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除湿功能的护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9288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除湿功能的护墙,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座和护墙本体,底座设置在地面上侧,底座上侧与收口线抵触,收口线底端设置有底板,底板上侧一端边缘与其中央位置分别设置有护板与挡板,挡板一侧上端中部设置有凹槽,底座正表面内部等距均匀设置灯槽,灯槽内侧等距均匀设置有筒灯,护墙本体外侧边缘均匀涂抹有防水胶水,护墙本体内侧等距均匀固定连接有凸块,凸块与墙体一侧等距均匀固定连接的卡座卡接,卡座之间设置有干燥箱,干燥箱固定连接在墙体一侧,墙体表面均匀设置有防水涂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底座和护墙本体,具有提高护墙本体的美观性、防潮性以及稳定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除湿功能的护墙
本技术属于建筑结构
,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除湿功能的护墙。
技术介绍
护墙装饰板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装饰墙体的材料,一般采用木材为基材,护墙装饰板具有质轻、防火、防蛀、施工简便、造价低廉、使用安全以及装饰效果明显的效果,根据护墙装饰板的尺寸与造型,大致可以分成;整墙板、墙裙、中空墙板、造型饰面等,目前整墙板底端与地面接触,连接处不美观的同时护墙本体难以固定的问题,防潮效果不佳,会因受潮而发泡以及脱落,局限性较大,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除湿功能的护墙,通过设置底座和护墙本体,解决了现有护墙本体底端与地面接触,连接处不美观的同时护墙本体难以固定的问题,防潮效果不佳,会因受潮而发泡以及脱落护墙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具有除湿功能的护墙,包括底座和护墙本体,所述底座设置在地面上侧,底座上侧与收口线抵触,所述底座正表面内部等距均匀设置灯槽,灯槽内侧等距均匀设置有筒灯,所述护墙本体外侧边缘均匀涂抹有防水胶水,护墙本体内侧等距均匀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与墙体一侧等距均匀固定连接的卡座卡接,卡座之间设置有干燥箱。进一步地,所述收口线底端设置有底板,底板上侧一端边缘与其中央位置分别设置有护板与挡板,所述挡板一侧上端中部设置有凹槽,护板厚度与底板厚度相同,收口线为固体连接件,包括护板、凹槽、挡板和底板,护板、挡板和底板之间形成的沟槽状区域与护墙本体厚度相同。r>进一步地,所述护板与挡板之间插接有护墙本体,护墙本体一侧下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凹槽配合连接,护板对护墙本体外侧进行固定与防护,挡板对护墙本体内侧进行定位,实现对护墙本体位置的固定。进一步地,所述护墙本体之间粘接连接有胶条,护墙本体周侧均设置有收口线,所述收口线与墙面粘接连接,出于安全以及美观方面考虑,使用胶条将缝隙填补,实现美观性提高的同时对护墙本体之间进行加固。进一步地,所述干燥箱固定连接在墙体一侧,墙体表面均匀设置有防水涂层,所述干燥箱内部设置有干燥剂,干燥箱内设置的干燥剂对墙体与护墙本体之间的环境中的水分进行吸收,同时墙体表面设置的防水涂层防止墙体渗水以及水分在墙体表面凝结,实现多重方式杜绝墙体对护墙本体造成影响。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底座结构,具有维持护墙稳定性的同时提高美观性的效果,解决了传统的护墙本体底端与地面接触,连接处不美观的同时护墙本体难以固定的问题,将护墙本体底端卡接在护板与挡板之间,在护板与挡板以及底板的作用下,对护墙本体水平位置进行定位,同时护墙本体上端设置的收口线将护墙本体上端进行定位,收口线底端固定连接在底座上侧,底座对收口线与护墙本体进行支撑,同时底座内部设置的灯槽内等距均匀设置有筒灯,在光线较暗时,通过外界控制端控制筒灯打开,筒灯提供的光照照亮周围环境的同时,也提高的护墙本体的观赏性与美观性。2、本技术通过设置护墙本体,具有除湿防潮的效果,解决了护墙本体因受潮而发泡以及脱落等问题,护墙本体外侧边缘涂抹有防水胶水,防止水分通过护墙本体切割出渗入护墙本体内部,护墙本体背面等距均匀固定连接的凸块与墙体一侧固定连接的卡座之间扣合连接,实现对护墙本体的位置定位,同时也使得护墙本体与墙体之间保持距离,墙体内的水分不会渗透至护墙本体,墙体表面设置的防水涂层对墙面进行防水保护,以及卡座之间设置的干燥箱内设置的干燥剂对护墙本体与墙体之间的水分进行吸收,多种保护实现护墙本体与墙体之间保持干燥环境,避免护墙本体受潮。