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立杆高度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9322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脚手架立杆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壳体、控制器、千斤顶和钢管套头,千斤顶固定安装在壳体内部且千斤顶的顶升轴能够受顶升从壳体的顶部通孔中伸出,钢管套头固定在千斤顶顶升轴的顶部,控制器设置于壳体内部,千斤顶的运行受控制器控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脚手架立杆长度与楼层高度不匹配的问题,同时能够避免因立杆钢管上顶托距离过长不符合规范要求的问题,操作简便,有利于提高模板支撑脚手架的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脚手架立杆高度调节装置
本技术属于脚手架施工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脚手架立杆高度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模板工程施工多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架做支撑,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近年直插盘销式模板支架因其施工速度快、省时省工的优点得到迅速推广,但其立杆支架高度受楼层高度影响比较严重,在梁底以及不规则板底受到很多限制。目前传统的脚手架长度搭配都是根据现有长度钢管以及楼层高度配置,或钢管长度定做以满足现场施工需求。存在着钢管尺寸与楼层高度不匹配导致使用范围局限性问题,定制成本高,现有长度钢管搭配加设顶托存在顶托距离过长不满足规范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脚手架立杆高度调节装置,能够解决脚手架立杆长度与楼层高度不匹配的问题,避免因立杆钢管上顶托距离过长不符合规范要求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脚手架立杆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壳体、控制器、千斤顶和钢管套头,所述千斤顶固定安装在壳体内部且千斤顶的顶升轴能够受顶升从壳体的顶部通孔中伸出,所述钢管套头固定在千斤顶顶升轴的顶部,所述控制器设置于壳体内部,所述千斤顶的运行受控制器控制。所述壳体的侧面设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的启闭受控制器控制。所述钢管套头为十字型金属块。有益效果本技术能够设置在脚手架立柱钢管的底部,利用钢管套头与立柱钢管装套,通过控制千斤顶运行能够对脚手架的立柱高度进行调整,从而能够解决脚手架立杆长度与楼层高度不匹配的问题,同时能够避免因立杆钢管上顶托距离过长不符合规范要求的问题,操作简便,有利于提高模板支撑脚手架的施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所示的一种脚手架立杆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壳体1、控制器、千斤顶2和钢管套头3。千斤顶2固定安装在壳体1内部,壳体1的顶部设有与千斤顶2的顶升轴直径相匹配的通孔,千斤顶2的顶升轴能够受顶升从壳体1的顶部通孔中伸出。钢管套头3为十字型金属块,长度为100mm,固定在千斤顶2顶升轴的顶部。壳体1的侧面设有指示灯4,控制器设置于壳体1内部,千斤顶2的运行以及指示灯4的启闭分别通过控制器进行控制,具体控制原理为现有
技术实现思路
,在此不再进行赘述。该脚手架立杆高度调节装置在使用时:首先根据楼层平面排布立杆位置,在楼层较低处或钢管立杆高度不足处放置此装置,然后把钢管立杆顶部装好顶托,调好顶托长度后,将立杆钢管底部与钢管套头3装套连接,通过控制器发射顶升信号,控制器接收信号后控制指示灯4亮起,并控制千斤顶2开始顶升立杆钢管,钢管立杆顶部顶托顶住模板支撑主龙骨后微调,使模板板面标高达到设计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脚手架立杆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壳体(1)、控制器、千斤顶(2)和钢管套头(3),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2)固定安装在壳体(1)内部且千斤顶(2)的顶升轴能够受顶升从壳体(1)的顶部通孔中伸出,所述钢管套头(3)固定在千斤顶(2)顶升轴的顶部,所述控制器设置于壳体(1)内部,所述千斤顶(2)的运行受控制器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脚手架立杆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壳体(1)、控制器、千斤顶(2)和钢管套头(3),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2)固定安装在壳体(1)内部且千斤顶(2)的顶升轴能够受顶升从壳体(1)的顶部通孔中伸出,所述钢管套头(3)固定在千斤顶(2)顶升轴的顶部,所述控制器设置于壳体(1)内部,所述千斤顶(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能何明宋凯袁溢洪雄霸黄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