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质耐用针织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7905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质耐用针织布,包括针织布本体,所述针织布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面料层,所述第一面料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面料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耐磨层的设置,可以进一步的提高针织布本体的耐磨性能,制成的衣物在长时间穿戴后不会产生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通过第一面料层和第二面料层的设置,第一面料层的使用材质为麦尔登,为粗纺毛织物的一种,手感丰满,呢面细洁平整,身骨挺实、富有弹性、耐磨不易起球,色泽柔和美观,同时解决了目前现有的针织布的强度低、耐磨性较差,由其制成的服装在长时间穿着后,容易产生磨损,降低使用寿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质耐用针织布
本技术涉及针织布
,具体为一种高质耐用针织布。
技术介绍
针织布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分经编针织布和纬编针织布,针织产品除供服用和装饰用外,还可用于工农业以及医疗卫生和国防等领域,针织分手工针织和机器针织两类,手工针织使用棒针,历史悠久,技艺精巧,花形灵活多变,在民间得到广泛流传和发展,目前现有的针织布的强度低、耐磨性较差,由其制成的服装在长时间穿着后,容易产生磨损,降低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质耐用针织布,具备高质耐用的优点,解决了目前现有的针织布的强度低、耐磨性较差,由其制成的服装在长时间穿着后,容易产生磨损,降低使用寿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质耐用针织布,包括针织布本体,所述针织布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面料层,所述第一面料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面料层,所述第二面料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面料层,所述耐磨层的厚度与抗菌层的厚度一致,所述抗菌层的使用材质为竹纤维,所述第一面料层、第二面料层和第三面料层的厚度一致,所述第一面料层的使用面料为麦尔登面料,所述第一面料层的内部设置有网状透气孔,且均匀分布在第一面料层的内表面。优选的,所述第三面料层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固定连接于第三面料层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耐磨层的设置,可以进一步的提高针织布本体的耐磨性能,制成的衣物在长时间穿戴后不会产生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通过第一面料层和第二面料层的设置,第一面料层的使用材质为麦尔登,为粗纺毛织物的一种,手感丰满,呢面细洁平整,身骨挺实、富有弹性、耐磨不易起球,色泽柔和美观,且第一面料层的内部设置有网状透气孔,可以有效的提高针织布本体的透气性能,使穿着更舒适,第二面料层的使用材质为山羊绒,质地轻盈,又十分保暖,属于独特稀有的动物纤维,它具有柔软,纤细,滑糯、轻薄、富有弹性等特点并有天然柔和的色泽而且吸湿性好,耐磨性好,同时解决了目前现有的针织布的强度低、耐磨性较差,由其制成的服装在长时间穿着后,容易产生磨损,降低使用寿命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抗菌层的设置,抗菌层为竹纤维,一种环保纤维,竹子有抗菌防紫外线特征,在纤维提纯过程中用高科技工艺保护具有天然的抗菌抑菌,除臭和防紫外线物质,具有透气强、织物悬垂、丝质滑爽、染色鲜艳、抗菌、除臭、防紫外线、反复洗晒也不失诸多功能的特性,有效的防止了细菌的滋生,提高了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第三面料层结构剖视图。图中:1、针织布本体;2、耐磨层;3、第一面料层;4、第二面料层;5、第三面料层;6、抗菌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申请文件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申请文件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3,一种高质耐用针织布,包括针织布本体1,针织布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耐磨层2,耐磨层2的厚度与抗菌层6的厚度一致,抗菌层6的使用材质为竹纤维,耐磨层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面料层3,第一面料层3、第二面料层4和第三面料层5的厚度一致,第一面料层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面料层4,第二面料层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面料层5,第三面料层5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抗菌层6,通过抗菌层6的设置,抗菌层6为竹纤维,一种环保纤维,竹子有抗菌防紫外线特征,在纤维提纯过程中用高科技工艺保护具有天然的抗菌抑菌,除臭和防紫外线物质,具有透气强、织物悬垂、丝质滑爽、染色鲜艳、抗菌、除臭、防紫外线、反复洗晒也不失诸多功能的特性,有效的防止了细菌的滋生,提高了使用寿命,抗菌层6固定连接于第三面料层5的上表面与下表面,第一面料层3的使用面料为麦尔登面料,第一面料层3的内部设置有网状透气孔,且均匀分布在第一面料层3的内表面,通过耐磨层2的设置,可以进一步的提高针织布本体1的耐磨性能,制成的衣物在长时间穿戴后不会产生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通过第一面料层3和第二面料层4的设置,第一面料层3的使用材质为麦尔登,为粗纺毛织物的一种,手感丰满,呢面细洁平整,身骨挺实、富有弹性、耐磨不易起球,色泽柔和美观,且第一面料层3的内部设置有网状透气孔,可以有效的提高针织布本体1的透气性能,使穿着更舒适,第二面料层4的使用材质为山羊绒,质地轻盈,又十分保暖,属于独特稀有的动物纤维,它具有柔软,纤细,滑糯、轻薄、富有弹性等特点并有天然柔和的色泽而且吸湿性好,耐磨性好,同时解决了目前现有的针织布的强度低、耐磨性较差,由其制成的服装在长时间穿着后,容易产生磨损,降低使用寿命的问题。本申请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本申请文件中所有的部件,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本申请文件中各层之间的连接关系和具体结构均采用现有技术,诸如通过机械方法、通过粘合剂、通过各种焊接方法(诸如热焊接、超声焊接、熔剂、焊接、以及融合压接)在此不再作出具体叙述。使用时,通过耐磨层2的设置,可以进一步的提高针织布本体1的耐磨性能,制成的衣物在长时间穿戴后不会产生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通过第一面料层3和第二面料层4的设置,第一面料层3的使用材质为麦尔登,为粗纺毛织物的一种,手感丰满,呢面细洁平整,身骨挺实、富有弹性、耐磨不易起球,色泽柔和美观,且第一面料层3的内部设置有网状透气孔,可以有效的提高针织布本体1的透气性能,使穿着更舒适,第二面料层4的使用材质为山羊绒,质地轻盈,又十分保暖,属于独特稀有的动物纤维,它具有柔软,纤细,滑糯、轻薄、富有弹性等特点并有天然柔和的色泽而且吸湿性好,耐磨性好,通过抗菌层6的设置,抗菌层6为竹纤维,一种环保纤维,竹子有抗菌防紫外线特征,在纤维提纯过程中用高科技工艺保护具有天然的抗菌抑菌,除臭和防紫外线物质,具有透气强、织物悬垂、丝质滑爽、染色鲜艳、抗菌、除臭、防紫外线、反复洗晒也不失诸多功能的特性,有效的防止了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质耐用针织布,包括针织布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布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耐磨层(2),所述耐磨层(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面料层(3),所述第一面料层(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面料层(4),所述第二面料层(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面料层(5),所述耐磨层(2)的厚度与抗菌层(6)的厚度一致,所述抗菌层(6)的使用材质为竹纤维,所述第一面料层(3)、第二面料层(4)和第三面料层(5)的厚度一致,所述第一面料层(3)的使用面料为麦尔登面料,所述第一面料层(3)的内部设置有网状透气孔,且均匀分布在第一面料层(3)的内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质耐用针织布,包括针织布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布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耐磨层(2),所述耐磨层(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面料层(3),所述第一面料层(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面料层(4),所述第二面料层(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面料层(5),所述耐磨层(2)的厚度与抗菌层(6)的厚度一致,所述抗菌层(6)的使用材质为竹纤维,所述第一面料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志达邱国雄邱圆目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庆源达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