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外部结构部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底座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收口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墙体与护墙本体之间连接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墙体;2、护墙本体;3、收口线;4、底座;5、胶条;6、限位块;7、筒灯;8、灯槽;9、护板;10、凹槽;11、挡板;12、底板;13、防水涂层;14、干燥箱;15、卡座;16、凸块;17、防水胶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具有除湿功能的护墙,包括底座4和护墙本体2,底座4设置在地面上侧,底座4上侧与收口线3抵触,底座4正表面内部等距均匀设置灯槽8,灯槽8内侧等距均匀设置有筒灯7,护墙本体2外侧边缘均匀涂抹有防水胶水17,护墙本体2内侧等距均匀固定连接有凸块16,凸块16与墙体1一侧等距均匀固定连接的卡座15卡接,卡座15之间设置有干燥箱14,将护墙本体2底端卡接在护板9与挡板11之间,在护板9与挡板11以及底板12的作用下,对护墙本体2水平位置进行定位,同时护墙本体2上端设置的收口线3将护墙本体2上端进行定位,收口线3底端固定连接在底座4上侧,底座4对收口线3与护墙本体2进行支撑,同时底座4内部设置的灯槽8内等距均匀设置有筒灯7,在光线较暗时,通过外界控制端控制筒灯7打开,筒灯7提供的光照照亮周围环境的同时,也提高的护墙本体2的观赏性与美观性,护墙本体2外侧边缘涂抹有防水胶水17,防止水分通过护墙本体2切割出渗入护墙本体2内部,护墙本体2背面等距均匀固定连接的凸块16与墙体1一侧固定连接的卡座15之间扣合连接,实现对护墙本体2的位置定位,同时也使得护墙本体2与墙体1之间保持距离,墙体1内的水分不会渗透至护墙本体2,墙体1表面设置的防水涂层13对墙面进行防水保护,以及卡座15之间设置的干燥箱14内设置的干燥剂对护墙本体2与墙体1之间的水分进行吸收,多种保护实现护墙本体2与墙体1之间保持干燥环境,避免护墙本体2受潮。其中如图1所示,护墙本体2之间粘接连接有胶条5,护墙本体2周侧均设置有收口线3,收口线3与墙面粘接连接,护墙本体2在安装时,相邻的护墙本体2之间会形成缝隙,出于安全以及美观方面考虑,使用胶条5将缝隙填补,实现美观性提高的同时对护墙本体2之间进行加固。其中如图1、2、3所示,护板9与挡板11之间插接有护墙本体2,护墙本体2一侧下端设置有限位块6,限位块6与凹槽10配合连接,护板9高度低于挡板11,护墙本体2一侧下端设置的限位块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除湿功能的护墙,包括底座(4)和护墙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设置在地面上侧,底座(4)上侧与收口线(3)抵触,所述底座(4)正表面内部等距均匀设置灯槽(8),灯槽(8)内侧等距均匀设置有筒灯(7),所述护墙本体(2)外侧边缘均匀涂抹有防水胶水(17),护墙本体(2)内侧等距均匀固定连接有凸块(16),所述凸块(16)与墙体(1)一侧等距均匀固定连接的卡座(15)卡接,卡座(15)之间设置有干燥箱(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除湿功能的护墙,包括底座(4)和护墙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设置在地面上侧,底座(4)上侧与收口线(3)抵触,所述底座(4)正表面内部等距均匀设置灯槽(8),灯槽(8)内侧等距均匀设置有筒灯(7),所述护墙本体(2)外侧边缘均匀涂抹有防水胶水(17),护墙本体(2)内侧等距均匀固定连接有凸块(16),所述凸块(16)与墙体(1)一侧等距均匀固定连接的卡座(15)卡接,卡座(15)之间设置有干燥箱(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除湿功能的护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口线(3)底端设置有底板(12),底板(12)上侧一端边缘与其中央位置分别设置有护板(9)与挡板(11),所述挡板(11)一侧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棕立黄剑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菁腾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