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采集批量传输的多点用电量数据自动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8480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中采集、批量传输的多点用电量数据自动处理设备,该设备包含抄表仪主机、多个用户部件,将抄表仪主机和多个用户部件相连接的双总线,带多芯插头和可充电电池的便携式转接器以及有专用接口卡的通用微机。它能精确可靠地将局部网范围内多达1000个点的用电量分别检测出并送入主机内集中贮存,并可通过操作面板对这些数据作相应处理,还可利用便携式转接器将数据向上级计算机传送作进一步处理。(*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多点用电量集中采集、批量传输的自动处理设备。随着经济的发展、用户增多、用电量增大,传统的人工逐户抄收、处理数据的方式费时费力、易出差错、与用电集中管理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用电管理部门逐步采用了用电数据的计算机处理,而提高抄表和向计算机传输数据的效率仍是一大难题,成为构成用电管理自动化系统的关键。在我国出现的解决这一问题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第一类为非集中型,即针对单个电度表改善抄读方法,主要有抄表器逐户键入,带插转、控制卡和无线电发射装置的专用电度表;第二类为集中型,即将多户数据集中传输,主要有多线制加电话线或电力线传输。上述第一类共同点是仍需逐户抄读,基本上不能节省工时,键入方式难以避免差错,专用电度表则成本太高,第二类由于采用的是多线制且大多采用光电传感,限制了集中抄读的户数(最多几十户),另外电话线和电力线传输涉及到电磁污染、抗干扰等问题不易解决。故都没有得到普遍推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的采用集中采集和批量传输方式的多点用电量数据自动处理设备。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集中采集、批量传输的多点用电量数据自动处理设备包括:多个用户电度表MRi和与-->之相对应的多个用户部件(DSi)、抄表仪主机(6)、用于将所述抄表仪主机(6)与多个用户部件(DSi)并联相接的双总线(7),带多芯插头(15)和可充电电池(16)的便携式转接器(17)以及带有专用接口卡(20)的通用微机(19)。(图1)本技术的多点用电量数据自动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部件(DSi)包含小磁铁(1)和由例如霍尔元件、干簧管等磁传感器(2)。所述小磁铁(1)固定(粘贴或镶钳)在与计度成比例的机械传动齿轮或同轴转轮(4)的侧面(图3(b))或固定在电度表计度器低位(0.1度或0.01度)塑料轮(3)的内侧(图3(a)),该小磁铁随轮转动,在其转过路径上对应装置磁传感器(2),其位置应不影响轮子转动,且当小磁铁(1)经过时能使传感器(2)动作为宜;磁传感器与用户部件板(5)通过电路连接,且都固定在电度表不动部分上,所述用户部件还包括装在所述电户部件板(5)上的整形放大单元、可编程控制器、编码单元、接口及RAM。(图7)本技术的用电量数据自动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抄表仪主机(6)是专用微机,它包括中央处理器(10)、一组操作键(11)和显示窗(12)、接有220V交流电源(13)和可充电蓄电池(14)的不间断电源UPS,所述抄表仪主机(6)还包括耦合在所述便携转接器(17)和所述中央处理器(10)之间的通讯口,耦合在所述中央处理器(10)与所述双总线(7)之间的编译码器,以及接在所述中央处理器外部的随机存取存储器。(图2)(图4)-->本技术的多点用电量数据自动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接口卡包括与PC机的接口,与转接器的接口,连接在上述两个接口之间的可编程控制器,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耦合的RAM及UPS电源。(图6)本技术的多点用电量数据自动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抄表仪主机(6)通过双总线(7)与多个用户部件DSi并联连接构成局部网,所述双总线(7)可以是普通双绞线。实施本技术的用电量数据自动处理设备进行用电收费管理,与传统的用电收费管理方式相比,具有如下明显的优点:1.集中管理:由于成百倍减少查抄表点数,并且省去了人工抄读,从而大大减少抄表人工,实现城市用电管理部门直接抄表到户和集中管理。2.减少电费损失:由于完全省去了数据的人工处理,并且能记录、查询用电状态,从而减少抄表等环节中差错和为预防偷漏电提供指示。3.提前制单:集中采集、电子化传输数据,节省查抄表制单时间,加速电费回收。4.维护方便:可将原分立式电度表方便地接入该系统,有停电数据保护功能,集中提示用户状态和故障,便于及时处理。5.用户得益:由于管理部门降低了费用,简化了交费手续,集中抄表同时保留分户显示,使用电户得到电价上好处,并且用得简便、放心。