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构件的浇筑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7651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泥构件的浇筑模组,涉及水泥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缓冲垫、第一浇筑腔、第二浇筑腔、第一缓冲腔、第一支撑球、第二缓冲腔、第二支撑球、第三支撑球、第三缓冲腔和第四支撑球,第四支撑球内部设有第四缓冲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受力进行均匀扩散对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进行震荡处理,使得水泥分布更加均匀,避免出现浇筑不完全或空鼓现象,保证水泥构件质量,同时可对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外部进行防护,避免模具受损,可在第二支撑球和第三支撑球之间进行缓冲处理,使得受力均匀扩散,可进一步加强受力均匀性,对水泥震荡处理效果更佳,水泥构件加工质量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泥构件的浇筑模组
本技术涉及水泥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水泥构件的浇筑模组。
技术介绍
水泥构件是钢筋混凝土预制结构件的简称。钢筋混凝土预制结构件一般用于市政公路施工、给排水施工、或民工建筑施工。使用水泥构件能够缩短建设工程的施工周期,节省工程成本,广泛应用于机场、货柜码头、建筑社区及园林绿化、河道护坡以及水土工程所需。在水泥构件生产加工过程中大多采用规范模具进行浇筑加工处理,针对于一些异型水泥构件,需要采用特殊浇筑模组进行浇筑操作。现有的异型水泥构件的浇筑模组,由于特殊造型,容易导致水泥分布不均,出现浇筑不完全或空鼓现象,影响水泥构件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泥构件的浇筑模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泥构件的浇筑模组,包括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相互匹配,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外壁均设有缓冲垫,所述第一模板内壁远离所述缓冲垫一侧设有第一浇筑腔,所述第二模板内壁远离所述缓冲垫一侧设有第二浇筑腔,所述缓冲垫内部设有第一缓冲腔,所述第一缓冲腔内部设有若干个第一支撑球,所述第一支撑球均匀设置于所述第一缓冲腔内部,所述第一支撑球内部设有第二缓冲腔,所述缓冲垫外壁远离所述第一缓冲腔一侧设有若干个第二支撑球,所述第二支撑球内部设有第三支撑球,所述第二支撑球和所述第三支撑球之间设有第三缓冲腔,所述第三缓冲腔内部设有若干个第四支撑球,所述第四支撑球均匀设于所述第三缓冲腔内部,所述第四支撑球内部设有第四缓冲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模板外壁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模板外壁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使用螺栓将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固定安装,实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组装。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球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缓冲腔的厚度,可保证第一支撑球在第一缓冲腔内部的支撑效果,所述第二缓冲腔内径等于所述第一支撑球外径的二分之一,可在保证第一支撑球缓冲效果的同时加强第一支撑球的支撑强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球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支撑球外径的三倍,使得第二支撑球覆盖面更大,作用范围更广,所述第三支撑球的外径等于所述第二支撑球外径的二分之一,可在保证第二支撑球缓冲效果的同时加强第二支撑球的支撑强度。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支撑球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一支撑球外径的二分之一,可加强对第一缓冲腔的支撑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第四支撑球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三支撑球外径的十分之一,使得第四支撑球对第三支撑球的支撑效果更佳,受力更加均匀,所述第四缓冲腔内径等于所述第四支撑球外径的二分之一,可在保证第四支撑球缓冲效果的同时加强第四支撑球的支撑强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缓冲垫、第一缓冲腔、第一支撑球、第二缓冲腔、第二支撑球和第三支撑球,可将受力进行均匀扩散对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进行震荡处理,使得水泥分布更加均匀,避免出现浇筑不完全或空鼓现象,保证水泥构件质量,同时可对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外部进行防护,避免模具受损;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三缓冲腔、第四支撑球和第四缓冲腔,可在第二支撑球和第三支撑球之间进行缓冲处理,使得受力均匀扩散,可进一步加强受力均匀性,对水泥震荡处理效果更佳,水泥构件加工质量更佳。