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厕剂投放器及马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9194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卫浴领域,公开了一种洁厕剂投放器及马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洁厕剂投放器包括:用于将供水水源连接至便器清洗水路的主管路、用于容纳洁厕剂的投放盒,将所述投放盒连通至所述主管路的支管路;所述投放盒包括入水口和出液口,所述支管路包括:将所述入水口连接至所述主管路的入水管、以及将所述出液口连接至所述主管路的出液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洁厕剂投放器及马桶,能够使得洁厕剂的投放量保持相对稳定,提高马桶的洁净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洁厕剂投放器及马桶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卫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洁厕剂投放器及马桶。
技术介绍
马桶使用完冲水后,其锅面区域还是会粘附残存少量污物,水封存水也无法完全被清水置换,这些污垢污水经过一段时间会累积成肉眼可见的黄色污垢,滋生细菌产生臭味,需要用户日常频繁的打理维护,费时费力。为了减少马桶污垢的产生,市面出现了可放置清洁药块的洁厕盒,随着马桶冲刷,水将清洁药块溶解,并释放到马桶锅面。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技术中的洁厕盒一般是安装在普通马桶的水箱中,洁厕剂投放量不可控,从而会出现流动初期洁厕剂投放过多,流动后期洁厕剂投放过少的问题,不能很好的保持马桶的洁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洁厕剂投放器及马桶,能够使得洁厕剂的投放量保持相对稳定,提高马桶的洁净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洁厕剂投放器,包括:用于将供水水源连接至便器清洗水路的主管路、用于容纳洁厕剂的投放盒,将所述投放盒连通至所述主管路的支管路;所述投放盒包括入水口和出液口,所述支管路包括:将所述入水口连接至所述主管路的入水管、以及将所述出液口连接至所述主管路的出液管。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马桶,包括:马桶本体、以及如上述的洁厕剂投放器,所述马桶本体包括便器和水箱,所述水箱经由所述洁厕剂投放器的主管路与所述便器的清洗水路相连。本技术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支管路将所述投放盒连通至所述主管路,所述投放盒包括入水口和出液口,所述支管路包括:将所述入水口连接至所述主管路的入水管、以及将所述出液口连接至所述主管路的出液管,使得在马桶的冲洗过程中,通往马桶的清洗水一部分通过主管路进入便器,另一部分被入水管分流至投放盒内,继而通过出液管将具有洁厕剂的水流向便器,并在进入便器之前和未流经投放盒的水混合,混合后流到便器,由于投放盒入水管和出液管这两条管路实现进出水,从而可以通过控制入水管和出液管的管内径,简单有效的控制洁厕剂的投放量,使得冲洗过程中洁厕剂的投放量保持相对稳定,保证了洁厕剂长期稳定的发挥功效,提高了马桶的洁净度。另外,所述主管路包括:用于与所述供水水源相连的主进水口、用于与所述清洗水路相连的主出水口,以及设在所述主管路的内壁上并分别与所述入水管和所述出液管相连的辅出水口和辅进水口;所述洁厕剂投放器还包括:位于所述主管路的内壁上的水流阻挡部,所述辅出水口位于所述水流阻挡部和所述主进水口之间。通过水流阻挡部产生阻力,有利于让水流向投放盒。另外,所述水流阻挡部自所述主管路的内壁上凸伸、并环绕所述主管路的水流通道围成环形结构。另外,所述水流阻挡部自所述主管路的内壁上凸伸、并沿所述主管路的径向方向凸伸为块状结构,在所述主管路的水流通道方向上,所述水流阻挡部邻近所述辅出水口设置。另外,所述水流阻挡部包括靠近所述主进水口一侧的迎水面,在所述主管路的轴向截面上,所述迎水面与所述主管路的内壁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另外,所述出液管的管内径大于所述入水管的管内径。通过设置较大管内径的出液管,能够避免夹杂有洁厕剂小颗粒的液体堵塞出液管,通过设置较小管内径的入水管,能够增加入水管内水流的流速,加快洁厕剂的溶解,同时有利于投放盒内的液体流出。另外,所述入水口和所述出液口均设置有第一可动密封阀,所述第一可动密封阀包括:用于密封所述入水口或所述出液口的第一挡板、位于所述第一挡板一侧并被压缩的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上并位于第一挡板另一侧的第一抵持柄,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与所述投放盒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挡板固定连接。如此设置,在投放盒和入水管(或出液管)组装时,第一抵持柄能够被抵压、而带动第一挡板朝投放盒内部运动以释放入水口(或出液口),实现投放盒和入水管之间的导通,此时第一弹性件被压缩;在投放盒和入水管(或出液管)拆卸开时,第一抵持柄被释放,在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第一挡板朝投放盒外部运动以堵住入水口(或出液口),从而避免拆卸过程中投放盒漏水而污染环境。