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安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90723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5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桥梁安全防护装置,涉及桥梁防护设施的技术领域,包括护栏框架,设置于护栏框架内部的多根横杆,横杆的两端均延伸至护栏框架的外侧,相邻护栏框架之间设置有连接左右护栏框架的立柱,立柱内部开设有供护栏横杆穿设的通槽,立柱相对护栏框架上下移动,立柱于通槽的位置设置有分别与相邻横杆连接的第一插杆,立柱下端设置有供立柱安装的底座,底座与地面固定。本申请具有便于进行桥梁护栏中任一位置的护栏框架的便捷更换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安全防护装置
本申请涉及桥梁防护设施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桥梁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桥梁在使用的过程中,为了提高行人及行车的安全性,都需要在桥梁的两侧加装桥梁护栏。如图7所示,桥梁护栏主要包括多个依次排布的护栏框架1,护栏框架1上设置有多个延伸至护栏框架1外部的横杆2,相邻的护栏框架1之间焊接固定。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上述中的桥梁护栏在使用过程中,单个护栏框架受到外力致使其弯曲后,不便于进行拆卸及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便于进行桥梁护栏中任一位置的护栏框架的便捷更换,本申请提供一种桥梁安全防护装置。本申请提供一种桥梁安全防护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桥梁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护栏框架,设置于护栏框架内部的多根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均延伸至护栏框架的外侧,所述相邻护栏框架之间设置有连接左右护栏框架的立柱,所述立柱内部开设有供护栏横杆穿设的通槽,立柱相对护栏框架上下移动,所述立柱于通槽的位置设置有分别与相邻横杆连接的第一插杆,所述立柱下端设置有供立柱安装的底座,所述底座与地面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立柱置于相邻护栏框架之间时,通过第一插杆分别与左右两侧的护栏框架的横杆插接,之后将立柱与固定在地面上的底座固定,从而实现立柱对相邻护栏框架之间的固定,当任一护栏框架需要更换时,拆卸立柱与底座的固定,向上提起立柱,使得第一插杆脱离相邻的横杆,之后,将立柱向远离需要更换的护栏框架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对所要更换的护栏框架的固定的解除,便于进行桥梁护栏中任一位置的护栏框架的便捷更换。优选的,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供立柱容置的容置槽,所述底座与容置槽之间设置有连接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容置槽便于实现底座对立柱的定位。优选的,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供左右护栏框架最下端的横杆容置的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便于对左右护栏框架进行定位,使得第一插杆便于与左右护栏框架之间实现连接。优选的,所述立柱朝向凹槽的一侧设置有分别与左右护栏框架最下端的横杆连接的第二插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插杆,进一步加强相邻护栏框架与立柱之间的连接。优选的,所述护栏框架的宽度大于凹槽的宽度,所述护栏框架靠近底座的一侧到底座中心的距离与横杆延伸出护栏框架的长度一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护栏框架的外侧边接触底座时,相邻的护栏框架最下端的横杆之间相互接触,便于实现第二插杆与相邻横杆之间的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插杆远离与立柱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从第一插杆的外侧向第一插杆的中心倾斜向下设置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二插杆远离与立柱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从第二插杆的外侧向第二插杆的中心倾斜向上设置的第二斜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斜面,便于实现第一插杆与相邻横杆之间的连接,通过设置第二斜面,便于实现第二插杆与护栏框架最下端的横杆之间的连接。优选的,所述立柱上端设置有便于将立柱向上拉动的拉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拉杆,便于实现对立柱向上的提升操作。优选的,所述底座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固定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螺栓均匀设置在底座上,便于提高底座与地面之间连接的稳固性。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1.当任一护栏框架需要更换时,拆卸立柱与底座的固定,向上提起立柱,使得第一插杆脱离相邻的横杆,之后,将立柱向远离需要更换的护栏框架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对所要更换的护栏框架的固定的解除,便于进行桥梁护栏中任一位置的护栏框架的便捷更换;2.