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毛思帅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防卡钻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9464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防卡钻头,涉及岩石凿岩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变径筒体,所述变径筒体内套设有套筒,所述变径筒体的一端四周开设有三个排屑槽,所述变径筒体位于所述排屑槽的一端环绕设置有三个第一合金柱齿,所述变径筒体靠近所述排屑槽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硬质合金片,所述变径筒体靠近所述排屑槽的一端开设有导水孔,所述变径筒体靠近所述排屑槽的一端筒面固定设置有第二硬质合金,所述变径筒体远离所述排屑槽的一端开设有若干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二合金柱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二硬质合金与第二合金柱齿对阻碍钻头退出的碎石进行打磨,避免卡钻,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施工工序的流畅性,经济耐用,更换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防卡钻头
本技术属于岩石凿岩装置
,具体来说,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防卡钻头。
技术介绍
在矿山或隧道凿岩打眼过程中一般采用打眼-爆破方式来进行岩体的破碎,所打的眼称谓炮眼,正确地布置工作面炮眼是取得良好爆破效果的前提。将各种不同作用的炮眼合理地布置在相应位置上,使每个炮眼都能起到它应有的爆破作用。由于井下地质条件、岩石性质变化较大,工作面的炮眼布置不能一成不变,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布置或调整。在地下矿山采掘作业或隧道开挖作业过程时,未爆破岩体与已爆破岩体之间存在受前一个作业循环爆破所产生的爆破扰动亦即松动圈,松动圈部分岩体中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裂隙,而松动圈部分的岩块极易在下一个循环的打眼震动下沿裂隙方向错动,受上个爆破循环所扰动下产生的细小岩块在钻机冲震下脱落到钻孔内壁与钻杆杆体之间的空隙。一些在早年采用留矿法而剩下来的一些厚大保安矿柱和残采边柱在采用充填采矿法以后均有回收价值,在回采这部分剩余矿块资源的过程中,矿石在空区内冒落挤压,矿岩之间存在很大的空隙,随着凿岩打眼过程的进行,钻头前端硬质合金柱齿在对端部矿岩的冲震、研磨过程中,岩块存在错动、脱落到钻孔内壁与钻杆杆体之间空隙的情况,这种情况下钻杆和钻头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在退钻过程中极易出现钻杆和钻头无法拔出的情况。现有的一些解决办法,操作工会利用气腿的冲力反向施压拔钻,也会左右晃动钻杆来进行局部孔径的扩大,但是这些方法仍然无法有效地解决打眼卡钻的问题。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防卡钻头,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新型防卡钻头,包括变径筒体,所述变径筒体内套设有套筒,所述变径筒体的一端四周开设有三个排屑槽,所述变径筒体位于所述排屑槽的一端环绕设置有三个第一合金柱齿,所述变径筒体靠近所述排屑槽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硬质合金片,所述变径筒体靠近所述排屑槽的一端开设有导水孔,所述变径筒体靠近所述排屑槽的一端筒面固定设置有第二硬质合金,所述变径筒体远离所述排屑槽的一端开设有若干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二合金柱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合金柱齿位于每两个相邻的排屑槽之间,所述排屑槽为内倾斜的槽体,所述排屑槽的表面设置有第三硬质合金片。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硬质合金位于每两个相邻的排屑槽之间,所述第二硬质合金与所述变径筒体之间通过凹槽进行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导水孔贯穿变径筒体靠近所述排屑槽的一端与套筒。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第二硬质合金与第二合金柱齿对阻碍钻头退出的碎石进行打磨,适用于破碎岩体或受扰动情况下或残采区域凿岩打眼过程中容易卡钻的作业环境,保证钻头不脱落的情况下完好的退出钻头和钻杆,解决了卡钻问题,从而避免了由于卡钻而浪费时间,从而提高凿岩打眼施工效率,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凿岩施工工序的流畅性,从而减少经济损失,进而可创造大量经济价值。