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百林专利>正文

一种城市建筑减震型连廊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9375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城市建筑减震型连廊结构,涉及连廊结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包括连廊本体以及连接支撑连廊本体的支腿,连廊本体上开设有多个不影响连廊本体稳定性的开口,支腿包括多个相互交叉设置的支撑板,多个支撑板之间构成有多个三角形结构,连廊本体卡接在支腿的上方且连廊本体与支腿之间连接有第一缓冲组件,支腿上设置有第二缓冲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遇到地震等冲击时,起支撑作用的支腿为三角形结构,具有高稳定性,并且支腿上的第二缓冲组件能够保护支腿不受损坏,同时连廊本体与支腿之间连接的第一缓冲组件能够保护连廊本体,第一缓冲组件与第二缓冲组件的配合能够抵消大部分的冲击力,保护整个连廊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建筑减震型连廊结构
本技术涉及连廊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城市建筑减震型连廊结构。
技术介绍
连廊,原是中国古建的一种形式,即建筑和建筑之间的连接构筑物,上有顶,没有围护结构。连廊设置一方面出于建筑功能上的要求,它可以方便两塔楼之间的联系。同时连体具有良好的采光效果和广阔的视野而可以用做观光走廊或休闲咖啡厅等;现代建筑学的定义,连廊是复杂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一种,它一般指两幢或几幢高层建筑之间由架空连接体相互连接,以满足建筑造型及使用功能的要求。连接体即连廊。其跨度有几米长,也有几十米长。连廊沿建筑物竖向有布置一个的,也有布置几个的。刚连廊是现代建筑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常用于连接两个相邻的建筑物,但是由于连廊的长度较长,在收到地震冲击时,抗震能力比楼房建筑整体弱,容易倒塌损坏,发生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城市建筑减震型连廊结构。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城市建筑减震型连廊结构,包括连廊本体以及连接支撑连廊本体的支腿,所述连廊本体卡接在支腿的上方且连廊本体与支腿之间连接有第一缓冲组件,所述支腿上设置有第二缓冲组件。优选的,所述连廊本体上开设有多个不影响连廊本体稳定性的开口。优选的,所述支腿包括多个相互交叉设置的支撑板,多个所述支撑板之间构成有多个三角形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连廊本体顶部与支腿相对应位置的且为水平设置的框架,所述框架为矩形设置,所述支腿的顶端位于所述框架的四个内壁之间,所述框架的四个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与其相对应内壁相互垂直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不少于四个且相对的两内壁上的连接杆相互对称,位于框架同一侧内壁上的连接杆之间连接有一体的压块,所述压块位于连接杆远离相对应内壁的一端,多个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活动穿插在相对应压块的内部,多个所述连接杆上均套接有与相对应连接杆相适配的压簧,四个所述压块与相对应支腿的顶端形成配合以夹紧支腿的顶端。优选的,所述第二缓冲组件包括多个安装在支腿顶部的橡胶底座。优选的,所述连廊本体的顶面上铺设有与连廊本体相适配的垫层。优选的,所述连廊本体的上方还设置有遮挡棚,所述遮挡棚的底端固定安装在支腿的外侧。优选的,所述连廊本体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还固定安装有防护栏。本技术所提出的一种城市建筑减震型连廊结构,主要包括连廊本体以及连接支撑连廊本体的支腿,连廊本体上开设有多个不影响连廊本体稳定性的开口,支腿包括多个相互交叉设置的支撑板,多个支撑板之间构成有多个三角形结构,连廊本体卡接在支腿的上方且连廊本体与支腿之间连接有第一缓冲组件,支腿上设置有第二缓冲组件。本技术在遇到地震等冲击时,起支撑作用的支腿为三角形结构,具有高稳定性,并且支腿上的第二缓冲组件能够保护支腿不受损坏,同时连廊本体与支腿之间连接的第一缓冲组件能够保护连廊本体,第一缓冲组件与第二缓冲组件的配合能够抵消大部分的冲击力,保护整个连廊结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又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A-A方向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第一缓冲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图6中:1、连廊本体;2、支腿;3、第一缓冲组件;4、第二缓冲组件;11、开口;12、垫层;13、遮挡棚;14、防护栏;21、支撑板;31、框架;32、连接杆;33、压块;34、压簧;41、橡胶底座。具体实施方式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城市建筑减震型连廊结构,本技术在遇到地震等冲击时,起支撑作用的支腿为三角形结构,具有高稳定性,并且支腿上的第二缓冲组件能够保护支腿不受损坏,同时连廊本体与支腿之间连接的第一缓冲组件能够保护连廊本体,第一缓冲组件与第二缓冲组件的配合能够抵消大部分的冲击力,保护整个连廊结构,解决了现阶段该领域的难题。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
