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蜂窝型缓冲气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8388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蜂窝型缓冲气柱,包括蜂窝芯和气柱袋,所述气柱袋包括多个气柱和充气连接部,相邻所述气柱的一端连接在充气连接部上,另一端插入到蜂窝芯的芯孔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将气柱袋的气柱插入到蜂窝芯中,蜂窝芯的存在可以保护气柱在空投落地过程中不会被杂物刺破;整体结构采用胶结或薄膜的连接方式,使整个整体连接在一起,不会出现在空投过程中散开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蜂窝型缓冲气柱
本技术涉及空投
,尤其是涉及一种蜂窝型缓冲气柱。
技术介绍
当对灾区进行物资空投时,空投落地的物资经常被损害甚至都无法使用,尤其是各种自然灾害发生后,由于道路的损毁,空投物资或救援设备是最直接有效的措施,但是空投后的物资却容易发生侧翻和反弹而被损坏,这就大大的降低了救援的效率。现有一般采用气柱袋包裹住空投物资。气柱袋,可以提供长时间储运不漏气的抗震保护,气柱式全面性包覆的缓冲保护;利用气柱袋包裹空投物资可以将损坏率降至最低。但是,气柱袋外侧没有保护,从而会因为空投落地的地点环境的复杂,气柱袋可能会被树枝或地面上的尖锐石头等杂物刺破气柱袋的气柱,使得气柱袋无法完美的保护好空投物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蜂窝型缓冲气柱,该装置是将气柱袋的气柱插入到蜂窝芯中,蜂窝芯的存在可以保护气柱在空投落地过程中不会被杂物刺破。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蜂窝型缓冲气柱,包括蜂窝芯和气柱袋,所述气柱袋包括多个气柱和充气连接部,相邻所述气柱的一端连接在充气连接部上,另一端插入到蜂窝芯的芯孔中。进一步,所述蜂窝芯远离充气连接部的一端设有底板。进一步,所述蜂窝芯、所述底板和所述充气连接部的外侧均包裹有薄膜。进一步,所述蜂窝芯与所述底板之间胶结,所述蜂窝芯与所述充气连接部之间胶结。进一步,所述蜂窝芯的两侧设有侧板,所述侧板与底板垂直。进一步,所述气柱与充气连接部连接处设有第一逆气阀。进一步,所述充气连接部充气处设有第二逆气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是将气柱袋的气柱插入到蜂窝芯中,蜂窝芯的存在可以保护气柱在空投落地过程中不会被杂物刺破;整体结构采用胶结或薄膜的连接方式,使整个整体连接在一起,不会出现在空投过程中散开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气柱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蜂窝芯的俯视图。图中:1—充气连接部,2—气柱,3—侧板,4—芯孔,100—气柱袋,200—蜂窝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参照图1和图2:一种蜂窝型缓冲气柱2,包括蜂窝芯200和气柱袋100,所述气柱袋100包括多个气柱2和充气连接部1,相邻所述气柱2的一端连接在充气连接部1上,另一端插入到蜂窝芯200的芯孔4中。本实施例中,气柱袋100包括多个气柱2和充气连接部1,在气柱2与充气连接部1的连接处设有第一逆气阀,在充气连接部1的充气处设有第二逆气阀,第一逆气阀和第二逆气阀的设置与现有气柱袋100的设置相同。往充气连接部1内充气,气体会逐渐进入到气柱2内,第一逆气阀的设置可以在停止充气后,气柱2内的气体不会流出,还是使得气柱2为充气状态;第二逆气阀的设置,可以使得充气连接部1也处于充气状态,为后续的气柱袋100与蜂窝芯200的连接提供方便。现有气柱袋100中气柱2与气柱2之间连接在一起,用压线将其分开,压线用来隔离每根气柱2空气,其作用是即使单个气柱2破裂也不会影响其他气柱2漏气。而本实施例中,气柱2与气柱2之间是不连接在一起,相邻气柱2之间是存在一定的间距,这个间距根据蜂窝芯200相邻芯孔4之间间距确定,以便能够将气柱2插入到蜂窝芯200的芯孔4中。