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配电云主站的物联终端数据接入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08368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配电云主站的物联终端数据接入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在配电云主站侧增加物联接入服务,实现物联网边、端设备在物联管理平台和配电云主站之间的模型同步,并接收物联管理平台上报的业务数据转换成配电云主站能够识别的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为物联管理平台与配电云主站协同工作提供了解决方案,大幅度提升配电云主站边/端设备接入效率,降低设备接入运维工作量,保障了配电物联网建设的顺利开展。利开展。利开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配电云主站的物联终端数据接入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配电云主站的物联终端数据接入系统及方法,属于配电自动化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物联网技术与电网的不断融合,配电物联网已成为配电自动化领域新的生产消费模式,所产生的海量数据已成为新的生产资料 ,推动了配电数据接入、管控方式、经营模式、服务体系的全面变革。
[0003]配电物联网是传统工业技术与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深度融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电力网络运行形态。通过赋予配电网设备灵敏准确的感知能力及设备间互联、互通、互操作功能,构建基于软件定义的高度灵活和分布式智能协作的配电网络体系,实现对配电网的全面感知、实时传输、实效处理和智能应用,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人民生活质量提升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0004]配电物联网中物联管理平台(IOT) 实现设备管理、应用管理、数据采集等功能,配电云主站实现配电网运行状态监控、决策分析应用等功能。物联管理平台采集的配电业务数据需要支撑配电业务应用,存在着模型同步、数据交互等问题。物联管理平台如何为配电云主站提供标准服务,如何实现配电云主站设备模型和业务数据的贯通,是当前配电物联网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配电云主站的物联终端数据接入系统及方法,实现物联管理平台与配电云主站之间的设备模型和业务数据的贯通。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配电云主站的物联终端数据接入系统,在配电云主站中增加物联接入服务,所述物联接入服务用于进行物联管理平台与配电云主站之间设备模型的同步和映射,以及,用于获取物联管理平台推送的业务数据,转换成配电云主站能够识别的信息。
[0007]进一步的,所述物联接入服务具体用于,根据设备物模型文件,在配电云主站创建对应设备的设备类型;所述设备包括边设备和端设备;根据边设备台账信息,创建边设备通信模型;以及将边设备通信模型与配电云主站中对应的电力设备模型进行绑定;以及调用物联管理平台创建边设备接口,通知物联管理平台创建同样的边设备通信模型;订阅物联管理平台子设备添加主题,根据上送的添加子设备消息,创建子设备通
信模型;以及调用物联管理平台创建子设备接口,通知物联管理平台创建同样的子设备通信模型。
[0008]进一步的,所述物联接入服务具体用于,获取物联管理平台推送的业务数据,并转发到配电云主站消息总线对应类型的主题上;从不同的主题上订阅数据,基于物模型文件和消息结构,提取业务数据的关键属性;根据业务数据的关键属性,检索业务数据对应的一、二次模型信息,并根据量测字典表将业务数据转换为量测对象;将解析的量测对象,按照配电业务量测类型发送到配电云主站消息总线对应的主题上。
[000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适用于配电云主站的物联终端数据接入方法,包括:进行物联管理平台与配电云主站之间设备模型的同步和映射,以及,获取物联管理平台推送的业务数据,转换成配电云主站能够识别的信息。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进行物联管理平台与配电云主站之间设备模型的同步和映射,包括:导入设备物模型文件至物联接入服务,基于物模型文件在配电云主站创建设备类型;所述设备类型包括边设备类型和端设备类型;调用物联管理平台北向API接口,通知物联管理平台创建同样的设备类型,保存物联管理平台返回的设备类型ID,并与配电云主站的设备类型ID建立映射关系;基于边设备类型在物联接入服务上创建边设备的二次通信模型,并关联到配电云主站对应的一次电力设备模型上;调用物联管理平台北向设备创建接口,通知物联管理平台创建同样的边设备二次通信模型,保存物联管理平台创建成功后接口返回的边设备ID,并与配电云主站的边设备ID建立映射;获取物联管理平台上报的添加子设备消息;根据添加子设备消息,提取消息中的子设备类型和子设备SN号信息创建端设备的二次通信模型,并关联到配电云主站对应的一次电力设备模型上;调用物联管理平台北向设备创建接口,通知物联管理平台创建同样的端设备二次通信模型,保存物联管理平台创建成功后接口返回的端设备ID,并与配电云主站的端设备ID建立映射。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向物联管理平台订阅子设备添加主题,当边设备上电接入物联管理平台后,有子设备接入时,边设备将向物联管理平台发送添加子设备消息,物联管理平台接收该消息后,通过物联管理平台消息总线的子设备添加主题向配电云主站上报添加子设备消息。
