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可自动补充纸张的打印机用进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8560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可自动补充纸张的打印机用进纸装置,包括外壳,复位弹簧的顶端且位于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外壳内壁底部相对应的两侧且位于中央位置均滑动连接有滑条,外壳内壁顶部且位于矩形口的两侧均设置有弹性按压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在复位弹簧提供弹力的作用下,使得支撑板自动平稳上升,进而推动支撑板上的纸张上升,同时外壳内可放置足量的纸张,无需频繁补充纸张,省时省力,打印效率高,最后弹性按压装置可提供弹性按压的功能,使得打印机输送辊在输送纸张时,即可轻松输送,还不会出现刚性按压,同时传送带还可对纸张边缘进行按压,避免出现卷曲的情况,提高了打印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可自动补充纸张的打印机用进纸装置
本技术涉及打印机,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可自动补充纸张的打印机用进纸装置,属于打印机

技术介绍
打印机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之一,由约翰·沃特与戴夫·唐纳德于1976年合作专利技术。打印机主要用于将计算机处理结果打印在相关介质上,可分为激光式打印机、喷墨式打印机、击打式打印机等类型,知名打印机品牌有联想、惠普、爱普生、迈创等。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有人预言无纸时代即将来临,打印机的末日已到。然而全球纸张消费量每年以成倍的速度在增长,打印机的销量以平均接近8%的速度在增加。这一切都预示着打印机不但不会消失,而且会发展越来越来快,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宽广。打印机的进纸盒用于容置纸张,其一端对应与取纸滚轮,用于将纸张带入打印轨道,经打印后传送到打印机外。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打印机进纸盒结构过于简单,使用不方便,存纸数量有限,需要人工进行经常性的补充纸张,这样不光影响打印的效率,同时增加了工作人员的额外工作量,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而且对纸张并没有限位的功能,使得纸张容易出现随意移动的情况,影响打印质量,降低了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可自动补充纸张的打印机用进纸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打印机进纸盒结构过于简单,使用不方便,存纸数量有限,需要人工进行经常性的补充纸张,这样不光影响打印的效率,同时增加了工作人员的额外工作量,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而且对纸张并没有限位的功能,使得纸张容易出现随意移动的情况,影响打印质量,降低了使用性能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新型可自动补充纸张的打印机用进纸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中央位置开设有矩形口,所述外壳内壁底部相对应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顶端且位于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表面且位于两端的位置均设置有滚珠,所述滚珠的表面与外壳的内壁之间滚动连接,所述外壳内壁底部相对应的两侧且位于中央位置均滑动连接有滑条,所述外壳内壁相对应的两侧之间且靠近内壁底部的位置转动连接有调节丝杆,所述调节丝杆的一端贯穿外壳的内壁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外壳内壁顶部且位于矩形口的两侧均设置有弹性按压装置,所述支撑板表面相对应的两侧且位于滑条的位置均开设有缺口。优选的,所述弹性按压装置包括滑动导向杆,所述滑动导向杆与外壳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导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U形架,所述U形架的开口向下,所述U形架顶部与外壳内壁顶部相对应的两侧之间且位于滑动导向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U形架的内壁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的表面设置有传送带。优选的,所述外壳的顶部开设有与滑动导向杆相适配的滑动孔。优选的,所述外壳内壁顶部相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与滑条底部相适配的滑动槽。优选的,所述调节丝杆表面相对应两侧且位于滑条的位置两侧螺纹方向相反。优选的,所述外壳内壁相对应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滚珠相适配的导轨凹槽。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结构简单新颖,实用性强,操作简单快捷,通过设置外壳、复位弹簧、支撑板和滚珠在复位弹簧提供弹力的作用下,使得支撑板自动平稳上升,进而推动支撑板上的纸张上升,同时外壳内可放置足量的纸张,无需频繁补充纸张,省时省力,打印效率高,支撑板上升过程中,滚珠可以在外壳的内壁滚动,即起到了导向的作用,避免支撑板随意歪斜,同时可减小了摩擦,使得支撑板上升下降自如,并且滑条、调节丝杆和缺口可对纸张进行限位,避免纸张随意移动,提高了打印质量,最后弹性按压装置可提供弹性按压的功能,使得打印机输送辊在输送纸张时,即可轻松输送,还不会出现刚性按压,同时传送带还可对纸张边缘进行按压,避免出现卷曲的情况。