该钻头造价低廉,经济耐用,更换简单,稳固性好,结构简单、后期使用方便,遇卡钻问题能够节省体力,大大地加快拔钻效率,节省工时,节省操作人员体力,提高施工效率,间接提高了了生产能力。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三。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第二合金柱齿;2、套筒;3、导水孔;4、排屑槽;5、第一合金柱齿;6、第二硬质合金;7、凹槽;8、变径筒体;9、第一硬质合金;10、安装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顶”、“中”、“内”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新型防卡钻头,包括变径筒体8,所述变径筒体8内套设有套筒2,所述变径筒体8的一端四周开设有三个排屑槽4,所述变径筒体6位于所述排屑槽4的一端环绕设置有三个第一合金柱齿5,所述变径筒体8靠近所述排屑槽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硬质合金片9,所述变径筒体8靠近所述排屑槽4的一端开设有导水孔3,所述变径筒体8靠近所述排屑槽4的一端筒面固定设置有第二硬质合金6,所述变径筒体8远离所述排屑槽4的一端开设有若干安装槽10,所述安装槽10内设置有第二合金柱齿1。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第一合金柱齿5来说,所述第一合金柱齿5位于每两个相邻的排屑槽4之间,所述排屑槽4为内倾斜的槽体,从而可将打眼所产生的石屑排出去,所述排屑槽4的表面设置有第三硬质合金片,从而便于钻头破开岩体。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第二硬质合金6来说,所述第二硬质合金6位于每两个相邻的排屑槽4之间,所述第二硬质合金6与所述变径筒体8之间通过凹槽7进行固定连接,从而可在后退的过程中,对卡住变径筒体部分的岩块进行研磨处理,从而可防止岩块卡死钻头,避免无法拔出的情况。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导水孔3来说,所述导水孔3贯穿变径筒体8靠近所述排屑槽4的一端与套筒2。此外,具体应用时,所述变径筒体2靠近所述排屑槽4的一端直径大于变径筒体2远离所述排屑槽4的一端直径,使得钻入岩体的端头部比另一端的筒体直径略大从而防止在钻进过程中出现钻杆被周围岩体抱死的情况。综上所述,借助于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旋转变径筒体2从而带动顶端的第一硬质合金9与第一合金柱齿5旋转,进而可对目标岩体进行钻孔打眼,当变径筒体2直径较大的一端钻入岩体内后,使用者施加反向作用力,从而可将没入岩体的钻头拔出来,在拔出来的时候,若是有碎石将钻头卡死,使得钻头无法拔出来,此时依旧旋转的钻头带动第二硬质合金6与第二合金柱齿1对阻碍钻头退出的碎石进行打磨,由于卡钻的岩块块度均较小,因此在退钻过程中的施加的研磨压力远小于进钻过程中的压力,也即在退钻过程中筒体所受的摩擦力远小于进钻过程中筒体所受的摩擦力,因此能够在保证钻头不脱落的情况下完好的退出钻头和钻杆,解决了卡钻问题,从而避免了由于卡钻而浪费时间,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防卡钻头,包括变径筒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筒体(8)内套设有套筒(2),所述变径筒体(8)的一端四周开设有三个排屑槽(4),所述变径筒体(8)位于所述排屑槽(4)的一端环绕设置有三个第一合金柱齿(5),所述变径筒体(8)靠近所述排屑槽(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硬质合金片(9),所述变径筒体(8)靠近所述排屑槽(4)的一端开设有导水孔(3),所述变径筒体(8)靠近所述排屑槽(4)的一端筒面固定设置有第二硬质合金(6),所述变径筒体(8)远离所述排屑槽(4)的一端开设有若干安装槽(10),所述安装槽(10)内设置有第二合金柱齿(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卡钻头,包括变径筒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筒体(8)内套设有套筒(2),所述变径筒体(8)的一端四周开设有三个排屑槽(4),所述变径筒体(8)位于所述排屑槽(4)的一端环绕设置有三个第一合金柱齿(5),所述变径筒体(8)靠近所述排屑槽(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硬质合金片(9),所述变径筒体(8)靠近所述排屑槽(4)的一端开设有导水孔(3),所述变径筒体(8)靠近所述排屑槽(4)的一端筒面固定设置有第二硬质合金(6),所述变径筒体(8)远离所述排屑槽(4)的一端开设有若干安装槽(10),所述安装槽(10)内设置有第二合金柱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思帅
申请(专利权)人:毛思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