[0012]进一步的,所述物联接入服务配置于配电云主站。
[0013]进一步的,所述获取物联管理平台推送的业务数据,转换成配电云主站能够识别的信息,包括:
从物联管理平台消息推送接口获取物联管理平台推送的业务数据,并根据消息推送接口类型将业务数据转发到配电云主站消息总线对应类型的主题上;从不同的主题上订阅数据,并基于物模型文件和消息结构,提取业务数据的关键属性;根据业务数据的关键属性,检索业务数据对应的一、二次模型信息,并根据量测字典表将业务数据转换为量测对象;将解析的量测对象,按照配电业务量测类型以高并发方式发送到配电云主站消息总线对应的主题上,供配电云主站应用消费。
[0014]进一步的,还包括,物联管理平台通过规则引擎向物联接入服务推送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
[0015]进一步的,所述消息推送接口类型包括:业务消息、事件消息和工况消息;一种消息推送接口类型对应一个或多个主题。
[0016]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出在配电云主站侧增加物联接入服务,实现物联网边、端设备在物联管理平台和配电云主站之间的模型同步,并接收物联管理平台上报的业务数据转换成配电云主站能够识别的信息,为物联管理平台与配电云主站协同工作提供了解决方案,大幅度提升配电云主站边/端设备接入效率,降低设备接入运维工作量,保障了配电物联网建设的顺利开展。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配电物联网系统架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设备模型同步流程;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业务数据同步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9]配电物联网是将传统电力工业技术与物联网技术深度融合产生的一种电力通信网络运行新形态,基于4G/5G信息通信技术与物联网通信协议实现配变终端与低压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参见图1,配电物联网系统包括配电云主站,物联管理平台,边设备和端设备。
[0020]配电云主站,基于云计算技术对配电云主站进行改造,构建高度灵活和分布式智能协作的配电网络体系,实现对配电网的全面感知、数据融合和智能应用。
[0021]物联管理平台,实现边缘物联代理等智能设备的接入管理,具备统一的数据模型管理、APP应用管理等功能,为业务系统如配电云主站提供标准化、高可靠的数据服务接口。
[0022]边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配电云主站的物联终端数据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配电云主站中增加物联接入服务,所述物联接入服务用于进行物联管理平台与配电云主站之间设备模型的同步和映射,以及,用于获取物联管理平台推送的业务数据,转换成配电云主站能够识别的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配电云主站的物联终端数据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接入服务具体用于,根据设备物模型文件,在配电云主站创建对应设备的设备类型;所述设备包括边设备和端设备;根据边设备台账信息,创建边设备通信模型;以及将边设备通信模型与配电云主站中对应的电力设备模型进行绑定;以及调用物联管理平台创建边设备接口,通知物联管理平台创建同样的边设备通信模型;订阅物联管理平台子设备添加主题,根据上送的添加子设备消息,创建子设备通信模型;以及调用物联管理平台创建子设备接口,通知物联管理平台创建同样的子设备通信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配电云主站的物联终端数据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接入服务具体用于,获取物联管理平台推送的业务数据,并转发到配电云主站消息总线对应类型的主题上;从不同的主题上订阅数据,基于物模型文件和消息结构,提取业务数据的关键属性;根据业务数据的关键属性,检索业务数据对应的一、二次模型信息,并根据量测字典表将业务数据转换为量测对象;将解析的量测对象,按照配电业务量测类型发送到配电云主站消息总线对应的主题上。4.一种适用于配电云主站的物联终端数据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进行物联管理平台与配电云主站之间设备模型的同步和映射,以及,获取物联管理平台推送的业务数据,转换成配电云主站能够识别的信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配电云主站的物联终端数据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物联管理平台与配电云主站之间设备模型的同步和映射,包括:导入设备物模型文件至物联接入服务,基于物模型文件在配电云主站创建设备类型;所述设备类型包括边设备类型和端设备类型;调用物联管理平台北向API接口,通知物联管理平台创建同样的设备类型,保存物联管理平台返回的设备类型ID,并与配电云主站的设备类型ID建立映射关系;基于边设备类型在物联接入服务上创建边设备的二次通信模型,并关联到配电云主站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非何鸣一周福武会超谭志军陈凯旋王立旭宗伟康曾锦程王强陈宁陈亮陶定元
申请(专利权)人: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