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大口径管道小流量精细化调整的蝶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9748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大口径管道小流量精细化调整的蝶阀结构,第一阀杆及第二阀杆均穿过阀体,第一阀板位于阀体内,且第一阀板固定于第一阀杆上,第二阀板固定于第二阀杆上,第一阀板上设置有通孔,当蝶阀处于关闭状态,第二阀板位于所述通孔内,且所述通孔通过第二阀板封闭,第一执行机构与第一阀杆的端部相连接,第二执行机构与第二阀杆的端部相连接,该结构能够有效解决大口径蝶阀在小开度下振动及流量的精细化控制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大口径管道小流量精细化调整的蝶阀结构
本技术属于石油化工和能源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大口径管道小流量精细化调整的蝶阀结构。
技术介绍
大口径的蝶阀广泛用在石油化工和能源领域,起着调节流量的关键作用。然而,这类大口径的蝶阀工作在小开度时(开度小于20%)普遍存在振动大和流量难以精细化控制的难题。碟阀的振动直接危及管路系统和与蝶阀相连接设备的安全性,给企业带来了非常大的安全隐患。此外,大口径的碟阀的流量特性决定了其在小开度下难以实现对流量的精细化调整,这不仅困扰着相关设备的变负荷运行还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大口径蝶阀在小开度下安全工作和实现流量的精细化调整一直是石油化工和能源行业存在的难题。现有的大口径蝶阀在小开度下难以稳定工作,无法实现小流量的精细化控制,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用于大口径管道小流量精细化调整的蝶阀结构,该结构能够有效解决大口径蝶阀在小开度下振动及流量的精细化控制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述的用于大口径管道小流量精细化调整的蝶阀结构包括阀体、第一阀板、第二阀板、第一阀杆、第二阀杆、第一执行机构及第二执行机构,其中,第一阀杆及第二阀杆均穿过阀体,第一阀板位于阀体内,且第一阀板固定于第一阀杆上,第二阀板固定于第二阀杆上,第一阀板上设置有通孔,当蝶阀处于关闭状态,第二阀板位于所述通孔内,且所述通孔通过第二阀板封闭,第一执行机构与第一阀杆的端部相连接,第二执行机构与第二阀杆的端部相连接。第一阀杆与第二阀杆平行设置。第二阀杆与第二阀板采用偏心方式连接。第一执行机构及第二执行机构可为液动结构、气动结构或者电动结构。第一阀板及第二阀板的动作角度不超过90°。第二阀杆位于第一阀板来流方向的一侧。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用于大口径管道小流量精细化调整的蝶阀结构在具体操作时,当需要大流量通过时,先逐渐增大第二阀板的开度,再逐渐增大第一阀板的开度,以实现大流量的通过,当需要进行小流量精细化调整时,先逐渐关闭第一阀板,再调节第二阀门的开度,以实现小流量精细化调整,解决大口径蝶阀在小开度下振动及流量的精细化控制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阀体、2为第一阀板、3为第二阀板、4为第二阀杆、5为第一执行机构、6为第二执行机构、7为第一阀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考图1,本技术所述的用于大口径管道小流量精细化调整的蝶阀结构包括阀体1、第一阀板2、第二阀板3、第一阀杆7、第二阀杆4、第一执行机构5及第二执行机构6,其中,第一阀杆7及第二阀杆4均穿过阀体1,第一阀板2位于阀体1内,且第一阀板2固定于第一阀杆7上,第二阀板3固定于第二阀杆4上,第一阀板2上设置有通孔,当蝶阀处于关闭状态,第二阀板3位于所述通孔内,且所述通孔通过第二阀板3封闭,第一执行机构5与第一阀杆7的端部相连接,第二执行机构6与第二阀杆4的端部相连接。第一阀杆7与第二阀杆4平行设置;第二阀杆4与第二阀板3采用偏心方式连接;第一执行机构5及第二执行机构6均为液动结构、气动结构或者电动结构;第一阀板2及第二阀板3的动作角度不超过90°;第二阀杆4位于第一阀板2来流方向的一侧。