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力弹簧载荷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9695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恒力弹簧载荷调节装置,包括弹簧后压板、弹簧前压板,所述弹簧后压板、弹簧前压板通过弹簧连接,所述弹簧中心设置有两端伸出弹簧后压板、弹簧前压板的弹簧拉杆,所述弹簧拉杆伸出弹簧后压板的一端通过连接螺母与中心柱固定,所述中心柱的中部设置有可旋转的螺纹调节杆,所述螺纹调节杆上位于中心柱的位置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块,所述弹簧后压板上设置有两个下压块,所述中心柱的上部螺纹连接有上连接块,所述上连接块、连接块、下压块之间通过连杆相互连接形成有一个四边形的连杆结构,可以很轻易的调节弹簧,调节好弹簧后,再用弹簧松紧螺母锁紧,使用更加方便,更加便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恒力弹簧载荷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弹簧载荷调节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恒力弹簧载荷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弹簧支吊架广泛用于支撑或悬吊在运行中产生热位移的各种管道和设备,主要起承受荷载、补偿位移、控制振动等作用。而现场的弹簧支吊架由于某些原因需要现场进行载荷调整:1.当理论与实际载荷存在偏差时需要调整;2.当弹簧支吊架使用年限太长,此时弹簧力衰减时也需要调整。由于大载荷的弹簧支吊架(载荷几吨到几十吨不等),在没有压力设备的时候,人工用扳手调节弹簧调整螺母来下压调整弹簧很困难,尤其还悬挂在高空中,操作更是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恒力弹簧载荷调节装置,包括弹簧后压板、弹簧前压板,所述弹簧后压板、弹簧前压板通过弹簧连接,所述弹簧中心设置有两端伸出弹簧后压板、弹簧前压板的弹簧拉杆,所述弹簧拉杆与弹簧前压板螺纹固定,所述弹簧后压板上设置有内径大于弹簧拉杆外径的通孔,所述弹簧拉杆上设置有与弹簧后压板对应的弹簧松紧螺母,所述弹簧拉杆伸出弹簧后压板的一端通过连接螺母与中心柱固定,所述中心柱的中部设置有可旋转的螺纹调节杆,所述螺纹调节杆上位于中心柱的位置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螺纹调节杆螺纹连接且两个连接块上内螺纹的旋向相反,所述弹簧后压板上设置有两个下压块,所述中心柱的上部螺纹连接有上连接块,所述上连接块、连接块、下压块之间通过连杆相互连接形成有一个四边形的连杆结构,所述中心柱上设置有与上连接块对应的圆螺母,所述螺纹调节杆右端形成有调节杠杆。作为进一步说明的,所述连杆包括与上连接块、连接块铰接的直连杆、与连接块、下压块铰接的弧形连杆,有利于更好的组成一个可以带动下压块下压的四边形连杆结构。作为进一步说明的,所述螺纹调节杆顺时针旋转时,所述两个连接块向靠近中心柱方向同步运动,所述螺纹调节杆逆时针旋转时,所述两个连接块向远离中心柱方向同步运动,通过螺纹调节杆的正反转就可以带动连接块向内侧或是外侧移动,进而带动连杆运动,进而使下压块下压或升高,进而可以更好的调节弹簧。作为进一步说明的,所述弹簧拉杆上端与连接螺母螺纹连接,所述连接螺母与中心柱螺纹连接,有利于更好的固定连接弹簧拉杆与中心柱,且方便更换和维修。作为进一步说明的,所述螺纹调节杆与中心柱螺纹连接,有利于使螺纹调节杆的旋转更加稳固。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结构简单,可以通过调节杠杆使螺纹调节杆的正反转就可以带动连接块向内侧或是外侧移动,进而带动连杆运动,进而使下压块下压或升高,进而可以更好的调节弹簧,可以很轻易的调节弹簧,调节好弹簧后,再用弹簧松紧螺母锁紧,使用更加方便,更加便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技术的上连接块或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恒力弹簧载荷调节装置,包括弹簧后压板10、弹簧前压板14,所述弹簧后压板10、弹簧前压板14通过弹簧12连接,所述弹簧12中心设置有两端伸出弹簧后压板10、弹簧前压板14的弹簧拉杆11,所述弹簧拉杆11与弹簧前压板14螺纹固定,所述弹簧后压板10上设置有内径大于弹簧拉杆11外径的通孔,所述弹簧拉杆11上设置有与弹簧后压板10对应的弹簧松紧螺母9,所述弹簧拉杆11伸出弹簧后压板10的一端通过连接螺母8与中心柱1固定,所述中心柱1的中部设置有可旋转的螺纹调节杆7,所述螺纹调节杆7上位于中心柱1的位置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与螺纹调节杆7螺纹连接且两个连接块5上内螺纹的旋向相反,所述弹簧后压板10上设置有两个下压块6,所述中心柱1的上部螺纹连接有上连接块3,所述上连接块3、连接块5、下压块6之间通过连杆4相互连接形成有一个四边形的连杆结构,所述中心柱1上设置有与上连接块3对应的圆螺母2,所述螺纹调节杆7右端形成有调节杠杆13。