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可穿戴式电子设备联动的智能家居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08794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与可穿戴式电子设备联动的智能家居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属于智能家居控制技术领域。智能家居系统包括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网关、智能家居设备、室内定位模块、云服务器和手持终端;智能家居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可穿戴设备与智能家居网关、智能家居设备与智能家居网关之间的用户绑定和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可穿戴设备可以24小时穿戴在用户身上,该可穿戴设备通过位置检测和体感遥控,能够直接对附近将要使用的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控制,免除了传统手持终端单独操作的繁琐,实现通过可穿戴设备与智能家居设备之间的有效联动,从而使得对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更加简单便捷和智能化,极大地增强了用户体验。极大地增强了用户体验。极大地增强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与可穿戴式电子设备联动的智能家居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与可穿戴式电子设备联动的智能家居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属于智能家居控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家居的概念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中的各种设备(如音视频设备、照明系统、空调控制、网络家电等)连接到一起,提供家电控制、照明控制、电话远程控制、室内外遥控以及可编程定时控制等多种功能和手段。与普通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仅具有传统的居住功能,兼备建筑、网络通信、信息家电、设备自动化,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功能,甚至为各种能源费用节约资金。
[0003]现有的智能家居控制方案中,一般都是通过手机、平板等手持终端对完成对智能家居的控制,在家庭环境中,上述手持设备并不会一直随身携带,这无形中增加了很多操作上的不便,且操作手机对智能家居进行控制时,相当于一个万能遥控器,每个智能家居都需单独进行操作控制,很繁琐而导致用户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与可穿戴式电子设备联动的智能家居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它解决了对智能家居进行控制时,每个智能家居都需单独进行操作控制,很繁琐而导致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与可穿戴式电子设备联动的智能家居系统,包括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网关、智能家居设备、室内定位模块、云服务器和手持终端;所述智能家居设备均与智能家居网关实时信号连接,所述手持终端通过云服务器与智能家居网关进行远程信号连接,用于查看智能家居设备的状态和调节智能家居设备的使用参数;所述室内定位模块包括定位基站、定位软件和定位标签,所述定位软件存储在定位基站上,所述定位基站与智能家居网关信号连接,所述定位标签分别设置在可穿戴设备和多个智能家居设备中,用于实现可穿戴设备和多个智能家居设备在室内的精确定位。
[0006]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体感模块。
[0007]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智能家居设备在定位完成后,所述定位软件在智能家居设备的坐标位置设置有虚拟边界。
[0008]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智能家居设备包括指纹门禁设备、家庭影院设备、整体灯光控制设备、空调控制设备、监控设备、厨房安防设备、场景控制设备。
[0009]与可穿戴式电子设备联动的智能家居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可穿戴设备与智能家居网关、智能家居设备与智能家居网关、手持终端与
智能家居网关、室内定位模块与智能家居网关之间的用户绑定和连接;S2、在室内安装3~5个定位基站,利用定位基站和定位软件计算出各智能家居设备的固定位置,并计算出连接上智能家居网关的可穿戴设备的实时位置;S3、根据不同智能家居设备的用途,由定位软件在智能家居设备固定位置的坐标处模拟出虚拟边界;S4、当可穿戴设备的实时位置接触到虚拟边界,并停留1~3秒时,即判定用户准备使用该智能家居设备,此时该智能家居设备通过智能家居网关控制自行启动;S5、根据智能家居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关闭时分为下列情景:一、当可穿戴设备的实时位置离开虚拟边界15~60秒后,智能家居设备进行关闭;二、当可穿戴设备的实时位置离开该虚拟边界,进入另一个虚拟边界并启动另一个智能家居设备时,上一个智能家居设备进行关闭;三、当可穿戴设备的实时位置离开该虚拟边界并重新进入该虚拟边界时,智能家居设备进行关闭;四、手持终端远程进行手动关闭。