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支撑板外观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弹性按压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图1中A-A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图1中B处局部放大图。图中:1、外壳;2、矩形口;3、复位弹簧;4、支撑板;5、滚珠;6、滑条;7、调节丝杆;8、弹性按压装置;81、滑动导向杆;82、U形架;83、缓冲弹簧;84、滚轮;85、传送带;9、缺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可自动补充纸张的打印机用进纸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的顶部中央位置开设有矩形口2,外壳1内壁底部相对应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3,复位弹簧3可提供弹力,使得支撑板4自动平稳上升,进而推动支撑板4上的纸张上升,同时外壳1内可放置足量的纸张,无需频繁补充纸张,省时省力,打印效率高,复位弹簧3的顶端且位于外壳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支撑板4的表面且位于两端的位置均设置有滚珠5,滚珠5可以在外壳的内壁滚动,即起到了导向的作用,避免支撑板随意歪斜,同时可减小了摩擦,使得支撑板上升下降自如,外壳1内壁相对应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滚珠5相适配的导轨凹槽,滚珠5的表面与外壳1的内壁之间滚动连接,外壳1内壁底部相对应的两侧且位于中央位置均滑动连接有滑条6,滑条6可对纸张进行限位,避免纸张随意移动,打印质量高,外壳1内壁顶部相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与滑条6底部相适配的滑动槽,外壳1内壁相对应的两侧之间且靠近内壁底部的位置转动连接有调节丝杆7,调节丝杆7表面相对应两侧且位于滑条6的位置两侧螺纹方向相反,方便提高两侧的滑条6之间的距离,调节丝杆7的一端贯穿外壳1的内壁并延伸至其外部,外壳1内壁顶部且位于矩形口2的两侧均设置有弹性按压装置8,弹性按压装置8可进行弹性按压,使得打印机输送辊在输送纸张时,即可轻松输送,还不会出现刚性按压,可是打印工作持续进行,弹性按压装置8包括滑动导向杆81,滑动导向杆81具有导向的作用,外壳1的顶部开设有与滑动导向杆81相适配的滑动孔,滑动导向杆81与外壳1的顶部滑动连接,滑动导向杆8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U形架82,U形架82的开口向下,U形架82顶部与外壳1内壁顶部相对应的两侧之间且位于滑动导向杆8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83,缓冲弹簧83可提供弹力,U形架82的内壁底部设置有滚轮84,滚轮84的表面设置有传送带85,传送带85可对纸张的边缘进行按压,避免出现卷曲的情况,提高了打印质量,支撑板4表面相对应的两侧且位于滑条6的位置均开设有缺口9,缺口9可方便滑条6移动,避免出现阻碍。具体的,将整个装置安装在指定的位置,此时将支撑板4下至靠近外壳1的内壁底部,此时复位弹簧3受到压缩,此时再将纸张放在支撑板4顶部,并在外壳1内放入足量的纸张,此时传送带85的底部对纸张的边缘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可自动补充纸张的打印机用进纸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部中央位置开设有矩形口(2),所述外壳(1)内壁底部相对应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3),所述复位弹簧(3)的顶端且位于外壳(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表面且位于两端的位置均设置有滚珠(5),所述滚珠(5)的表面与外壳(1)的内壁之间滚动连接,所述外壳(1)内壁底部相对应的两侧且位于中央位置均滑动连接有滑条(6),所述外壳(1)内壁相对应的两侧之间且靠近内壁底部的位置转动连接有调节丝杆(7),所述调节丝杆(7)的一端贯穿外壳(1)的内壁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外壳(1)内壁顶部且位于矩形口(2)的两侧均设置有弹性按压装置(8),所述支撑板(4)表面相对应的两侧且位于滑条(6)的位置均开设有缺口(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可自动补充纸张的打印机用进纸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部中央位置开设有矩形口(2),所述外壳(1)内壁底部相对应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3),所述复位弹簧(3)的顶端且位于外壳(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表面且位于两端的位置均设置有滚珠(5),所述滚珠(5)的表面与外壳(1)的内壁之间滚动连接,所述外壳(1)内壁底部相对应的两侧且位于中央位置均滑动连接有滑条(6),所述外壳(1)内壁相对应的两侧之间且靠近内壁底部的位置转动连接有调节丝杆(7),所述调节丝杆(7)的一端贯穿外壳(1)的内壁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外壳(1)内壁顶部且位于矩形口(2)的两侧均设置有弹性按压装置(8),所述支撑板(4)表面相对应的两侧且位于滑条(6)的位置均开设有缺口(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自动补充纸张的打印机用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按压装置(8)包括滑动导向杆(81),所述滑动导向杆(81)与外壳(1)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导向杆(81)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宝林燕艳丁建林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市学林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