所述连杆4包括与上连接块3、连接块5铰接的直连杆401、与连接块5、下压块6铰接的弧形连杆402,有利于更好的组成一个可以带动下压块下压的四边形连杆结构。所述螺纹调节杆7顺时针旋转时,所述两个连接块5向靠近中心柱1方向同步运动,所述螺纹调节杆7逆时针旋转时,所述两个连接块5向远离中心柱1方向同步运动,通过螺纹调节杆的正反转就可以带动连接块向内侧或是外侧移动,进而带动连杆运动,进而使下压块下压或升高,进而可以更好的调节弹簧。所述弹簧拉杆11上端与连接螺母8螺纹连接,所述连接螺母8与中心柱1螺纹连接,有利于更好的固定连接弹簧拉杆11与中心柱1,且方便更换和维修。所述螺纹调节杆7与中心柱1螺纹连接,有利于使螺纹调节杆的旋转更加稳固。具体使用时,可以通过调节杠杆使螺纹调节杆的正反转就可以带动连接块向内侧或是外侧移动,进而带动连杆运动,进而使下压块下压或升高,螺纹调节杆7顺时针旋转时,所述两个连接块5向靠近中心柱1方向同步运动,此时下压块下压压缩弹簧,所述螺纹调节杆7逆时针旋转时,所述两个连接块5向远离中心柱1方向同步运动,此时下压块向上运动,弹簧回弹,进而可以更好的调节弹簧,可以很轻易的调节弹簧,调节好弹簧后,再用弹簧松紧螺母锁紧,使用更加方便,更加便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恒力弹簧载荷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弹簧后压板(10)、弹簧前压板(14),所述弹簧后压板(10)、弹簧前压板(14)通过弹簧(12)连接,所述弹簧(12)中心设置有两端伸出弹簧后压板(10)、弹簧前压板(14)的弹簧拉杆(11),所述弹簧拉杆(11)与弹簧前压板(14)螺纹固定,所述弹簧后压板(10)上设置有内径大于弹簧拉杆(11)外径的通孔,所述弹簧拉杆(11)上设置有与弹簧后压板(10)对应的弹簧松紧螺母(9),所述弹簧拉杆(11)伸出弹簧后压板(10)的一端通过连接螺母(8)与中心柱(1)固定,所述中心柱(1)的中部设置有可旋转的螺纹调节杆(7),所述螺纹调节杆(7)上位于中心柱(1)的位置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与螺纹调节杆(7)螺纹连接且两个连接块(5)上内螺纹的旋向相反,所述弹簧后压板(10)上设置有两个下压块(6),所述中心柱(1)的上部螺纹连接有上连接块(3),所述上连接块(3)、连接块(5)、下压块(6)之间通过连杆(4)相互连接形成有一个四边形的连杆结构,所述中心柱(1)上设置有与上连接块(3)对应的圆螺母(2),所述螺纹调节杆(7)右端形成有调节杠杆(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力弹簧载荷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弹簧后压板(10)、弹簧前压板(14),所述弹簧后压板(10)、弹簧前压板(14)通过弹簧(12)连接,所述弹簧(12)中心设置有两端伸出弹簧后压板(10)、弹簧前压板(14)的弹簧拉杆(11),所述弹簧拉杆(11)与弹簧前压板(14)螺纹固定,所述弹簧后压板(10)上设置有内径大于弹簧拉杆(11)外径的通孔,所述弹簧拉杆(11)上设置有与弹簧后压板(10)对应的弹簧松紧螺母(9),所述弹簧拉杆(11)伸出弹簧后压板(10)的一端通过连接螺母(8)与中心柱(1)固定,所述中心柱(1)的中部设置有可旋转的螺纹调节杆(7),所述螺纹调节杆(7)上位于中心柱(1)的位置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与螺纹调节杆(7)螺纹连接且两个连接块(5)上内螺纹的旋向相反,所述弹簧后压板(10)上设置有两个下压块(6),所述中心柱(1)的上部螺纹连接有上连接块(3),所述上连接块(3)、连接块(5)、下压块(6)之间通过连杆(4)相互连接形成有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尚权徐晓鹏张建文陶国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富友电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