品的盖板装饰、显示等
,特别涉及一种装饰薄片及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追求产品的使用功能的同时,产品的装饰效果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0003]装饰薄片可以应用于诸如电视、冰箱和空调等家用电器,或者诸如智能电话和平板电脑等的电子设备的外部材料,从而呈现出期望的颜色和图案。装饰薄片通常由诸如耐高温聚酯薄膜(PET)等薄膜作为基层、用于显示各种图案的图案层、用于显示颜色的印刷层、用于显示颜色和金属效果的气相沉积层及粘合层等组成。其结构可以在层压顺序、制造工艺和材料方面以各种方式进行修改。
[0004]现有技术中,装饰薄片的装饰色彩一般比较单一且相对恒定,同时装饰薄片因缺乏合理的结构设计,使得装饰薄片的色光缺乏立体装饰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饰薄片及制作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装饰薄片的装饰色彩相对单一且缺乏立体装饰效果的技术问题。
[0006]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一种装饰薄片,包括透明基材、设于所述透明基材上的光学纳米薄膜、以及设于所述光学纳米薄膜上的油墨层,所述透明基材的一表面上设有微纳米纹理,所述光学纳米薄膜镀设在所述微纳米纹理上,所述光学纳米薄膜为多层结构,所述光学纳米薄膜至少包括能使所述装饰薄片变色的变色层,所述变色层的厚度为150~600nm,所述变色层作用后的光线,经过所述微纳米纹理后,透过所述透明基材呈立体效果显示。
[0007]上述装饰薄片,通过在装饰薄片内设置变色层,使得装饰薄片能够根据不同的光照强度改变为不同的颜色,达到动态变色的效果,使得装饰色彩丰富,代替了传统技术中装饰色彩单一的技术方案,同时,在透明基材的一表面上设有微纳米纹理,使得光线经所述微纳米纹理后,光线呈立体效果显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装饰薄片的装饰色彩相对单一且缺乏立体装饰效果的技术问题。
[0008]进一步的,所述光学纳米薄膜还包括第一结构层和第二结构层,所述变色层设于所述第一结构层与所述第二结构层之间、且所述第一结构层连接所述透明基材,所述第二结构层连接所述油墨层。
[0009]进一步的,所述光学纳米薄膜还包括第一电极组及第二电极组,第一电极组包括所述变色层、且所述第一电极组设于所述第二电极组远离所述油墨层的一侧。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结构层为SiO2层、且厚度为10~15nm,所述第二结构层为TiO2层、且厚度为150~200nm。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极组还包括设于所述变色层与所述透明基材之间的第一导
电层,所述第二电极组包括第三结构层以及设于第三结构层与所述油墨层之间的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三结构层与所述变色层相邻设置,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分设在所述光学纳米薄膜的两端。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均为ITO层、且厚度为50~75nm,第三结构层为TiO2层、且厚度为150~200nm。
[0013]进一步的,所述变色层为WO3层,所述光学纳米薄膜为微纳米纹理薄膜。
[0014]进一步的,所述透明基材采用普通玻璃或透明树脂材料。
[0015]本申请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装饰薄片制作方法,用于上述的装饰薄片,所述方法包括:
[0016]S1、获取半成品的透明基材;
[0017]S2、在所述透明基材的一表面上压印出微纳米纹理;
[0018]S3、在所述微纳米纹理上镀设光学纳米薄膜,而后在所述光学纳米薄膜上丝印油墨;
[0019]S4、烤干所述油墨,装饰薄片成形。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第一种装饰薄片的结构概述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第一种装饰薄片的结构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第二种装饰薄片的结构概述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第二种装饰薄片的结构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装饰薄片制作方法流程图。
[0025]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6]油墨层100光学纳米薄膜200透明基材300第一结构层400变色层500第二结构层600第一导电层700第三结构层800第二导电层900
ꢀꢀ
[0027]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3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
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1]实施例一
[0032]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种装饰薄片,包括透明基材300、设于所述透明基材300上的光学纳米薄膜200、以及设于所述光学纳米薄膜200上的油墨层100,所述透明基材300的一表面上设有微纳米纹理(图未示),所述光学纳米薄膜200镀设在所述微纳米纹理上,所述光学纳米薄膜200为多层结构,所述光学纳米薄膜200至少包括能使所述装饰薄片变色的变色层500,所述变色层500的厚度为150~600nm,所述变色层500作用后的光线,经过所述微纳米纹理后,透过所述透明基材300呈立体效果显示。
[0033]在本申请中,所述变色层500为WO3层,采用纳米WO3(氧化钨)作为材料,WO3的特性是一种优异的光致变材料、电致变材料以及气致变材料,同时也是一种防辐射的屏蔽材料,对电磁波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对太阳能也有吸收和隐形的功能。一方面,WO3这种材料在紫外光线的照射下会产生变蓝等现象;另一个方面,在电压的控制下,WO3这种材料能够实现智能控制变色的动态效果。具体的,当光照强度不同时,WO3体现出的蓝色的深浅也不一样,从而使得本申请中的装饰薄片具有不同的装饰效果。
[0034]所述光学纳米薄膜200还包括第一结构层400和第二结构层600,所述变色层500设于所述第一结构层400与所述第二结构层600之间、且所述第一结构层400连接所述透明基材300,所述第二结构层600连接所述油墨层100。
[0035]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饰薄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基材、设于所述透明基材上的光学纳米薄膜、以及设于所述光学纳米薄膜上的油墨层,所述透明基材的一表面上设有微纳米纹理,所述光学纳米薄膜镀设在所述微纳米纹理上,所述光学纳米薄膜为多层结构,所述光学纳米薄膜至少包括能使所述装饰薄片变色的变色层,所述变色层的厚度为150~600nm,所述变色层作用后的光线,经过所述微纳米纹理后,透过所述透明基材呈立体效果显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纳米薄膜还包括第一结构层和第二结构层,所述变色层设于所述第一结构层与所述第二结构层之间、且所述第一结构层连接所述透明基材,所述第二结构层连接所述油墨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纳米薄膜还包括第一电极组及第二电极组,第一电极组包括所述变色层、且所述第一电极组设于所述第二电极组远离所述油墨层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饰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层为SiO2层、且厚度为10~15nm,所述第二结构层为TiO2层、且厚度为150~200nm。5.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崇彬吴明山袁振兴王日兴安光凯李培珍彭祖林杨杭亮陈赐钦陈赐予
申请(专利权)人:抚州联创恒泰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