技术实现思路
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本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城市建筑减震型连廊结构,请参阅图1、图2和图4;主要包括连廊本体1以及连接支撑连廊本体1的支腿2,传统的连廊本体1都是固定在两侧建筑物的牛腿上,以至于连廊本体1中间的稳定性不高,该连廊结构采用单独的支腿2,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该连廊结构的两端也可以固定在两侧建筑物的牛腿上,不影响整体的稳定性,连廊本体1上开设有多个不影响连廊本体1稳定性的开口11,多个开口11的设置是为了减小连廊本体1的重量,从而提高连廊本体1下方支腿2的稳定性,支腿2包括多个相互交叉设置的支撑板21,支腿2预先埋设在地面以下,多个支撑板21之间构成有多个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结构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因此将支腿2设置为该形状能够提高支腿2的稳定性,支撑板21均为钢板,连廊本体1卡接在支腿2的上方且连廊本体1与支腿2之间连接有第一缓冲组件3,第一缓冲组件3能够有效的抵消连廊本体1从支腿2上所受到的冲击力,同时卡接的方式也具有保护连廊本体1的作用,支腿2上设置有第二缓冲组件4,连廊本体1的顶面上铺设有与连廊本体1相适配的垫层12,该垫层12为多层结构,根据需要可以建造成放水保温等结构,连廊本体1的上方还设置有遮挡棚13,遮挡棚13能够保护行人不受雨打风吹,遮挡棚13的底端固定安装在支腿2的外侧,需要说明的是,遮挡棚13为拼接式,遮挡棚13包括顶板与支杆,支杆固定在支腿2的两侧,顶板拼接在支杆上,便于安装拆卸,适用于多种情况,连廊本体1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还固定安装有防护栏14,防护栏14能够保护行人,由于连廊本体1的高度较高,行人有掉下去的危险,因此设置连廊本体1的两侧设置防护栏14。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和图6,第一缓冲组件3包括固定安装在连廊本体1顶部与支腿2相对应位置的且为水平设置的框架31,框架31为矩形设置,支腿2的顶端位于框架31的四个内壁之间,框架31的四个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与其相对应内壁相互垂直的连接杆32,连接杆32的数量不少于四个且相对的两内壁上的连接杆32相互对称,位于框架31同一侧内壁上的连接杆32之间连接有一体的压块33,压块33位于连接杆32远离相对应内壁的一端,多个连接杆32的另一端活动穿插在相对应压块33的内部,多个连接杆32上均套接有与相对应连接杆32相适配的压簧34,四个压块33与相对应支腿2的顶端形成配合以夹紧支腿2的顶端,第一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建筑减震型连廊结构,包括连廊本体(1)以及连接支撑连廊本体(1)的支腿(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廊本体(1)卡接在支腿(2)的上方且连廊本体(1)与支腿(2)之间连接有第一缓冲组件(3),所述支腿(2)上设置有第二缓冲组件(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建筑减震型连廊结构,包括连廊本体(1)以及连接支撑连廊本体(1)的支腿(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廊本体(1)卡接在支腿(2)的上方且连廊本体(1)与支腿(2)之间连接有第一缓冲组件(3),所述支腿(2)上设置有第二缓冲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建筑减震型连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廊本体(1)上开设有多个不影响连廊本体(1)稳定性的开口(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建筑减震型连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2)包括多个相互交叉设置的支撑板(21),多个所述支撑板(21)之间构成有多个三角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建筑减震型连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组件(3)包括固定安装在连廊本体(1)顶部与支腿(2)相对应位置的且为水平设置的框架(31),所述框架(31)为矩形设置,所述支腿(2)的顶端位于所述框架(31)的四个内壁之间,所述框架(31)的四个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与其相对应内壁相互垂直的连接杆(32),所述连接杆(32)的数量不少于四个且相对的两内壁上的连接杆(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百林王占生魏明杰
申请(专利权)人:王百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