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诊科颈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8166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急诊科颈部固定装置,属于急救设备技术领域。该固定装置包括位于人体背侧的第一固定部和位于人体前侧的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第一固定部包括外壳体,其内侧壁为用于容纳颈部的U型腔;固定机构包括设于外壳体上方且与U型腔相匹配的灯板,灯板的上方设有储液袋,储液袋内存储有光至固液转变高分子材料,灯板上设有若干紫外灯,各紫外灯均通过控制开关与电源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固定装置能根据患者的个体特点形成与该患者颈部曲线完全吻合的固定模具,通过半导体制冷层实现保持固定效果并对患处进行冷敷,且利用其产生的热量实现固态向液态的转变,实现颈部与颈部固定器的分离。分离。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诊科颈部固定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急救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急诊科颈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颈部固定器对颈椎骨折骨伤患者提供固定支撑作用,转运中有缓冲作用,能避免在转运伤者过程中因骨折部位移动而加重伤势,能有效防止因现场处理不当造成二次损伤,对防止骨折断端刺伤肌肉、神经、血管或脏器而引起疼痛、出血、甚至休克的发生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使用颈部固定器能有效预防颈椎骨折病人疼痛的发生,对预防休克,防止伤口感染,避免神经、血管、骨骼、软组织等再次损伤有极好的作用。
[0003]现有技术中急救使用颈托或者是颈围对患者的颈部进行固定,保护颈部的神经以及周围组织,而目前的颈托或者颈围一般都是硬性材质制成的具有固定效果的外部轮廓其内壁一般都是记忆棉、气囊或者其他软质材料制成的软质内垫,能够提供一定的舒适度,但是不论其软质内垫是棉性内衬还是气囊,由于存在可变形,因此给了颈椎一定的活动空间,都存在提高舒适度的同时降低了固定效果的问题,且不同的患者体型各异,通用型的颈部固定器虽然由于其内部软质层能够进行部分补偿,但是若软质内垫的厚度较薄,变形较小,则适用范围有限,若厚度较厚则留给颈椎的自主活动空间太大,降低固定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急诊科颈部固定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急诊科颈部固定装置,包括位于人体颈部背侧的第一固定部和位于人体颈部前侧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开口相对设置用于对患者的颈部进行固定,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第二固定部内侧设有软质层;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
[0006]外壳体,其内侧壁为用于容纳颈部的U型腔;
[0007]固定机构,设于所述U型腔内,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外壳体内侧且与U型腔相匹配的灯板,所述灯板的靠近人体的一侧设有储液袋,所述储液袋内存储有光致固液转变高分子材料,所述灯板上设有若干紫外灯,各紫外灯均通过控制开关与电源电连接。
[0008]较佳地,灯板与U型腔的内壁之间还设有调节气囊,所述调节气囊与灯板之间还设有半导体制冷层,所述灯板由导热材质制成,外壳体由非导热材质制成,所述储液袋与人体颈部非接触面的外部均设有包覆层,所述调节气囊通过导气管与储液袋连通,用于将调节气囊内的气体导入储液袋的包覆层内壁与储液袋外壁之间,所述半导体制冷层的制冷侧与灯板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层的制热侧与调节气囊连接,半导体制冷层与电源电连接。
[0009]较佳地,储液袋包括沿人体颈部的长度方向依次设有的多个储液袋子单元,各储液袋子单元通过隔离膜分隔,各储液袋子单元上均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和出液口上设有密封塞,各储液袋子单元还能与高分子材料存储装置连接。
[0010]较佳地,储液袋子单元还能与气体供应装置或供水装置连接,用于给未填充高分
子材料的储液袋子单元供入气体或水。
[0011]较佳地,储液袋子单元与人体接触面或部分接触面设有防水透气膜。
[0012]较佳地,防水透气膜为透氧膜,储液袋子单元内为高分子材料与氧气的混合物或水与氧气的混合物或含氧气体混合物。
[0013]较佳地,储液袋子单元还连接有缓冲袋,所述缓冲袋上设有用于将最末端的储液袋子单元内的液体导入缓冲袋的单向阀,所述缓冲袋位于外壳体的外部。
[0014]较佳地,储液袋子单元上的出液口与相邻储液袋子单元的进液口还通过导管连接,相邻两个储液袋子单元之间的导管上均设有阀门。
[0015]较佳地,高分子材料为偶氮苯高分子材料。