本实施例中,蜂窝芯200为多个空心的正六棱柱粘接,正六边形拥有致密的结构,各方受力大小均等,且容易将受力分散,所能承受的冲击也比其他结构大。将气柱2设计成圆柱形,气柱2的直径的尺寸与蜂窝芯200中正六棱柱的内接圆相等,方便气柱2能够完整且相匹配的插入到蜂窝芯200的芯孔4中。为了更进一步的能够保护气柱2,在蜂窝芯200远离充气连接部1的一端设有底板,且将该端定义为下端,这就代表了气柱2放置在蜂窝芯200中,在蜂窝芯200的下端有底板封口,避免了在空投落地过程中,杂物从蜂窝芯200的下端刺破气柱2;在蜂窝芯200的上端设有充气连接部1,如果有杂物从上端撞上该装置,那也会是先接触到充气连接部1,即使将充气连接部1刺破后,充气连接部1本身还有一定厚度可以对蜂窝芯200内的气柱2进行保护。在蜂窝芯200的两侧设有侧板,吧蜂窝芯200封闭起来,进一步提高缓冲能力,侧板与底板垂直。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该缓冲气柱2的各部件都紧密连接在一起,可以采用在该缓冲气柱2的外侧包裹薄膜。再将气柱袋100充满气后,并将气柱2插入到了设有底板的蜂窝芯200中后,采用薄膜绕充气连接部1到底板的方式包裹三层,再绕侧板包裹三层。此处薄膜的选择可以是塑料薄膜。本实施例中,可将气柱袋100制作成所有气柱2在一个平面上,再将气柱2插入到蜂窝芯200中,最后得到一块板状的缓冲气柱2,多个板状的缓冲气柱2组合成具有容纳空间的空投包,内部装有空投物资,多个板状的缓冲气柱2之间可采用胶带连接;或者可以将气柱袋100直接做成内部具有容纳空间气柱袋100,再按照气柱袋100的样式做蜂窝芯200,最后将气柱袋100与蜂窝芯200组合在一起形成缓冲气柱2,向缓冲气柱2形成的容纳空间内放入空投物资,再一起放入空投包内。通过上述方式做成的缓冲气柱2,是将气柱袋100的气柱2插入到蜂窝芯200中,蜂窝芯200的存在可以保护气柱2在空投落地过程中不会被杂物刺破,保证了空投物资在降落时的完整性。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一种蜂窝型缓冲气柱2,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本实施例中,充气连接部1与蜂窝芯200之间,蜂窝芯200与底板、侧板之间不是通过薄膜连接在一起的,是通过胶水胶结在一起。先将充满气的气柱袋100的气柱2插入到蜂窝芯200中,充气连接部1不与蜂窝芯200接触,再在蜂窝芯200的上端涂抹胶水,再使其充气连接部1与蜂窝芯200接触,就通过胶水使两者连接在一起了。再就在蜂窝芯200需要安装底板和侧板的部分涂抹胶水,和/或底板和侧板与蜂窝芯200相连接的一侧涂抹胶水,使底板与侧板胶结在一起。以上技术特征的改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通过文字描述可以理解并实施,故不再另作附图加以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蜂窝型缓冲气柱,其特征在于:包括蜂窝芯和气柱袋,所述气柱袋包括多个气柱和充气连接部,相邻所述气柱的一端连接在充气连接部上,另一端插入到蜂窝芯的芯孔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蜂窝型缓冲气柱,其特征在于:包括蜂窝芯和气柱袋,所述气柱袋包括多个气柱和充气连接部,相邻所述气柱的一端连接在充气连接部上,另一端插入到蜂窝芯的芯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型缓冲气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芯远离充气连接部的一端设有底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蜂窝型缓冲气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芯、所述底板和所述充气连接部的外侧均包裹有薄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胜祥杨佳琳王堰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华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