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土壤改善用具有过滤结构的污泥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8823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道土壤改善用具有过滤结构的污泥处理装置,包括底板和支架,所述底板的上部一侧设置有主体箱,且主体箱的上方一侧开设有进污口,所述主体箱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该河道土壤改善用具有过滤结构的污泥处理装置第一电机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搅片之间可以进行旋转,且第一转轴与第一搅片之间焊接成为一个整体,通过第一电机,将带动第一搅片进行搅动,从而可以对污泥进行搅碎处理,同时又便于将污泥进行搅动排出,避免污泥在主体箱底部造成沉积,潜水泵与导管和喷头之间相连接,通过喷头可以喷出絮凝剂,从而有利于加快对污泥的沉淀,使固液进行分离,滤板通过滑槽与主体箱之间可以进行抽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土壤改善用具有过滤结构的污泥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泥处理装置
,具体为一种河道土壤改善用具有过滤结构的污泥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污泥是由原废水中的固体物质和在废水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固体物质组成的,污泥处理是对污泥进行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的过程,污水处理程度越高,就会产生越多的污泥残余物需要加以处理。除非是利用土地处理或污水塘处理污水,否则一般的污水处理厂必须设有污泥处理设施,对现代化的污水处理厂而言,污泥的处理与处置已成为污水处理系统运行中最复杂、且花费最高的一部分。现有的污泥处理设备结构过于复杂,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将固液进行分离,且处理后的污泥不便于进行输送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河道土壤改善用具有过滤结构的污泥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土壤改善用具有过滤结构的污泥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污泥处理设备结构过于复杂,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将固液进行分离,且处理后的污泥不便于进行输送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道土壤改善用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土壤改善用具有过滤结构的污泥处理装置,包括底板(1)和支架(1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部一侧设置有主体箱(2),且主体箱(2)的上方一侧开设有进污口(3),所述主体箱(2)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4),且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轴(5),所述第一转轴(5)的表面固定有第一搅片(6),且主体箱(2)的上方中部设置有絮凝剂箱(7),所述絮凝剂箱(7)的内部安装有潜水泵(8),且潜水泵(8)的下方连接有导管(9),所述导管(9)的下部安装有喷头(10),且主体箱(2)的内部下方设置有滤板(11),所述滤板(11)的一侧连接有滑槽(12),且主体箱(2)的底部一侧开设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土壤改善用具有过滤结构的污泥处理装置,包括底板(1)和支架(1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部一侧设置有主体箱(2),且主体箱(2)的上方一侧开设有进污口(3),所述主体箱(2)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4),且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轴(5),所述第一转轴(5)的表面固定有第一搅片(6),且主体箱(2)的上方中部设置有絮凝剂箱(7),所述絮凝剂箱(7)的内部安装有潜水泵(8),且潜水泵(8)的下方连接有导管(9),所述导管(9)的下部安装有喷头(10),且主体箱(2)的内部下方设置有滤板(11),所述滤板(11)的一侧连接有滑槽(12),且主体箱(2)的底部一侧开设有排水口(13),所述主体箱(2)的底部另一侧开设有排污口(14),所述支架(15)位于底板(1)的上部另一侧,且支架(15)的上部设置有输送辊(16),所述进污口(3)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17),且第二电机(17)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转轴(18),所述第二转轴(18)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搅片(19),且输送辊(16)的一侧连接有第三转轴(21),所述第三转轴(21)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三电机(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显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弘雅景观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