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建筑用组装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9269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建筑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建筑用组装梁结构,包括第一组装梁、第二组装梁以及固定座,第一组装梁底部两端均固定套设有固定座,第二组装梁插设在第一组装梁内并与固定座滑动配合,第二组装梁包括两组镜像对称的L形板、设置在两组L形板之间的X形支撑件以及设置在L形板底部的连接板,X形支撑件端部均固定设置有铰接座,铰接座滑动安装在第二组装梁内侧壁上,第一组装梁的上端内侧壁上设置有上定位组件,固定座内壁位于第一组装梁下端固定设置有下卡块,第二组装梁侧壁上端开设有定位槽。该装置便于装配,避免了在将组装梁放置完成进行固定时需要操作人员从驾驶室爬下至组装梁上进行固定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建筑用组装梁结构
本技术涉及装配建筑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建筑用组装梁结构。
技术介绍
装配建筑施工常常会用到塔吊对其施工用品进行转移和安装,在随着施工楼房的高度增加,其塔吊也需要随着楼房的增高而增高,这样就需要用到塔吊组装梁来进行增高操作,组装梁在进行放置后,需要利用固定结构对其组装梁之间进行固定操作。目前市场上的组装梁在放置完成且需要进行固定时,由于每单个组装梁是有高度的,这样就需要在吊塔上进行操作的操作人员在放置好组装梁后再爬上组装梁上利用工具对其进行固定操作,在爬动的过程中对操作人员造成了不便,且在携带固定工具进行爬动时容易出现意外事故,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装配建筑用组装梁结构。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装配建筑用组装梁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建筑用组装梁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建筑用组装梁结构,包括第一组装梁、第二组装梁以及固定座,所述第一组装梁底部两端均固定套设有固定座,所述第二组装梁插设在第一组装梁内并与固定座滑动配合,第二组装梁包括两组镜像对称的L形板、设置在两组L形板之间的X形支撑件以及设置在L形板底部的连接板,X形支撑件端部均固定设置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滑动安装在第二组装梁内侧壁上,所述第一组装梁的上端内侧壁上设置有上定位组件,所述固定座内壁位于第一组装梁下端固定设置有下卡块,所述第二组装梁侧壁上端开设有定位槽。优选的,所述X形支撑件由两组连杆相互铰接而成,所述第二组装梁内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铰接座固定连接梯形滑块,所述梯形滑块滑动安装在滑槽内且与复位弹簧相抵触。优选的,所述固定座内侧壁上依次固定设置有第一导向条以及第二导向条,所述第二导向条对称设置在下卡块的两端,所述第一导向条与第二导向条呈垂直角度分布且短边长度相同,所述第二组装梁外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上端垂直设置有配合槽,第一导向条与限位槽滑动配合,第二导向条配合槽滑动配合。优选的,所述第一组装梁的上端内侧壁对称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上定位组件,上定位组件包括上卡块和压缩弹簧,所述上卡块一端与压缩弹簧固定连接,所述上卡块另一端设置呈半球状并与定位槽相配合。优选的,两组L形板底部均开设有容纳槽,所述连接板两端分别伸入容纳槽并固定连接限位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梯形滑块与滑槽配合使用,能够对铰接座起到导向限位的作用,避免X形支撑件在移动过程中产生偏移造成不稳地现象发生。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组装梁、第二组装梁、固定座、X形支撑件以及连接板配合使用,使得该组装梁结构具有了方便进行固定安装的效果,避免了在将组装梁放置完成进行固定时需要操作人员从驾驶室爬下至组装梁上进行固定的情况出现,解决了由于传统组装梁在进行固定安装的过程中对操作人员造成一定不方便以及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正视图;图2为图1中a-a截面示意图。图中:第一组装梁1、第二组装梁2、滑槽201、定位槽202、限位槽203、固定座3、X形支撑件4、铰接座5、梯形滑块6、复位弹簧7、上卡块8、压缩弹簧9、连接板10、限位块11、下卡块12、第一导向条13、第二导向条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建筑用组装梁结构,包括第一组装梁1、第二组装梁2以及固定座3,第一组装梁1的顶部对称开设有卡接槽,第一组装梁1底部两端均固定套设有固定座3,第二组装梁2插设在第一组装梁1内并与固定座3滑动配合,第二组装梁2包括两组镜像对称的L形板、设置在两组L形板之间的X形支撑件4以及设置在L形板底部的连接板10,两组L形板底部均开设有容纳槽,连接板10两端分别伸入容纳槽并固定连接限位块11,X形支撑件4端部均固定设置有铰接座5,铰接座5滑动安装在第二组装梁内侧壁上,第一组装梁1的上端内侧壁上设置有上定位组件,固定座3内壁位于第一组装梁1下端固定设置有下卡块12,第二组装梁2侧壁上端开设有定位槽202。