另外,所述入水管和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第二可动密封阀,所述第二可动密封阀包括:用于密封所述入水管或所述出液管的第二挡板、位于所述第二挡板一侧并被压缩的第二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挡板上并位于第二挡板另一侧的第二抵持柄,所述第二弹性件一端与所述支管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挡板固定连接;在组装状态下,所述第一抵持柄和所述第二抵持柄相互抵压。如此设置,在投放盒和入水管(或出液管)组装时,第一抵持柄和第二抵持柄相互抵压、而带动第一挡板朝投放盒内部运动以释放入水口(或出液口)、第二挡板朝入水管(或出液管)内部运动以释放入水管(或出液管)的管口,进而实现投放盒和入水管(或出液管)的导通,此时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被压缩;在投放盒和入水管(或出液管)拆卸开时,第一抵持柄和第二抵持柄被释放,在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第一挡板朝投放盒外部运动以堵住入水口(或出液口),第二挡板朝入水管(或出液管)外部运动以释放入水管(或出液管)的管口,从而避免拆卸过程中投放盒和入水管、出液管漏水而污染环境。另外,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入水口和所述入水管、并连接所述出液口和所述出液管的连接座,所述第二可动密封阀设置于所述连接座内,所述连接座内还设置有接水盒,所述接水盒位于所述第二可动密封阀下方。如此设置,接水盒能够收集拆卸投放盒时溢出的少量液体,避免污染环境。附图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洁厕剂投放器的组装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洁厕剂投放器的拆解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洁厕剂投放器的爆炸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连接座和投放盒分离时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连接座和投放盒组合时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投放盒的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连接座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技术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洁厕剂投放器,如图1至7所示,包括:用于将供水水源连接至便器清洗水路的主管路11、用于容纳洁厕剂的投放盒12,将投放盒12连通至主管路11的支管路13;投放盒12包括入水口121和出液口122,支管路13包括:将入水口121连接至主管路11的入水管131、以及将出液口1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洁厕剂投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将供水水源连接至便器清洗水路的主管路、用于容纳洁厕剂的投放盒,将所述投放盒连通至所述主管路的支管路;/n所述投放盒包括入水口和出液口,所述支管路包括:将所述入水口连接至所述主管路的入水管、以及将所述出液口连接至所述主管路的出液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洁厕剂投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将供水水源连接至便器清洗水路的主管路、用于容纳洁厕剂的投放盒,将所述投放盒连通至所述主管路的支管路;
所述投放盒包括入水口和出液口,所述支管路包括:将所述入水口连接至所述主管路的入水管、以及将所述出液口连接至所述主管路的出液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洁厕剂投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路包括:用于与所述供水水源相连的主进水口、用于与所述清洗水路相连的主出水口,以及设在所述主管路的内壁上并分别与所述入水管和所述出液管相连的辅出水口和辅进水口;
所述洁厕剂投放器还包括:位于所述主管路的内壁上的水流阻挡部,所述辅出水口位于所述水流阻挡部和所述主进水口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洁厕剂投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阻挡部自所述主管路的内壁上凸伸、并环绕所述主管路的水流通道围成环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洁厕剂投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阻挡部自所述主管路的内壁上凸伸、并沿所述主管路的径向方向凸伸为块状结构,在所述主管路的水流通道方向上,所述水流阻挡部邻近所述辅出水口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洁厕剂投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阻挡部包括靠近所述主进水口一侧的迎水面,在所述主管路的轴向截面上,所述迎水面与所述主管路的内壁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洁厕剂投放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俊锋
申请(专利权)人:科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