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强勇专利>正文

一种锂电池安全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7940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安全测试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开设有检测仓,所述检测仓的内底面固定连接有检测盒,所述检测盒的内底面固定连接有锂电池本体,所述检测盒的顶端内壁安装有火灾传感模块,所述检测盒的两侧均设置有集灰仓,所述集灰仓的内部设置有隔离网,所述隔离网通过吸灰管与检测盒的底端内部相连通,所述集灰仓的上方设置有驱动电机;通过对检测盒进行封闭,可以避免锂电池本体在燃烧甚至爆炸时,降低锂电池本体带来的负面影响,避免火焰或者是冲击波对装置主体造成损坏,提高了装置主体的安全性;通过向检测盒的内部喷入干粉,可以加速灭火。可以加速灭火。可以加速灭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安全测试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电池安全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
[0003]在锂电池进行生产后,为了降低安全隐患,通常需要对锂电池进行检测,在检测的过程中就需要用到测试装置。
[0004]然而现有的测试装置在锂电池燃烧时,不能及时对锂电池进行灭火,灭火的效率低,存在安全隐患,安全性低,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锂电池安全测试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锂电池安全测试装置,加装了灭火结构,能解决现有的测试装置在锂电池燃烧时,不能及时对锂电池进行灭火,灭火的效率低,存在安全隐患,安全性低的技术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电池安全测试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开设有检测仓,所述检测仓的内底面固定连接有检测盒,所述检测盒的内底面固定连接有锂电池本体,所述检测盒的顶端内壁安装有火灾传感模块,所述检测盒的两侧均设置有集灰仓,所述集灰仓的内部设置有隔离网,所述隔离网通过吸灰管与检测盒的底端内部相连通,所述集灰仓的上方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传动连接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的一端外侧螺纹连接有驱动螺纹,所述驱动螺纹的末端通过连接转轴连接有防爆板,两个所述防爆板之间卡合连接,所述电机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风扇处于集灰仓的内顶端;
[0007]所述电机轴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顶面与底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驱动螺纹的内壁开设有对称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靠近风扇的一端连通有环形槽,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相匹配,所述检测盒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干粉仓,所述干粉仓的内部填充有灭火用的干粉,所述吸灰管的顶端连通有出粉喷管,所述出粉喷管的末端卡合连接有封闭塞,所述封闭塞通过封闭塞与拉绳与固定块固定连接。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槽的内壁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填充有润滑剂。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爆板由上减震板、下减震板所构成,所述上减震板与下减震板之间通过X形减震件固定连接,所述X形减震件呈均匀分布。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X形减震件之间形成有缓震腔,所述缓震腔的内部填充有硅胶颗粒。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一个所述上减震板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凸
块,另一个所述防爆板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凹块,所述连接凹块的一侧表面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对称的燕尾块,所述连接凸块的表面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块与燕尾槽相匹配。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燕尾槽的表面开设有凸起,凸起呈波纹形分布。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电机的外侧设置有散热结构。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装置主体的底端表面开设有散热用的金属翅片,所述金属翅片呈均匀分布。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装置主体的前表面设置有操作屏幕,所述操作屏幕的表面覆盖固定有保护膜。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的底面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呈两两对称分布。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8]1、通过对检测盒进行封闭,可以避免锂电池本体在燃烧甚至爆炸时,降低锂电池本体带来的负面影响,避免火焰或者是冲击波对装置主体造成损坏,提高了装置主体的安全性;通过向检测盒的内部喷入干粉,可以加速灭火,降低锂电池本体因为燃烧带来的危险,进一步的提高装置主体的安全性;通过电机轴带动风扇转动,可以使集灰仓的内部形成负压,将检测盒的内部的空气以及干粉抽出,抽出空气可以加速灭火,将干粉抽出,便于干粉二次利用,降低灭火成本,也便于干粉与锂电池本体分离,便于对锂电池本体进行一步检测,提高了装置主体的实用性。
[0019]2、在X形减震件形变的过程吸收爆炸带来的冲击力,起到缓震的作用,提高了装置主体的安全性。
[0020]3、可以快速将两个防爆板固定在一起,结构紧密,不容易松动脱落,稳定性好,而且咬合面积大,密封性好,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检测仓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的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的D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7]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6中的E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8]其中:1、装置主体;11、操作屏幕;12、底板;13、万向轮;14、检测仓;2、驱动电机;21、电机轴;22、风扇;3、集灰仓;31、隔离网;32、吸灰管;4、检测盒;41、干粉仓;42、出粉喷管;43、火灾传感模块;44、封闭塞;45、拉绳;46、固定块;5、锂电池本体;6、驱动螺纹;61、限位槽;62、限位块;63、固定环;64、连接转轴;65、环形槽;7、防爆板;71、上减震板;72、下减震板;73、X形减震件;74、硅胶颗粒;75、缓震腔;8、连接凸块;81、连接凹块;82、连接槽;83、燕尾槽;84、燕尾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30]实施例:
[0031]如图1

图7所示,一种锂电池安全测试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底板12,装置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检测仓14,检测仓14的内底面固定连接有检测盒4,检测盒4的内底面固定连接有锂电池本体5,检测盒4的顶端内壁安装有火灾传感模块43;检测盒4的两侧均设置有集灰仓3,集灰仓3的内部设置有隔离网31,隔离网31通过吸灰管32与检测盒4的底端内部相连通,集灰仓3的上方设置有驱动电机2,驱动电机2的传动连接有电机轴21,电机轴21的一端外侧螺纹连接有驱动螺纹6,驱动螺纹6的末端通过连接转轴64连接有防爆板7,两个防爆板7之间卡合连接,电机轴2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风扇22,风扇22处于集灰仓3的内顶端;电机轴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安全测试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底板(12),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检测仓(14),所述检测仓(14)的内底面固定连接有检测盒(4),所述检测盒(4)的内底面固定连接有锂电池本体(5),所述检测盒(4)的顶端内壁安装有火灾传感模块(43),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盒(4)的两侧均设置有集灰仓(3),所述集灰仓(3)的内部设置有隔离网(31),所述隔离网(31)通过吸灰管(32)与检测盒(4)的底端内部相连通,所述集灰仓(3)的上方设置有驱动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2)的传动连接有电机轴(21),所述电机轴(21)的一端外侧螺纹连接有驱动螺纹(6),所述驱动螺纹(6)的末端通过连接转轴(64)连接有防爆板(7),两个所述防爆板(7)之间卡合连接,所述电机轴(2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风扇(22),所述风扇(22)处于集灰仓(3)的内顶端;所述电机轴(21)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63),所述固定环(63)的顶面与底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2),所述驱动螺纹(6)的内壁开设有对称的限位槽(61),所述限位槽(61)的靠近风扇(22)的一端连通有环形槽(65),所述限位块(62)与限位槽(61)相匹配,所述检测盒(4)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干粉仓(41),所述干粉仓(41)的内部填充有灭火用的干粉,所述吸灰管(32)的顶端连通有出粉喷管(42),所述出粉喷管(42)的末端卡合连接有封闭塞(44),所述封闭塞(44)通过封闭塞(44)与拉绳(45)与固定块(46)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安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61)的内壁开设有空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强勇
申请(专利权)人:吴强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