凹槽便于对左右护栏框架进行定位,使得第一插杆便于与左右护栏框架之间实现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整体结构的剖示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凸显底座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5是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实施例实施过程的状态示意图;图7是相关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护栏框架;2、横杆;21、第一插孔;22、第二插孔;3、立柱;31、通槽;32、第一插杆;321、第一斜面;33、第二插杆;331、第二斜面;34、拉杆;4、底座;41、凹槽;42、容置槽;5、固定螺栓;6、连接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桥梁安全防护装置。参照图1,桥梁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护栏框架1,设置于护栏框架1内部的多根横杆2,相邻的护栏框架1之间设置有连接左右护栏框架1的立柱3,立柱3的下端设置有底座4,底座4上设置有多个固定螺栓5,通过固定螺栓5便于实现底座4与地面的稳固固定。参照图2和图3,横杆2的两端延伸至护栏框架1的外侧,立柱3的内部开设有供横杆2穿设的通槽31,立柱3相对护栏框架1上下移动,立柱3于通槽31内部的上端设置有两个第一插杆32,第一插杆32朝向底座4的一端设置有从第一插杆32的外侧向第一插杆32的中心倾斜向下设置的第一斜面321,相邻的两护栏框架1最上端的横杆2上开设有供第一插杆32插接的第一插孔21,当立柱3连接于相邻的两护栏框架1之间时,立柱3的两个第一插杆32分别与左右两个护栏框架1的最上端的横杆2插接,从而实现立柱3对相邻两护栏框架1的固定。参照图4和图5,左右两护栏框架1最下端的横杆2上开设有第二插孔22,立柱3的下端固定焊接有分别与两横杆2的第二插孔22插接的第二插杆33。第二插杆33朝向底座4的一端设置有从第二插杆33的外侧向第二插杆33的中心倾斜向上设置的第二斜面331。通过设置第二插杆33,进一步提高左右两护栏框架1之间的连接强度。参照图4,底座4上开设有供左右护栏框架1最下端的横杆2容置的凹槽41,通过设置凹槽41,便于实现对相邻两护栏框架1的定位,护栏框架1的宽度大于凹槽41的宽度,且护栏框架1靠近底座4的一侧到底座4中心的距离与横杆2延伸出护栏框架1的长度一致,当左右两个护栏框架1与底座4连接时,护栏框架1接触底座4的侧壁时,相邻两横杆2抵接。参照图4,底座4上开设有用于定位立柱3的容置槽42,底座4与容置槽42之间设置有连接螺栓6,通过连接螺栓6便于实现立柱3与底座4的固定。立柱3的上端设置有拉杆34,拉杆34便于实现对立柱3的拉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桥梁安全防护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参照图3和图6,当进行护栏框架1的安装时,将底座4根据设计需要固定在指定的位置,将底座4左右两侧的护栏框架1放置在底座4上,放置的过程中,先将立柱3与其中一个护栏框架1套接,当左右两护栏框架1放置在底座4上之后,将立柱3向靠近第一插孔21的位置移动,使得立柱3的第一插杆32与相邻两横杆2上的第一插孔21固定,此时,立柱3下端的第二插杆33与第二插孔22实现固定,立柱3向下放置的过程中,立柱3的下端被容置槽42定位,之后通过连接螺栓6实现立柱3与底座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护栏框架(1),设置于护栏框架(1)内部的多根横杆(2),所述横杆(2)的两端均延伸至护栏框架(1)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护栏框架(1)之间设置有连接左右护栏框架(1)的立柱(3),所述立柱(3)内部开设有供护栏横杆(2)穿设的通槽(31),立柱(3)相对护栏框架(1)上下移动,所述立柱(3)于通槽(31)的位置设置有分别与相邻横杆(2)连接的第一插杆(32),所述立柱(3)下端设置有供立柱(3)安装的底座(4),所述底座(4)与地面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护栏框架(1),设置于护栏框架(1)内部的多根横杆(2),所述横杆(2)的两端均延伸至护栏框架(1)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护栏框架(1)之间设置有连接左右护栏框架(1)的立柱(3),所述立柱(3)内部开设有供护栏横杆(2)穿设的通槽(31),立柱(3)相对护栏框架(1)上下移动,所述立柱(3)于通槽(31)的位置设置有分别与相邻横杆(2)连接的第一插杆(32),所述立柱(3)下端设置有供立柱(3)安装的底座(4),所述底座(4)与地面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上开设有供立柱(3)容置的容置槽(42),所述底座(4)与容置槽(42)之间设置有连接螺栓(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上开设有供左右护栏框架(1)最下端的横杆(2)容置的凹槽(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桥梁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朝向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友灼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恒超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恒宏瑞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