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废物的预处理及堆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08666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园林废物的预处理及堆肥方法。本方法先添加微生物复合菌剂对园林废物进行生物预处理,然后再堆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含有黑曲霉CGMCC 3.17612、哈茨木霉CGMCC 3.17877、黄孢原毛平革菌CGMCC 3.7212和枯草芽孢杆菌CGMCC1.15792。园林废物经过预处理后其可溶性碳浓度高,生物可利用性高,显著提高堆肥过程中的总有机碳、总氮和木质纤维素的矿化度,同时预处理过程中添加的微生物复合菌剂经过预处理后其数量迅速增殖,并促进堆肥的迅速升温从而提高园林废物的发酵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林废物的预处理及堆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固体废物资源化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园林废物的预处理及堆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园林废物量大面广,已成为城市绿化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园林废弃物是园林植物自然凋落或人工修剪所产生的植物残体,主要包括树叶、草屑、树木与灌木剪枝等。据统计,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59%,绿地率35.72%。随着城市绿化覆盖率的不断上升,园林废弃物的数量日益增加,如果任意处理,不仅影响城市面貌,而且还可能引起环境污染。因此如何处置这些数量日益庞大、每天源源不断产生的园林废弃物,已成为城市环境绿化面临的严峻问题。
[0003]园林废弃物主要成分为木质纤维,自然条件下可生物降解周期长,处理处置困难。传统的园林废弃物处置方式主要有填埋与焚烧与高温好氧堆肥。填埋占地面积多、场址选择难度较大;焚烧投资大、工艺设备复杂、运行管理费用高,二次污染严重。因此,传统的填埋与焚烧方式处理园林废弃物与节约友好型的生态园林建设目标格格不入。
[0004]高温好氧堆肥技术作为传统的资源化技术,是实现园林废弃物高效循环利用的最佳途径。但园林废弃物中主要成分为木质素、纤维素,微生物降解周期长,导致园林废弃物高温好氧堆肥效率低,严重限制了其规模化推广与应用。因此在堆肥前进行预处理或在堆体中接种微生物菌剂是提高园林废物堆肥发酵效率的可行方法。目前园林废物高温好氧堆肥预处理方法主要为酸解和碱解,即通过添加酸和碱破坏园林废物木质纤维结构并提高其生物可利用性。但是酸解和碱解是在强酸或强碱条件下反应,其极端的反应环境会影响后端堆肥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园林废物堆肥发酵效率低、发酵周期长的缺陷,提供一种可提高园林废物生物可利用性的预处理方法及以处理后的园林废物进行堆肥的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园林废物的预处理及堆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a.生物预处理:将园林废物粉碎,浸泡于水中,添加氮素和微生物复合菌剂,混匀,静置5

20d;所述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含有黑曲霉CGMCC 3.17612、哈茨木霉CGMCC3.17877、黄孢原毛平革菌CGMCC 3.7212和枯草芽孢杆菌CGMCC1.15792;
[0008]b.生物堆肥:将预处理后的园林废物与辅料混合,加水调节初始含水率为50%

60%,添加微生物复合菌剂,混合均匀后进行好氧堆肥,当堆肥温度达到60℃后翻堆一次,之后每2

7天翻一次堆,堆肥30

70d。
[0009]优选,所述的微生物复合菌剂是将黑曲霉CGMCC 3.17612、哈茨木霉CGMCC 3.17877、黄孢原毛平革菌CGMCC 3.7212和枯草芽孢杆菌CGMCC1.15792以菌体数量比1:1:1:1混合得到的。所述的微生物复合菌剂活菌数为1
×
108‑1×
109cfu
·
mL
‑1。
[0010]优选,所述的步骤a中微生物复合菌剂的添加量为园林废物质量的1%