第二阀杆4的轴线偏离阀体1主体的中心;且阀体1密封面所在锥面的中心线与阀体1通道中心线存在一个夹角。通孔的孔径根据调整流量及第一阀板2的面积确定,通孔的周围设置密封结构。第一阀板2及第二阀板3的开度通过第一执行机构5及第二执行机构6分别进行控制,两者互不干扰,第一执行机构5及第二执行机构6通过扭矩作用带动第一阀杆7及第二阀杆4进行旋转,进而带动第一阀板2及第二阀板3一起动作,第一阀板2及第二阀板3的动作角度不超过90°。在具体工作时,当需要开启阀门时,先逐步开启第二阀板3,当第二阀板3开至全开时,再逐渐开启第一阀板2,第一阀板2不宜在开度小于20%内停留时间过长;当蝶阀需要关闭时,先逐渐关闭第一阀板2,待第一阀板2全关后再关闭第二阀板3;当需大流量调节时,可以使第二阀板3保持全开状态,通过第一阀板2进行流量调整,但是第一阀板2的开度不宜小于20%;当需要进行精细化调整流量时,即调节小流量时,可以使第一阀板2全关,利用第二阀板3进行流量精细化控制。本技术可用于石油化工和能源动力装置领域的大口径管道上,例如,管道直径大于800mm的管路系统中,该管路中要求对所调节的介质进行流量及压力的控制,尤其对小流量进行精细化控制,本技术所调节的介质包括水、蒸汽、石油及天然气等介质。例如,对于某330MW亚临界机组,其中,低压联通管管道直径为1400mm,额定质量流量为700t/h,中低压连通管上装有液控蝶阀,液控蝶阀设计运行的最小开度为20%,在此开度下进入低压缸的最小流量为150t/h左右,机组需要进行低压缸零出力改造,要求低压缸零出力改造后,在零出力运行状态下进入低压缸的蒸汽流量为25t/h左右,进入低压缸的蒸汽流量,需要根据次末级温度进行调整。显然原有蝶阀即使关至最小开度也无法满足零出力改造的要求,故需要对此中低压连通管和蝶阀进行改造。在以往的改造中,首先更换原有中低压连通管的碟阀,新更换的碟阀,该碟阀在低压缸少蒸汽运行时完全关闭。为精细化控制进入到低压缸中的蒸汽流量,需要重新增加一路冷却蒸汽流量旁路,并在新增的冷却旁路上增加碟阀以控制流量,碟阀的口径相对较小。在改造中,还需要对原有连通管碟阀的位置重新布置,原连通管的强度和布局进行重新设计,因此整个改造工程的工程量较大且费用较高。若使用本技术,可以直接在替换原有连通管的碟阀,在机组非低压缸零出力模式运行时,可以将本技术中第一阀板2及第二阀板3保持全开状态;在机组低压缸零出力模式运行下,将第一阀板2关闭,利用第二阀板3调整进入到低压缸中的流量。本技术完全可以满足低压缸零出力改造的需求,也不影响机组在非供热季的运行,整个改造的投资费用及工程量大幅度减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大口径管道小流量精细化调整的蝶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第一阀板(2)、第二阀板(3)、第一阀杆(7)、第二阀杆(4)、第一执行机构(5)及第二执行机构(6),其中,第一阀杆(7)及第二阀杆(4)均穿过阀体(1),第一阀板(2)位于阀体(1)内,且第一阀板(2)固定于第一阀杆(7)上,第二阀板(3)固定于第二阀杆(4)上,第一阀板(2)上设置有通孔,当蝶阀处于关闭状态,第二阀板(3)位于所述通孔内,且所述通孔通过第二阀板(3)封闭,第一执行机构(5)与第一阀杆(7)的端部相连接,第二执行机构(6)与第二阀杆(4)的端部相连接;/n第一阀杆(7)与第二阀杆(4)平行设置;/n第二阀杆(4)与第二阀板(3)采用偏心方式连接;/n第一执行机构(5)及第二执行机构(6)可为液动结构、气动结构或者电动结构;/n第一阀板(2)及第二阀板(3)的动作角度最大不超过90°;/n第二阀杆(4)位于第一阀板(2)来流方向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大口径管道小流量精细化调整的蝶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第一阀板(2)、第二阀板(3)、第一阀杆(7)、第二阀杆(4)、第一执行机构(5)及第二执行机构(6),其中,第一阀杆(7)及第二阀杆(4)均穿过阀体(1),第一阀板(2)位于阀体(1)内,且第一阀板(2)固定于第一阀杆(7)上,第二阀板(3)固定于第二阀杆(4)上,第一阀板(2)上设置有通孔,当蝶阀处于关闭状态,第二阀板(3)位于所述通孔内,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立飞王汀李圣杨荣祖屈杰杨利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