[0010]作为优选实例,在可穿戴设备控制智能家居设备的过程中,用户按照规律移动可穿戴设备,通过体感模块监测到可穿戴设备的移动轨迹与预设轨迹一致时,即启动预设轨迹所对应的命令。
[0011]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移动轨迹包括V字形、Z字形、U字形、J字形、S字形、O字形、L字形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0012]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手持终端信号连接,用于设定可穿戴设备的控制。
[0013]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手持终端在室外通过云服务器远程与智能家居网关信号连接,用于远程控制智能家居设备启动。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可穿戴设备的设置,可穿戴设备可以24小时穿戴在用户身上,避免了携带上的不便,另外该可穿戴设备通过位置检测和体感遥控,能够直接对附近将要使用的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控制,免除了传统手持终端单独操作的繁琐,实现通过可穿戴设备与智能家居设备之间的有效联动,从而使得对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更加简单便捷和智能化,极大地增强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0016]图中:定位基站1、可穿戴设备2、智能家居设备3、虚拟边界4。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18]如图1

2所示,与可穿戴式电子设备联动的智能家居系统,包括可穿戴设备2、智能家居网关、智能家居设备3、室内定位模块、云服务器和手持终端;智能家居设备3均与智能家居网关实时信号连接,手持终端通过云服务器与智能家居网关进行远程信号连接,用于查看智能家居设备3的状态和调节智能家居设备3的使用
参数;室内定位模块包括定位基站1、定位软件和定位标签,定位软件存储在定位基站1上,定位基站1与智能家居网关信号连接,定位标签分别设置在可穿戴设备2和多个智能家居设备3中,用于实现可穿戴设备2和多个智能家居设备3在室内的精确定位。
[0019]定位基站1至少设置三个,分别设置在室内的边界处,并且在需要定位的室内空间里自定义一个直角坐标系统,测绘出每个定位基站1的X、Y坐标,同时每个定位标签都在发射信号脉冲,发射的脉冲飞行速度为光速C,脉冲到达三个定位基站1的时间分别为T1、T2、T3,通过光速C*时间T就可以算得三个距离L1、L2、L3,然后运用三角几何原理确定电子标签的坐标位置,使用UWB技术可使定位误差在2厘米之内。
[0020]可穿戴设备2还包括体感模块,体感模块主要是以惯性传感器为主,例如用重力传感器,陀螺仪以及磁传感器等来感测使用者肢体动作的物理参数,分别为加速度、角速度以及磁场,再根据此些物理参数来求得使用者在空间中的各种动作,此时即可测得用户穿戴可穿戴设备2后的移动轨迹。
[0021]智能家居设备3在定位完成后,定位软件在智能家居设备3的坐标位置设置有虚拟边界4,虚拟边界4根据智能家居设备3的实际工作情况设置半径为10~30cm或2~4m,例如,智能门锁可设置为10cm、洗衣机设置为20cm、电视设置为30cm、照明灯设置为2~4m范围等,且这些距离参数均可通过手持终端进行设置。
[0022]现有的一些智能家居设备3会配合传感器进行使用,如声音传感器,在用户经过时,脚步声被监测到,从而控制灯光启动,但是声音传感器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造成判定不准确,而该智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与可穿戴式电子设备联动的智能家居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可穿戴设备与智能家居网关、智能家居设备与智能家居网关、手持终端与智能家居网关、室内定位模块与智能家居网关之间的用户绑定和连接;S2、在室内安装3~5个定位基站,利用定位基站和定位软件计算出各智能家居设备的固定位置,并计算出连接上智能家居网关的可穿戴设备的实时位置;S3、根据不同智能家居设备的用途,由定位软件在智能家居设备固定位置的坐标处模拟出虚拟边界;S4、当可穿戴设备的实时位置接触到虚拟边界,并停留1~3秒时,即判定用户准备使用该智能家居设备,此时该智能家居设备通过智能家居网关控制自行启动;S5、根据智能家居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关闭时分为下列情景:一、当可穿戴设备的实时位置离开虚拟边界15~60秒后,智能家居设备进行关闭;二、当可穿戴设备的实时位置离开该虚拟边界,进入另一个虚拟边界并启动另一个智能家居设备时,上一个智能家居设备进行关闭;三、当可穿戴设备的实时位置离开该虚拟边界并重新进入该虚拟边界时,智能家居设备进行关闭;四、手持终端远程进行手动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可穿戴式电子设备联动的智能家居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可穿戴设备控制智能家居设备的过程中,用户按照规律移动可穿戴设备,通过体感模块监测到可穿戴设备的移动轨迹与预设轨迹一致时,即启动预设轨迹所对应的命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与可穿戴式电子设备联动的智能家居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移动轨迹包括V字形、Z字形、U字形、J字形、S字形、O字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亚芬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美勒家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