5%。
[0011]优选,所述的氮素为硫酸铵、硝酸钾或尿素;所述的氮素的添加量为园林废物质量的0.5%

2%。
[0012]优选,所述的辅料为城市污泥或鸡粪,所述的园林废物与辅料以质量比2:1

1:2的比例混合。辅料含氮量较高。
[0013]优选,所述的步骤b中微生物复合菌剂的添加量为堆肥原料质量的2%

5%。
[0014]优选,所述的步骤a中,所述的氮素的添加量为园林废物质量的2%,所述的微生物复合菌剂的添加量为园林废物质量的5%。
[0015]优选,所述的步骤b,具体为:将预处理后的园林废物与鸡粪以质量比1:1的比例混合,加水调节初始含水率为56%

57%,添加微生物复合菌剂,添加量为堆肥原料质量的2%,混合均匀后进行好氧堆肥,当堆肥温度达到60℃后翻堆一次,之后每3

5天翻一次堆,堆肥70d。
[0016]优选,所述的步骤b,具体为:将预处理后的园林废物与城市污泥以质量比1:1的比例混合,加水调节初始含水率为56%

57%,添加微生物复合菌剂,添加量为堆肥原料质量的5%,混合均匀后进行好氧堆肥,当堆肥温度达到60℃后翻堆一次,之后每3

4天翻一次堆,堆肥70d。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园林废物生物预处理方法不需经过酸碱和高温处理,反应条件温和,园林废物经过初步的处理后其可溶性碳浓度高,生物可利用性高;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园林废物生物预处理方法能显著提高堆肥过程中的总有机碳、总氮和木质纤维素的矿化度,同时预处理过程中添加的微生物复合菌剂经过预处理后其数量迅速增殖,并促进堆肥的迅速升温从而提高园林废物的发酵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9]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黑曲霉为保藏编号为CGMCC 3.17612的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哈茨木霉为保藏编号为CGMCC 3.17877的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黄孢原毛平革菌为保藏编号为CGMCC 3.7212的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枯草芽孢杆菌为保藏编号为CGMCC1.15792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以上的菌种均购买自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0020]微生物复合菌剂的配制及其效果:
[0021]将园林废物用粉碎机粉碎后(粉碎后长度约5

15cm),加水至上层水刚好淹没园林废物,添加园林废物质量的0.5%的硫酸氨、添加园林废物质量的1%的菌剂,培养5d后检测纤维素酶、漆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的菌剂分别设置如下复配比例:(1)菌剂1:为黑曲霉一个菌种;(2)菌剂2:由黑曲霉和哈茨木霉以菌体数量比1:1混合组成;(3)菌剂3:由黑曲霉、哈茨木霉和黄孢原毛平革菌以菌体数量比1:1:1混合组成;(4)菌剂4:由黑曲霉、哈茨木霉和黄孢原毛平革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以菌体数量比1:1:1:1混合组成。菌剂1

4中活菌总数均控制约为1
×
108cfu
·
mL
‑1。
[0022]由表1结果可知,菌剂4的纤维素酶、漆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的高于菌剂1

3,因此后续选择用菌剂4作为以下实施例中的微生物复合菌剂。
[0023]表1不同菌剂的纤维素酶、漆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情况
[0024][0025]实施例1:园林废物的生物预处理方法及效果
[0026]将园林废物用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废物的预处理及堆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生物预处理:将园林废物粉碎,浸泡于水中,添加氮素和微生物复合菌剂,混匀,静置5

20d;所述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含有黑曲霉CGMCC 3.17612、哈茨木霉CGMCC 3.17877、黄孢原毛平革菌CGMCC 3.7212和枯草芽孢杆菌CGMCC1.15792;b.生物堆肥:将预处理后的园林废物与辅料混合,加水调节初始含水率为50%

60%,添加微生物复合菌剂,混合均匀后进行好氧堆肥,当堆肥温度达到60℃后翻堆一次,之后每2

7天翻一次堆,堆肥30

70d。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生物复合菌剂是将黑曲霉CGMCC 3.17612、哈茨木霉CGMCC 3.17877、黄孢原毛平革菌CGMCC 3.7212和枯草芽孢杆菌CGMCC1.15792以菌体数量比1:1:1:1混合得到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生物复合菌剂活菌数为1
×
108‑1×
109cfu
·
mL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微生物复合菌剂的添加量为园林废物质量的1%

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雄曾雷谢继红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