通过设置第一组装梁1、第二组装梁2、固定座3、X形支撑件4以及连接板10配合使用,使得该组装梁结构具有了方便进行固定安装的效果,避免了在将组装梁放置完成进行固定时需要操作人员从驾驶室爬下至组装梁上进行固定的情况出现,解决了由于传统组装梁在进行固定安装的过程中对操作人员造成一定不方便以及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问题。如图1所示,X形支撑件4由两组连杆相互铰接而成,第二组装梁内侧壁上开设有滑槽201,滑槽201内放置有复位弹簧7,铰接座5固定连接梯形滑块6,梯形滑块6滑动安装在滑槽201内且与复位弹簧7相抵触。通过设置梯形滑块6与滑槽201配合使用,能够对铰接座5起到导向限位的作用,避免X形支撑件4在移动过程中产生偏移造成不稳地现象发生。如图1以及图2所示,固定座3内侧壁上依次固定设置有第一导向条13以及第二导向条14,第二导向条14对称设置在下卡块12的两端,第一导向条13与第二导向条14呈垂直角度分布且短边长度相同,第二组装梁2外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203,限位槽203的上端垂直设置有配合槽,第一导向条13与限位槽203滑动配合,第二导向条14配合槽滑动配合。通过第一导向条13、第二导向条14以及限位槽203的结构设计,有效的对第二组装梁2起到了限制效果,避免了两组组装梁之间连接时出现滑动导致不便进行安装的情况出现。如图1以及图2所示,第一组装梁1的上端内侧壁对称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上定位组件,上定位组件包括上卡块8和压缩弹簧9,上卡块8一端与压缩弹簧9固定连接,上卡块8另一端设置呈半球状并与定位槽202相配合。通过设置上卡块8和压缩弹簧9配合使用,能够将第二组装梁2快速固定在第一组装梁1内腔中。工作原理:在实际使用中,操作人员首先将钢索通过卡接槽与第一组装梁连接固定,然后启动吊塔,使得第一组装梁1进行增高,在放置过程中,操作人员可利用手部将第二组装梁2抓住向下拉扯,使得第二组装梁2克服上定位组件的限位效果沿着第一导向条13向下移动,当第二组装梁2上的配合槽刚好移动至第二导向条14的位置时,此时,在复位弹簧7的回弹力作用下,使得X形支撑件4向左右两端撑开,使得定位槽202刚好套设在下卡块12上,从而完成第一组装梁1与第二组装梁2的固定装配,避免了在将组装梁放置完成进行固定时需要操作人员从驾驶室爬下至组装梁上进行固定的情况出现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建筑用组装梁结构,包括第一组装梁(1)、第二组装梁(2)以及固定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装梁(1)底部两端均固定套设有固定座(3),所述第二组装梁(2)插设在第一组装梁(1)内并与固定座(3)滑动配合,第二组装梁(2)包括两组镜像对称的L形板、设置在两组L形板之间的X形支撑件(4)以及设置在L形板底部的连接板(10),X形支撑件(4)端部均固定设置有铰接座(5),所述铰接座(5)滑动安装在第二组装梁内侧壁上,所述第一组装梁(1)的上端内侧壁上设置有上定位组件,所述固定座(3)内壁位于第一组装梁(1)下端固定设置有下卡块(12),所述第二组装梁(2)侧壁上端开设有定位槽(20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建筑用组装梁结构,包括第一组装梁(1)、第二组装梁(2)以及固定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装梁(1)底部两端均固定套设有固定座(3),所述第二组装梁(2)插设在第一组装梁(1)内并与固定座(3)滑动配合,第二组装梁(2)包括两组镜像对称的L形板、设置在两组L形板之间的X形支撑件(4)以及设置在L形板底部的连接板(10),X形支撑件(4)端部均固定设置有铰接座(5),所述铰接座(5)滑动安装在第二组装梁内侧壁上,所述第一组装梁(1)的上端内侧壁上设置有上定位组件,所述固定座(3)内壁位于第一组装梁(1)下端固定设置有下卡块(12),所述第二组装梁(2)侧壁上端开设有定位槽(2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建筑用组装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X形支撑件(4)由两组连杆相互铰接而成,所述第二组装梁内侧壁上开设有滑槽(201),所述滑槽(201)内放置有复位弹簧(7),所述铰接座(5)固定连接梯形滑块(6),所述梯形滑块(6)滑动安装在滑槽(201)内且与复位弹簧(7)相抵触。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松王业群左梦坡冯奇黄少阳张天明吕双成周广亮张嘉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