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口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9853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操作简便省力、适应多种管口端面情况且提高安全性的管口密封装置。密封罩的上端密封,下端开口,密封罩通过螺钉与压板连接;拉紧螺栓的螺杆部从密封罩上端穿出压板,并配合有相应的拉紧螺母;在螺杆部上设置有挤压块,挤压块与密封罩的开口适配且与密封罩的内壁接触;压板的边缘上连接有固定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整个装置的密封罩的一端伸入管道,使压板与管道端口接触,通过固定机构在管道上固定,保持压板位置与的管道端口接触,然后旋转拉紧螺母,挤压块挤压密封罩,密封罩发生形变向周向张开,与管道内壁抵紧,达到堵头的封堵效果,具有操作简便省力、能够适应不同管口端面形状,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口密封装置
本技术涉及管道
,尤其涉及一种操作简便省力、适应多种管口端面情况且提高安全性的管口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有些带管口的承压零部件在加工完成后有试压要求,常见的比如换热盘管、锅炉集箱类接管等试压时需对管口进行封堵。一般方法是用封板直接在管口端面焊封牢固,等试压结束后气割切除封板,然后用便携式坡口机加工管端坡口。采用焊接封堵方法时待封堵管子需预留长度便于后期焊接、切除、划线、坡口加工,材料较浪费,工序多、成本高。因为坡口是用便携式的半机械化设备加工,坡口精度较低,加工后集箱的整排接管长度长短不一,较难达到制造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作简便省力、适应多种管口端面情况且提高安全性的管口密封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管口密封装置,包括压板和具有弹性的密封罩,该密封罩的上端密封,下端设置有逐渐增大的开口,所述的密封罩的顶部通过螺钉与所述的压板连接;还包括有拉紧螺栓,该拉紧螺栓的螺杆部从密封罩上端自由穿出压板,并配合有相应的拉紧螺母;在所述的螺杆部上设置有上端窄下端宽的挤压块,该挤压块与所述的密封罩的开口适配且与密封罩的内壁接触;在所述的压板的边缘上连接有用于提高稳定性的固定机构。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所述的固定机构包括两个拉杆,该拉杆的上端连接在压板上,下端配合有用于夹紧管道的抱箍。两个所述的拉杆分别位于压板的两端,该拉杆的上端穿过压板,并配合有拉杆螺母。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所述的抱箍包括两片弧形夹板,两片所述的弧形夹板通过夹紧螺栓和夹紧螺母连接,所述的拉杆的下端套设在夹紧螺栓位于两片弧形夹板之间的部分上。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在所述的弧形夹板的内侧设置有防滑纹路。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所述的挤压块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圆弧倒角。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所述的挤压块贴紧拉紧螺栓的螺帽部,且螺帽部与挤压块的配合处焊接密封。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所述的密封罩采用氟橡胶制作而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的管口密封装置,通过压板、密封罩、螺钉、拉紧螺栓、拉紧螺母、挤压块以及固定机构等的配合,使用时整个装置的密封罩的一端伸入管道,使压板与管道端口接触,然后通过固定机构在管道上固定,保持压板位置与的管道端口接触,然后旋转拉紧螺母,挤压块挤压密封罩,密封罩发生形变向周向张开,与管道内壁抵紧,达到堵头的封堵效果,由于密封罩开口向上逐渐缩小,因此挤压块继续向上移动则封堵越紧,反之越松,具有操作简便省力、能够适应不同管口端面形状的特点,而且由于固定机构的设置,在松掉拉紧螺母拆卸的时候,整个装置不会弹出,提高了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的管口密封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管口密封装置的一种侧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管口密封装置的一种俯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管道,2-抱箍,3-夹紧螺栓,4-拉杆,5-拉紧螺栓,6-挤压块,7-密封罩,8-螺钉,9-垫片,10-压板,11-拉杆螺母,12-拉紧螺母,13-夹紧螺母,14-防滑纹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管口密封装置,包括压板10和具有弹性的密封罩7,该密封罩7的上端密封,下端设置有逐渐增大的开口,所述的密封罩7的顶部通过螺钉8与所述的压板10连接;还包括有拉紧螺栓5,该拉紧螺栓5的螺杆部从密封罩7上端自由穿出压板10,并配合有相应的拉紧螺母12;在所述的螺杆部上设置有上端窄下端宽的挤压块6,该挤压块6与所述的密封罩7的开口适配且与密封罩7的内壁接触;在所述的压板10的边缘上连接有用于提高稳定性的固定机构。