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整体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整体的主视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支撑球的剖面示意图;图中:1、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3、缓冲垫;4、第一缓冲腔;5、第一支撑球;6、第二缓冲腔;7、第二支撑球;8、第三支撑球;9、第三缓冲腔;10、第四支撑球;11、第四缓冲腔;12、第一浇筑腔;13、第二浇筑腔;14、第一连接板;15、第二连接板;16、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的一种水泥构件的浇筑模组,包括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所述第一模板1和所述第二模板2相互匹配,所述第一模板1和所述第二模板2外壁均设有缓冲垫3,所述第一模板1内壁远离所述缓冲垫3一侧设有第一浇筑腔12,所述第二模板2内壁远离所述缓冲垫3一侧设有第二浇筑腔13,所述缓冲垫3内部设有第一缓冲腔4,所述第一缓冲腔4内部设有若干个第一支撑球5,所述第一支撑球5均匀设置于所述第一缓冲腔4内部,所述第一支撑球5内部设有第二缓冲腔6,所述缓冲垫3外壁远离所述第一缓冲腔4一侧设有若干个第二支撑球7,所述第二支撑球7内部设有第三支撑球8。所述第一模板1外壁设有第一连接板14,所述第二模板2外壁设有第二连接板15,所述第一连接板14和所述第二连接板15通过螺栓16固定连接,使用螺栓16将第一连接板14和第二连接板15固定安装,实现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的组装。所述第一支撑球5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缓冲腔4的厚度,可保证第一支撑球5在第一缓冲腔4内部的支撑效果,所述第二缓冲腔6内径等于所述第一支撑球5外径的二分之一,可在保证第一支撑球5缓冲效果的同时加强第一支撑球5的支撑强度。所述第二支撑球7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支撑球5外径的三倍,使得第二支撑球7覆盖面更大,作用范围更广,所述第三支撑球8的外径等于所述第二支撑球7外径的二分之一,可在保证第二支撑球7缓冲效果的同时加强第二支撑球7的支撑强度。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支撑球5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一支撑球5外径的二分之一,可加强对第一缓冲腔4的支撑效果。实施方式具体为:使用时,通过设置缓冲垫3、第一缓冲腔4、第一支撑球5、第二缓冲腔6、第二支撑球7和第三支撑球8,当水泥浇筑到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之间之后,用力敲击第二支撑球7,第二支撑球7受力传递到第三支撑球8上,然后传递到缓冲垫3上,第一缓冲腔4可进行缓冲,将受力扩散,第一支撑球5在第一缓冲腔4内部进行缓冲支撑处理,第二缓冲腔6对第一支撑球5进行缓冲支撑,可将受力进行均匀扩散对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进行震荡处理,使得水泥分布更加均匀,避免出现浇筑不完全或空鼓现象,保证水泥构件质量,同时可对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外部进行防护,避免模具受损;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异型水泥构件的浇筑模组,由于特殊造型,容易导致水泥分布不均,出现浇筑不完全或空鼓现象,影响水泥构件的质量的问题。如附图2-3所示的一种水泥构件的浇筑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球7和所述第三支撑球8之间的第三缓冲腔9,所述第三缓冲腔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泥构件的浇筑模组,包括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1)和所述第二模板(2)相互匹配,所述第一模板(1)和所述第二模板(2)外壁均设有缓冲垫(3),所述第一模板(1)内壁远离所述缓冲垫(3)一侧设有第一浇筑腔(12),所述第二模板(2)内壁远离所述缓冲垫(3)一侧设有第二浇筑腔(13),所述缓冲垫(3)内部设有第一缓冲腔(4),所述第一缓冲腔(4)内部设有若干个第一支撑球(5),所述第一支撑球(5)均匀设置于所述第一缓冲腔(4)内部,所述第一支撑球(5)内部设有第二缓冲腔(6),所述缓冲垫(3)外壁远离所述第一缓冲腔(4)一侧设有若干个第二支撑球(7),所述第二支撑球(7)内部设有第三支撑球(8),所述第二支撑球(7)和所述第三支撑球(8)之间设有第三缓冲腔(9),所述第三缓冲腔(9)内部设有若干个第四支撑球(10),所述第四支撑球(10)均匀设于所述第三缓冲腔(9)内部,所述第四支撑球(10)内部设有第四缓冲腔(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构件的浇筑模组,包括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1)和所述第二模板(2)相互匹配,所述第一模板(1)和所述第二模板(2)外壁均设有缓冲垫(3),所述第一模板(1)内壁远离所述缓冲垫(3)一侧设有第一浇筑腔(12),所述第二模板(2)内壁远离所述缓冲垫(3)一侧设有第二浇筑腔(13),所述缓冲垫(3)内部设有第一缓冲腔(4),所述第一缓冲腔(4)内部设有若干个第一支撑球(5),所述第一支撑球(5)均匀设置于所述第一缓冲腔(4)内部,所述第一支撑球(5)内部设有第二缓冲腔(6),所述缓冲垫(3)外壁远离所述第一缓冲腔(4)一侧设有若干个第二支撑球(7),所述第二支撑球(7)内部设有第三支撑球(8),所述第二支撑球(7)和所述第三支撑球(8)之间设有第三缓冲腔(9),所述第三缓冲腔(9)内部设有若干个第四支撑球(10),所述第四支撑球(10)均匀设于所述第三缓冲腔(9)内部,所述第四支撑球(10)内部设有第四缓冲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构件的浇筑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1)外壁设有第一连接板(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福杨福科薛玉森徐高阳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福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