-->本技术的用电量数据自动处理设备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与电度表集中安装方式相比,由于以双母线(弱电)替代每户电源线(强电)走线方式,不但能以更高的集中度采集用电量数据并实现了电子化传输,而且节省走线材料及电能损耗。2.与在单个电度表上解决抄表自动化方式相比,由于该方式能在分立电测传感单元和主机之间分配功能,如将贮存、分时计费、显示、接口等集中于主机,因此更具有功能分配和扩展上的灵活性(可根据管理部门要求增加分时记费、定时记录等功能),并能降低系统成本,提高性能价格比。3.与上级计算机数据处理和抄表器、载波等数据传输方式结合,可以构成完全自动化的集中抄表和收费管理系统。4.该产品主要适用于相对集中的分立用户,对零星少量用户可采取抄表器等方式补充。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多点用电量数据自动处理设备基本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中抄表仪主机操作面板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用户部件安装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抄表仪主机(6)逻辑方框图;图5为本技术中的便携式转换器的逻辑方框图;-->图6为本技术的专用接口卡的逻辑方框图;图7为本技术的用户部件的逻辑方框图;图8为本技术设备在安装时的走线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用电量数据自动处理设备包含抄表仪主机(6),多个用户部件DSi和便携式转接器(17)、连接多个用户部件DSi和抄表仪主机(6)的双总线(7)以及带有专用接口卡(20)的通用微机(19),所述抄表仪主机(6)包括中央处理器(10)、一组操作键(11)和显示窗(12),并接有220交流电源(13)和可充电蓄电池(14)。用户部件DSi分别装入各用电户电度表内(经检测证明不影响电度表的计量性能),抄表仪主机通过双总线实时检测各用户用电量,记录准确可靠,满足用电收费要求(同步显值累积误差≤1度)。该主机采用双电源供电,突然停电仍能保持工作状态和数据记录,主机与各用户部件连接采用双总线并联方式,使得安装走线方便。信号线直流电压8V,使用安全。图1中抄表仪主机(6)的操作面板如图2所示,该抄表仪主机(6)设有以顺序和选择方式“立户”、“读”、“写”功能,操作直观,该主机还能进行“自检”和故障报警,维护方便,“注解”键可输入定义事件码,用于表示各用户的用电状态;该主机还具有自校验和数据自动更新及内部时钟等功能,使该系统更加完善。使用便携式转接器,可将多台主机贮存的用电量数据,以插转通讯方式,传送至PC机内(每部转接器一次存取容量≥2500户),形成磁盘文件。从每台主机读取数据的时间只需几秒。也可通过主机直接抄“读”-->(数码管显示)或用微型打印机现场打印输出用电量数据。图3示出本技术用户部件中的传感单元在用户电度表中的安装示意图,该磁传感单元的小磁铁(1)可如图3(b)所示粘贴在与电度计数成比例的机械传动齿轮或同轴转轮(4)的侧面,或如图3(a)所示安装在电度表计度器低位如0.1或0.01度塑料转轮(3)的内侧,该小磁铁(1)随轮转动。磁传感元件如霍尔元件或干簧管(2)则与用户部件板(5)均装在电度表中不动部分,其中磁传感元件(2)要装在小磁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中采集、批量传输的用电量数据自动处理设备包括多个用户电度表,其特征在于包含:与所述多个用户电度表相对应的多个用户部件(DSi)、抄表仪主机(6)、用于将所述抄表仪主机(6)与多个用户部件(DSi)相连接的双总线(7),带多芯插头(15)和可充电电池(16)的便携式转接器(17)以及带有专用接口卡(20)的通用微机(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中采集、批量传输的用电量数据自动处理设备包括多个用户电度表,其特征在于包含:与所述多个用户电度表相对应的多个用户部件(DSi)、抄表仪主机(6)、用于将所述抄表仪主机(6)与多个用户部件(DSi)相连接的双总线(7),带多芯插头(15)和可充电电池(16)的便携式转接器(17)以及带有专用接口卡(20)的通用微机(1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电量数据自动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指双总线(7)是由抄表仪主机(6)引出二根导线,可多次并联分支,不多于1000个用户部件(DSi)并联连接其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电量数据自动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部件(DSi)包含小磁铁(1)和磁传感器(2),所述小磁铁粘贴或镶嵌固定在与电度表计度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宛明李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宝安大明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