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热水泵切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9182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热水泵切换装置,涉及排水热利用设备技术领域,该冷热水泵切换装置包括:冷水箱、热水箱、第一闸阀、第二闸阀、第三闸阀、第四闸阀、第五闸阀、第六闸阀、第七闸阀、第八闸阀、第一止回阀、第二止回阀、第三止回阀、冷水泵、备用水泵、热水泵、连通管道、热水出口以及冷水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冷热水泵切换装置通过相应的管路以及闸阀设计,冷水系统与热水系统共享备用水泵的切换装置,增加备用水泵的利用率,节省初投资备用水泵数量,具有安全、可靠、安装方便、适用性强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热水泵切换装置
本技术涉及排水热利用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冷热水泵切换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供水系统中,热水系统的热水泵与冷水系统的冷水泵会各自配备热水备用泵与冷水备用泵,为保证冷水与热水供水压力平衡问题,通常冷水泵、热水泵以及其各自的备用水泵会采用同一型号的水泵;因此热水备用泵与冷水备用泵的功能是完全一致的,但传统的供水系统中热水备用泵与冷水备用泵是各自独立的系统,没有做到备用水泵自由切换共享备用水泵的功能,增加了初投资的备用水泵数量,造成了资源浪费问题。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冷热水泵切换装置的研发,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相关产品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冷热水泵切换装置,避免传统的供水系统中热水泵与冷水泵需要各自配备单独的备用泵,具有安全、可靠、安装方便、适用性强的特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热水泵切换装置,包括:冷水箱、热水箱、第一闸阀、第二闸阀、第三闸阀、第四闸阀、第五闸阀、第六闸阀、第七闸阀、第八闸阀、第一止回阀、第二止回阀、第三止回阀、冷水泵、备用水泵、热水泵、连通管道、热水出口以及冷水出口;所述冷水箱和热水箱之间以及热水出口和冷水出口之间均通过连通管道连通,两条所述连通管道之间分别连通有第一支管路、第二支管路以及第三支管路,两条所述连通管道上对应于第一支管路和第二支管路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闸阀和第三闸阀,两条所述连通管道上对应于第二支管路和第三支管路之间设置有第二闸阀和第四闸阀;所述第一支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五闸阀、冷水泵以及第七闸阀,所述第二支管路上设置有备用水泵,所述第三支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第六闸阀、热水泵以及第八闸阀,所述第一支管路连通所述冷水出口,所述第二支管路连通所述热水出口。在本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冷水泵与所述第七闸阀之间设置有第一止回阀。在本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管路上还设置有第二止回阀。在本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热水泵与所述第八闸阀之间设置有第三止回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所述冷热水泵切换装置通过相应的管路以及闸阀设计,冷水系统与热水系统共享备用水泵的切换装置,增加备用水泵的利用率,节省初投资备用水泵数量,具有安全、可靠、安装方便、适用性强的特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述冷热水泵切换装置的原理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冷水箱、2-热水箱、3-第一闸阀、4-第二闸阀、5-第三闸阀、6-第四闸阀、7-第五闸阀、8-第六闸阀、9-第七闸阀、10-第八闸阀、11-第一止回阀、12-第二止回阀、13-第三止回阀、14-冷水泵、15-备用水泵、16-热水泵、17-连通管道、18-热水出口、19-冷水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参阅图1所示,所述冷热水泵切换装置包括冷水箱1、热水箱2、第一闸阀3、第二闸阀4、第三闸阀5、第四闸阀6、第五闸阀7、第六闸阀8、第七闸阀9、第八闸阀10、第一止回阀11、第二止回阀12、第三止回阀13、冷水泵14、备用水泵15、热水泵16、连通管道17、热水出口18以及冷水出口19;所述冷水箱1和热水箱2之间以及热水出口18和冷水出口19之间均通过连通管道17连通,两条所述连通管道17之间分别连通有第一支管路、第二支管路以及第三支管路,两条所述连通管道17上对应于第一支管路和第二支管路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闸阀3和第三闸阀5,两条所述连通管道17上对应于第二支管路和第三支管路之间设置有第二闸阀4和第四闸阀6;所述第一支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五闸阀7、冷水泵14、第一止回阀11以及第七闸阀9,所述第二支管路上依次设置有备用水泵15以及第二止回阀12,所述第三支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第六闸阀8、热水泵16、第三止回阀13以及第八闸阀10,所述第一支管路连通所述冷水出口19,所述第二支管路连通所述热水出口18。当备用水泵15不启用时,第一闸阀3、第二闸阀4、第三闸阀5、第四闸阀66以及备用水泵15关闭,其余阀门打开及水泵开启运行;当备用水泵15作为冷水泵14的备用泵启用时,第二闸阀4、第四闸阀6、第五闸阀7、第七闸阀9以及冷水泵14关闭,其余阀门打开及水泵开启运行;当备用水泵15作为热水泵16的备用泵启用时,第一闸阀3、第三闸阀5、第六闸阀8、第八闸阀10以及热水泵16关闭,其余阀门打开及水泵开启运行。本技术所述冷热水泵切换装置通过相应的管路以及闸阀设计,冷水系统与热水系统共享备用水泵15的切换装置,增加备用水泵15的利用率,节省初投资备用水泵15数量,具有安全、可靠、安装方便、适用性强的特点。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在本技术专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热水泵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水箱、热水箱、第一闸阀、第二闸阀、第三闸阀、第四闸阀、第五闸阀、第六闸阀、第七闸阀、第八闸阀、第一止回阀、第二止回阀、第三止回阀、冷水泵、备用水泵、热水泵、连通管道、热水出口以及冷水出口;所述冷水箱和热水箱之间以及热水出口和冷水出口之间均通过连通管道连通,两条所述连通管道之间分别连通有第一支管路、第二支管路以及第三支管路,两条所述连通管道上对应于第一支管路和第二支管路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闸阀和第三闸阀,两条所述连通管道上对应于第二支管路和第三支管路之间设置有第二闸阀和第四闸阀;所述第一支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五闸阀、冷水泵以及第七闸阀,所述第二支管路上设置有备用水泵,所述第三支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第六闸阀、热水泵以及第八闸阀,所述第一支管路连通所述冷水出口,所述第二支管路连通所述热水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热水泵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水箱、热水箱、第一闸阀、第二闸阀、第三闸阀、第四闸阀、第五闸阀、第六闸阀、第七闸阀、第八闸阀、第一止回阀、第二止回阀、第三止回阀、冷水泵、备用水泵、热水泵、连通管道、热水出口以及冷水出口;所述冷水箱和热水箱之间以及热水出口和冷水出口之间均通过连通管道连通,两条所述连通管道之间分别连通有第一支管路、第二支管路以及第三支管路,两条所述连通管道上对应于第一支管路和第二支管路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闸阀和第三闸阀,两条所述连通管道上对应于第二支管路和第三支管路之间设置有第二闸阀和第四闸阀;所述第一支管路上依次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瑞文曾耀成刘洋洋陈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商低碳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