[0016]较佳地,第一固定部还包括对头部后侧进行限位的上翼部分以及与背部贴合的下翼部分,所述第二固定部还包括用于对下颌支撑的支撑部以及与前胸贴合的下翼部分。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固定装置通过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相互配合实现对颈部的初步限位,然后再通过第一固定部内的固定机构实现对颈部更好的固定,本专利技术的固定机构采用将光至固液转变高分子材料存储在储液袋内,通过紫外灯的照射使高分子材料发生光响应,在常温下实现由液态转变为固态,使用时患者平躺,患者颈部置于储液袋上方,储液袋与颈部形成紧密贴合后开启紫外灯即可形成与该患者颈部曲线完全吻合的固定模具,限制颈部向个方向活动,因此固定效果佳,避免了通用型颈部固定器无法与患者颈部实现完美贴合的缺陷。
[0018]本专利技术还在灯板的底部设置了半导体制冷层,半导体制冷层的底部设置了调节气囊,半导体制冷层的制冷侧与灯板连接,半导体制冷层的制热侧与调节气囊连接,因此在半导体制冷层,半导体制冷层的制冷侧会对储液袋以及灯板进行降温,避免储液袋因与灯板和人体接触,温度升高部分液化降低固定效果,同时储液袋较低的温度会对患处进行冷敷,避免出血等症状的发生,与此同时,半导体制热层的热量被调节气囊内的气体吸收,当需要解除本专利技术的颈部固定装置时,只需将调节气囊内的热空气导入储液袋的外壁与包覆层内壁之间,实现对储液袋的加热,加速固态转变为液态,实现颈部与颈部固定器的分离。
[0019]本专利技术还通过储液袋子单元的设计实现了对固定部位的宽度以及位置调整,实现对关键位置固定,对其他位置的储液袋通过注水或通气的方式,通过硬固定以及软接触结合的方式在确保良好固定效果的同时,提高固定装置的舒适度。
[0020]本专利技术在实现良好固定效果的同时还能够确保固定装置与颈部接触部位的透气性,避免因固定时间长引起的皮肤不适。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储液袋子单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储液袋子单元通过导管连接的局部放大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第一固定部,2.第二固定部,11.外壳体,12.固定机构,3.灯板,4.储液袋,41.储
液袋子单元,42.隔离膜,43.导管,44.阀门,45.缓冲袋,5.紫外灯,6.调节气囊,7.半导体制冷层,8.包覆层,9.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1

5,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实施例1
[003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急诊科颈部固定装置,包括位于人体颈部背侧的第一固定部和位于人体颈部前侧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开口相对设置用于对患者的颈部进行固定,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第二固定部内侧设有软质层;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
[0031]外壳体,其内侧壁为用于容纳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诊科颈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人体颈部背侧的第一固定部(1)和位于人体颈部前侧的第二固定部(2),所述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2)开口相对设置用于对患者的颈部进行固定,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2)通过连接件(9)可拆卸连接,第二固定部(2)内侧设有软质层;所述第一固定部(1)包括:外壳体(11),其内侧壁设有用于容纳颈部的U型腔;固定机构(12),设于所述U型腔内,所述固定机构(12)包括设于所述外壳体(11)内侧且与U型腔相匹配的灯板(3),所述灯板(3)靠近人体的一侧设有储液袋(4),所述储液袋(4)内存储有光致固液转变高分子材料,所述灯板(3)上设有若干紫外灯(5),各紫外灯(5)均通过控制开关与电源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诊科颈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3)与U型腔的内壁之间还设有调节气囊(6),所述调节气囊(6)与灯板(3)之间还设有半导体制冷层(7),所述灯板(3)由导热材质制成,外壳体(11)由非导热材质制成,所述储液袋(4)与人体颈部非接触面的外部均设有包覆层(8),所述调节气囊(6)通过导气管与储液袋(4)连通用于将调节气囊(6)内的气体导入包覆层(8)内壁与储液袋(4)外壁之间,所述半导体制冷层(7)的制冷侧与灯板(3)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层(7)的制热侧与调节气囊(6)连接,半导体制冷层(7)与电源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诊科颈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袋(4)包括沿人体颈部的长度方向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的多个储液袋子单元(41),各储液袋子单元(41)通过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英
申请(专利权)人:彭州市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