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比例电磁铁电磁力线性特性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08364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比例电磁铁电磁力线性特性优化方法,属于比例电磁铁优化设计领域。该方法首先确定了设计参数、约束条件,定义了以电流与电磁力间的复相关系数R2作为优化目标;然后构建设计参数与优化目标之间的函数关系;再确定比例电磁铁电磁力线性特性优化数学模型;最终求解比例电磁铁电磁力线性特性优化数学模型,得出优化设计解。该优化方法采用数值模拟与近似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可以低成本、高效地优化比例电磁铁电磁力线性特性,有助于提升比例电磁铁的产品性能。提升比例电磁铁的产品性能。提升比例电磁铁的产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比例电磁铁电磁力线性特性优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比例电磁铁优化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比例电磁铁电磁力线性特性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比例电磁铁作为电液比例控制元件的电——机械转换器件,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自动控制元件,它能使得液流压力和流量连续地、按比例地跟随控制信号而变化,具有成本低廉、结构简单、通用性好、抗污染能力强等优点。为实现比例电磁铁的比例控制特性,要求其电磁力具有良好的线性特性,即控制电流与输出电磁力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而目前比例电磁铁电磁力线性特性的优化常常依靠设计者的经验,反复修改结构参数,安排有限数量的参数组合进行实验或数值仿真分析,以挑选性能最佳的参数组合,其优化效率和优化程度低下;另一方面,比例电磁铁电磁力线性特性性能目标、约束与设计变量间的关系不能显式表达,优化问题可能是非凸、强非线性的,直接基于系统数值仿真分析的优化亦很难搜索到全局最优解,同时计算分析成本高,使得比例电磁铁电磁力线性特性的提升面临一定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低成本的比例电磁铁电磁力线性特性优化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比例电磁铁电磁力线性特性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步骤1、确定设计参数;
[0007]步骤2、确定约束条件;
[0008]步骤3、定义电流与电磁力间的复相关系数R2作为优化目标;
[0009]步骤4、构建设计参数与优化目标之间的函数关系;
[0010]步骤5、确定比例电磁铁电磁力线性特性优化数学模型;
[0011]步骤6、求解比例电磁铁电磁力线性特性优化数学模型,得出优化设计解。
[0012]作为对上述优化方法的进一步阐述:
[0013]进一步地,步骤1中设定设计参数包括:
[0014]锥角α、锥半径r1、锥长l1、骨架半径r2、电枢到达最大位移处时的端面间隙l2,比例电磁铁电磁力线性特性优化问题的设计参数为:
[0015]X=(α,r1,l1,r2,l2)。
[0016]进一步地,步骤2中约束条件具体为各设计参数的取值范围:
[0017]X
l
≤X≤X
u

[0018]X
l
为设计参数的下限,X
u
为设计参数的上限。
[0019]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电流与电磁力间的复相关系数R2具体计算方法包括:
[0020]3.1确定比例电磁铁的工作电流以及衔铁的工作行程范围,工作电流的工作范围记作[i
a
,i
d
],衔铁的工作行程记作[x
a
,x
d
],并对工作电流和工作行程构成的全工况平面进行等分离散,进而获得全工况平面内对应的离散工况点(i
n
,x
m
),其中i
n
表示为工作电流[i
a
,i
d
]被等分离散对应的任意工作电流,x
m
为工作行程范围[x
a
,x
d
]被等分离散对应的任意工作行程;
[0021]3.2通过数值模拟获得在设计参数X下各离散工况点对应的电磁力;
[0022]3.3分别计算在设计参数X下各工作电流相等而工作行程不同的离散工况点的电磁力平均值F(X,i
n
)
a
,得到系列电流与电磁力线性回归样本点(i
n
,F(X,i
n
)
a
),其中
[0023][0024]上式中F(X,i
n
,x
m
)表示设计参数X下离散工况点(i
n
,x
m
)对应的电磁力,f代表工作行程被等分划分的份数;
[0025]3.4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样本点(i
n
,F(X,i
n
)
a
)进行线性回归,得出复相关系数R2(X)。
[0026]进一步地,步骤4构建设计参数与优化目标之间的函数关系具体方法包括:
[0027]4.1采用最优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方法对设计空间进行采样,得到样本点集A;
[0028]4.2通过数值模拟获得样本点集A中各样本点对应离散工况点的电磁力,进一步计算得出对应的复相关系数R2,构成响应点集B;
[0029]4.3分别采用径向基函数模型、神经网络模型、Kriging模型以及二次多项式模型对以样本点集A和响应点集B为样本的数据进行插值或拟合,构建设计参数X与复相关系数R2之间的函数关系,并运用留一交叉验证法(Leave

