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墙用涂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9283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墙用涂层结构,包括外墙基层,该外墙基层外表面从内至外依次涂覆有砂浆层、腻子层、保温层、防水层和饰面层,在所述防水层的表面粘贴有分格胶带,该分格胶带包括本体和粘贴在该本体外表面的剥离层,所述本体包括显现部和位于该显现部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的连接部,所述显现部与所述剥离层的宽度一致,且所述剥离层与所述显现部可分离胶接;所述防水层和所述饰面层之间靠近所述分格胶带的位置设置有玻纤网布,该玻纤网布的一部分覆盖在防水层的外表面,另一部分覆盖在相应的分格胶带的连接部的外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提高分格胶带与防水层和饰面层的连接强度,防止分格胶带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墙用涂层结构
本技术涉及外墙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外墙用涂层结构。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外墙的综合性能,在外墙施工时,在外墙基层上涂覆砂浆层、腻子层、保温层、防水层和饰面层,以使得外墙具有保温、防水等功能。为了外墙的美观性,通常需要在防水层施工完毕后,粘贴分格胶带,并在饰面层施工完毕后,撕开分格胶带上的剥离层,使得饰面层呈现分格效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分格胶带容易出现脱落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外墙用涂层结构,其可以提高分格胶带与防水层和饰面层的连接强度,防止分格胶带脱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外墙用涂层结构,包括外墙基层,该外墙基层外表面从内至外依次涂覆有砂浆层、腻子层、保温层、防水层和饰面层,在所述防水层的表面粘贴有分格胶带,该分格胶带包括本体和粘贴在该本体外表面的剥离层,所述本体包括显现部和位于该显现部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的连接部,所述显现部与所述剥离层的宽度一致,且所述剥离层与所述显现部可分离胶接;所述防水层和所述饰面层之间靠近所述分格胶带的位置设置有玻纤网布,该玻纤网布的一部分覆盖在防水层的外表面,另一部分覆盖在相应的分格胶带的连接部的外表面。优选地,所述玻纤网布靠近所述显现部的一侧与所述显现部之间留有距离。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通孔。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两列所述通孔,每列所述通孔沿所述连接部的长度方向布置。优选地,远离所述显现部的一列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玻纤网布和所述防水层之间。优选地,所述本体为矩形。优选地,所述砂浆层和所述外墙基层之间设置有第一玻纤网层。优选地,所述砂浆层和所述腻子层之间设置有第二玻纤网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分格胶带的本体设置显现部和连接部,在饰面层涂覆完成后,撕掉剥离层,即可使得显现部显现出来,呈现分格效果,而连接部则始终位于饰面层和防水层之间,以防止本体脱落。此外,为提高本体与防水层和饰面层的连接强度,本技术在防水层和饰面层之间增设了玻纤网布,且玻纤网布覆盖在防水层和连接部的外表面。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外墙用涂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分格胶带与玻纤网布的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外墙基层;2-第一玻纤网层;3-砂浆层;4-第二玻纤网层;5-腻子层;6-保温层;7-防水层;8-饰面层;9-分格胶带;91-本体;911-显现部;912-连接部;913-通孔;92-剥离层;10-玻纤网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外墙用涂层结构,包括外墙基层1,该外墙基层外表面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第一玻纤网层2、砂浆层3、第二玻纤网层4、腻子层5、保温层6、防水层7和饰面层8。本实施例中,第一玻纤网层2和第二玻纤网层4均为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本实施例中,饰面层8为真石漆饰面层,砂浆层3、腻子层5、保温层6和防水层7采用的涂料均为常见的建筑外墙施工涂料,具体可以参考CN210947488U中公开的相关内容。在上述防水层7的表面粘贴有分格胶带9,该分格胶带9包括矩形的本体91和粘贴在该本体91外表面的剥离层92,本体91包括显现部911和位于该显现部91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的连接部912,显现部911与剥离层92的宽度一致,且剥离层92与显现部911可分离胶接。在饰面层施工完毕后,可以将剥离层92撕下,使得显现部911呈现出来,以此在饰面层8上形成分格缝,而连接部912则仍然位于饰面层8和防水层7之间,可以提高本体91与饰面层8和防水层7之间的的连接强度,以防止本体91脱落。为了进一步地高本体91与防水层7和饰面层8的连接强度,本实施例在防水层7和饰面层8之间靠近分格胶带9的位置设置有玻纤网布10,该玻纤网布10的一部分覆盖在防水层7的外表面,另一部分覆盖在相应的分格胶带9的连接部912的外表面。本实施例中,玻纤网布10为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具体地,参考图2,上述玻纤网布10靠近显现部911的一侧与显现部911之间留有距离,在连接部912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两列通孔913,每列通孔913沿连接部912的长度方向布置,且远离显现部911的一列通孔913位于玻纤网布10和防水层7之间。玻纤网布10和通孔913的设置,使得防水层7与饰面层8通过玻纤网布10的网眼以及通孔913处相互接触,形成类似铆接的效果,有利于提高本体91的连接强度。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墙用涂层结构,包括外墙基层,该外墙基层外表面从内至外依次涂覆有砂浆层、腻子层、保温层、防水层和饰面层,其特征在于:/n在所述防水层的表面粘贴有分格胶带,该分格胶带包括本体和粘贴在该本体外表面的剥离层,所述本体包括显现部和位于该显现部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的连接部,所述显现部与所述剥离层的宽度一致,且所述剥离层与所述显现部可分离胶接;/n所述防水层和所述饰面层之间靠近所述分格胶带的位置设置有玻纤网布,该玻纤网布的一部分覆盖在防水层的外表面,另一部分覆盖在相应的分格胶带的连接部的外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墙用涂层结构,包括外墙基层,该外墙基层外表面从内至外依次涂覆有砂浆层、腻子层、保温层、防水层和饰面层,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防水层的表面粘贴有分格胶带,该分格胶带包括本体和粘贴在该本体外表面的剥离层,所述本体包括显现部和位于该显现部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的连接部,所述显现部与所述剥离层的宽度一致,且所述剥离层与所述显现部可分离胶接;
所述防水层和所述饰面层之间靠近所述分格胶带的位置设置有玻纤网布,该玻纤网布的一部分覆盖在防水层的外表面,另一部分覆盖在相应的分格胶带的连接部的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墙用涂层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纤网布靠近所述显现部的一侧与所述显现部之间留有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墙用涂层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仁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特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