值得注意的是,可以在螺钉8与密封罩7顶部配合的位置设置垫片9,可以防止螺钉直接接触密封罩7时对密封罩7造成损伤。本技术的管口密封装置,通过压板10、密封罩7、螺钉8、拉紧螺栓5、拉紧螺母12、挤压块6以及固定机构等的配合,使用时整个装置的密封罩7的一端伸入管道1,使压板10与管道端口接触,然后通过固定机构在管道1上固定,保持压板10位置与的管道端口接触,然后旋转拉紧螺母12,挤压块6挤压密封罩7,密封罩7发生形变向周向张开,与管道1内壁抵紧,达到堵头的封堵效果,由于密封罩7开口向上逐渐缩小,因此挤压块6继续向上移动则封堵越紧,反之越松,具有操作简便省力、能够适应不同管口端面形状的特点,而且由于固定机构的设置,在松掉拉紧螺母12拆卸的时候,整个装置不会弹出,提高了安全性。本技术还具备自密封效果,封堵后,管道1内部流体产生周向压力F,可以作用到挤压块6上,推动挤压块6移动,让密封罩7张开,与管道1内壁抵紧,实现封堵;另外,流体产生的径向压力f对密封罩7内侧有挤压作用,使得密封罩7张开,与管道1内壁抵紧,实现封堵实施例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更好地实施本技术,所述的固定机构包括两个拉杆4,该拉杆4的上端连接在压板10上,下端配合有用于夹紧管道1的抱箍2。作为优选的,两个所述的拉杆4分别位于压板10的两端,该拉杆4的上端穿过压板10,并配合有拉杆螺母11。使用时,先将抱箍2套上管道1,然后转动拉紧螺母12让拉紧螺栓5带动挤压块6移动挤压密封罩7,让密封罩7张开,抵紧管道1内壁实现封堵,然后再将拉杆4穿过压板10,配合上拉杆螺母11,最后加紧螺母13配合夹紧螺栓3将抱箍2夹紧在管道1上,实现进一步固定。作为优选的,所述的抱箍2包括两片弧形夹板,两片所述的弧形夹板通过夹紧螺栓3和夹紧螺母13连接,所述的拉杆4的下端套设在夹紧螺栓3位于两片弧形夹板之间的部分上。实施例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更好地实施本技术,在所述的弧形夹板的内侧设置有防滑纹路14,这样设计以后,提高了防滑性能,提高了固定的稳定性。实施例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更好地实施本技术,所述的挤压块6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圆弧倒角。这样设计以后,能够方便挤压块6顺畅地上下移动。实施例5: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更好地实施本技术,所述的挤压块6贴紧拉紧螺栓5的螺帽部,且螺帽部与挤压块6的配合处焊接密封。这样设计以后,可以防止拉紧螺栓5与挤压块6间硬接触密闭不严造成缝隙泄漏。实施例6: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管口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板(10)和具有弹性的密封罩(7),该密封罩(7)的上端密封,下端设置有逐渐增大的开口,所述的密封罩(7)的顶部通过螺钉(8)与所述的压板(10)连接;还包括有拉紧螺栓(5),该拉紧螺栓(5)的螺杆部从密封罩(7)上端自由穿出压板(10),并配合有相应的拉紧螺母(12);在所述的螺杆部上设置有上端窄下端宽的挤压块(6),该挤压块(6)与所述的密封罩(7)的开口适配且与密封罩(7)的内壁接触;在所述的压板(10)的边缘上连接有用于提高稳定性的固定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管口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板(10)和具有弹性的密封罩(7),该密封罩(7)的上端密封,下端设置有逐渐增大的开口,所述的密封罩(7)的顶部通过螺钉(8)与所述的压板(10)连接;还包括有拉紧螺栓(5),该拉紧螺栓(5)的螺杆部从密封罩(7)上端自由穿出压板(10),并配合有相应的拉紧螺母(12);在所述的螺杆部上设置有上端窄下端宽的挤压块(6),该挤压块(6)与所述的密封罩(7)的开口适配且与密封罩(7)的内壁接触;在所述的压板(10)的边缘上连接有用于提高稳定性的固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口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机构包括两个拉杆(4),该拉杆(4)的上端连接在压板(10)上,下端配合有用于夹紧管道(1)的抱箍(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口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的拉杆(4)分别位于压板(10)的两端,该拉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华刚周斌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鑫创达通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