one

out cross

validation,LOOCV)挑选上述精度最高的近似模型作为最终函数关系,即设计参数与优化目标之间的函数关系R2(X)。
[0030]进一步地,步骤5中比例电磁铁线性特性优化数学模型表达为:
[0031][0032]进一步地,步骤6中求解比例电磁铁电磁力线性特性优化数学模型,得出优化设计解具体为:
[0033]采用遗传算法、蚁群算法或其他优化算法求解比例电磁铁电磁力线性特性优化数学模型,取最大R2(X)对应的X作为优化设计解。
[0034]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本专利技术的比例电磁铁电磁力线性特性优化方法采用数值模拟与近似模型相结合的方法,以电流与电磁力间的复相关系数R2作为优化目标,并基于近似模型构建出设计变量与优化目标间的函数关系,替代复杂数值仿真模型或物理试验,可以低成本、高效地优化比例电磁铁电磁力线性特性,有助于提升比例电磁铁的产品性能。
附图说明
[0035]图1为专利技术流程图;
[0036]图2为设计参数示意图;
[0037]图3为比例电磁铁全工况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结合图1对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给出的一种比例电磁铁电磁力线性特性优化方法,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0039]步骤一、确定设计参数
[0040]设计参数主要包括:锥角α、锥半径r1、锥长l1、骨架半径r2、电枢到达最大位移处时的端面间隙l2,如图2所示,比例电磁铁电磁力线性特性优化问题的设计参数为
[0041]X=(α,r1,l1,r2,l2)。
[0042]步骤二、确定约束条件
[0043]约束条件具体为各设计参数的取值范围,即
[0044]X
l
≤X≤X
u

[0045]其中,X
l
为设计参数的下限,X
u
为设计参数的上限。
[0046]步骤三、定义电流与电磁力间的复相关系数R2作为优化目标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比例电磁铁电磁力线性特性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确定设计参数;步骤2、确定约束条件;步骤3、定义电流与电磁力间的复相关系数R2作为优化目标;步骤4、构建设计参数与优化目标之间的函数关系;步骤5、确定比例电磁铁电磁力线性特性优化数学模型;步骤6、求解比例电磁铁电磁力线性特性优化数学模型,得出优化设计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比例电磁铁电磁力线性特性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设计参数包括:锥角α、锥半径r1、锥长l1、骨架半径r2、电枢到达最大位移处时的端面间隙l2,比例电磁铁电磁力线性特性优化问题的设计参数为X=(α,r1,l1,r2,l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比例电磁铁电磁力线性特性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约束条件具体为各设计参数的取值范围,即X
l
≤X≤X
u
,其中,X
l
为设计参数的下限,X
u
为设计参数的上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比例电磁铁电磁力线性特性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电流与电磁力间的复相关系数R2具体计算方法为:3.1确定比例电磁铁的工作电流以及衔铁的工作行程范围,工作电流的工作范围记作[i
a
,i
d
],衔铁的工作行程记作[x
a
,x
d
],并对工作电流和工作行程构成的全工况平面进行等分离散,进而获得全工况平面内对应的离散工况点(i
n
,x
m
),其中i
n
表示为工作电流[i
a
,i
d
]被等分离散对应的任意工作电流,x
m
为工作行程范围[x
a
,x
d
]被等分离散对应的的任意工作行程;3.2通过数值模拟获得在设计参数X下各离散工况点对应的电磁力;3.3分别计算在设计参数X下各工作电流相等而工作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鹏欧阳宇文邓家福吴钢胡林刘玉玲盘江强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