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周边设备(Computer peripheral apparatus),可供使用者于坐姿下设置于大腿进行操作,其包含有一输入装置(Input device)及一自输入装置外围延伸出的贴覆片,贴覆片具有挠性而可贴覆于使用者的大腿上,使得输入装置可被放置于大腿上,让使用者的手臂可以采取较为自然的姿势于大腿上操作。(*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计算机周边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计算机周边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符合人体工学的计算机周边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各行各业对计算机的依赖度甚深,使用计算机的时间亦日益增加,因此长时间亦需使用到各种数据输入装置,例如触控板、键盘、鼠标及轨迹球等。如笔记型计算机中的输入装置大多为内建形式,但亦可不内建于笔记型计算机,而采用外接形式,请参阅图1所示,输入装置310位于一桌面500上,并以导线316连接于笔记型计算机400,以建立起其与笔记型计算机400的电性连接关系,当使用者触碰或按压此输入装置310,即可进行各种命令,使笔记型计算机400依使用者的要求而动作。而无论是内建或外接形式的输入装置,当使用者以手部操作位于桌面的现有输入装置时,手指弯曲触压于输入装置,手腕及前臂亦呈弯曲状态而非保持平直,以致手腕会上下伸展,由于输入装置的操作大多为重复地触压,手腕会频繁地施力,而有施力过度的问题。再者,于桌面上操作输入装置,手腕及前臂会逐渐靠在桌缘,桌面会有压迫力作用于手部,严重者将罹患腕隧道症候群。这是因为腕隧道位于尺、桡骨关节附近,由腕横韧带与腕骨共同构成,负责控制手指运动及感觉的正中神经由此通过,所以当附着于尺、桡骨关节上方的横韧带张力过大时,腕隧道内容物增加、空隙减少、压力增大,对神经产生压迫,则出现手指麻木的现象,导致使用者的手部产生周边神经病变。由于在桌面操作时,使用者无法以最适角度及最佳操作姿势来操作输入装置,更甚者,当周边神经病变发生于常习惯用力的手部,这将造成使用者无法以惯用手部使力,其生活大受困扰。针对于此,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430097号案以及中国专利公告第CN2615754Y号案皆提及一种鼠标垫,鼠标垫供鼠标放置,且固定于使用者的-->大腿部位,如此,使用者的手部便呈垂下状,而能以较轻松自然的方式操作鼠标。但由于鼠标垫与鼠标为相互独立的组件,当使用者在户外使用计算机时,需同时携带鼠标垫与鼠标才能加以组装并使用,而造成使用者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问题,因而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周边设备,让使用者可以最适角度与姿势来操作,以解决其不符人体工学的操作缺失,同时能便于使用者携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周边设备,其包含有一贴覆片以及一设置于贴覆片上的输入装置,且贴覆片可放置在一不规则面上,例如位于使用者的大腿位置,以供使用者能于此位置操作输入装置。根据本技术所揭示的计算机周边设备,其功效在于通过贴覆片连结于输入装置,以取代原输入装置仅能适用于刚性支撑面的情况,而能扩大适用在各个非呈平整端面的支撑面上,亦即其摆放位置的可选择性增加,如此,使用者在操作计算机周边设备时,便可将计算机周边设备直接置放于最符合使用者手部的自然角度与姿势的位置,例如使用者的大腿。在正常的坐姿下,使用者的大腿水平位置较桌面的水平位置来得低,因此使用者的手腕与前臂的弯曲幅度而较为缩小,手腕施力的力道亦减小,上臂亦无须过度出力以支撑前臂,所以无须担心手部发生压迫导致的病变,而能确保手部的健康。而且本技术将输入装置与贴覆片组设成一体,相较于现有输入装置与垫体为相互分离的形式,有助于使用者的方便携带。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现有输入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图2本技术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图3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图4本技术实施例的贴覆片附着于使用者大腿时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300 计算机周边设备310 输入装置312 壳件314 控制部316 导线320 贴覆片321 变形面400 笔记型计算机401 显示屏幕500 桌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技术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2与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计算机周边设备300包含有输入装置310以及贴覆片320,其中,输入装置为触控板、鼠标及键盘等数据输入接口,但并不以此为限。输入装置310包含有一壳件312,壳件312可供输入装置310连结于贴覆片320上,壳件312另面则为控制部314,以供使用者触碰或按压。此外,壳件312一端延伸设有导线316,导线316连接于一计算机400,使得输入装置310与计算机400达成电性连接,而能作为计算机400的数据输入接口,但亦可不设置导线316,而以无线方式来传输讯号至计算机400,在此,以有线传输方式为例。所以,使用者可通过操作输入装置310的方式,以控制计算机400中显示屏幕401的光标位移或是定位选择,再触碰或按压输入装置310做一选取或执行预定功能的动作,使得计算机400能依使用者的要求来执行指令。而贴覆片320由一可挠性材料所制成,而具有弹塑性变形的能力,例如橡胶、硅胶等,但不以前述为限制,贴覆片320呈一方正状,并可放置于不规则面上,其一侧用以连结于壳件312,使得输入装置310与贴覆片320连结起来,另侧则为变形面321,变形面321符合不规则面的形状,并用以贴覆在使用者的大腿。又,贴覆片320与输入装置310的连结方式可采用黏贴、螺合、热熔-->胶膜及一体成型射出等方式来完成,但连结方式并不以前述为限。再者,贴覆片320的面积为不小于输入装置310的投影面积,以使计算机周边设备300被置放于不规则面时,有较多的面积可供附着,增加彼此的摩擦力而不致从不规则面滑落。请参阅图3与图4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将计算机周边设备300置放于不规则面,如使用者的大腿,此部位非平整端面,但计算机周边设备300可由贴覆片320的变形能力,以因应大腿的形状附着其上,同时,手部在较为自然的状态下,其摆放位置相应于大腿位置处,手部因而能操作输入装置310。通过本技术所揭示的计算机周边设备,使得输入装置由结合贴覆片而可适用在各个非平整端面的支撑面上,因为原输入装置的表面在靠放时仅能适用于刚性支撑面,而限制了靠放位置的选择性与适用性。若在刚性支撑面以外的位置处,输入装置便无法确实的靠放而有滑落的可能,增加了操作的困难度,而且手部亦必须因应输入装置的置放处而倚靠在刚性支撑面上,随着操作时间的增加,手部会逐渐受到刚性支撑面的压迫,加上手腕在操作时地频繁运动,手腕在工作量大增的情形下,其腕腔的压力会升高,因此造成腕腔中的神经和血液供应系统出现损伤,所以通过本技术所揭示的计算机周边设备,其可选择的摆放位置处增加,而扩大至非刚性支撑面,因此,使用者可将计算机周边设备置放于大腿,相应于此摆放位置,手部便处于垂下状态,其摆放位置可以使手腕与前臂的弯曲幅度缩小,手腕施力的力道亦减小,上臂亦无须过度出力以支撑前臂,而能以一手部较少作用力负担的摆放姿势来操作计算机周边设备,以避免手部受到伤害而确保其健康。当然,本技术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技术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计算机周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可放置于一不规则面上的贴覆片,所述贴覆片具挠性;以及 一输入装置,设置于所述贴覆片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周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可放置于一不规则面上的贴覆片,所述贴覆片具挠性;以及一输入装置,设置于所述贴覆片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周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装置包含有一壳件,所述壳件设有一附合部,所述输入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朝龙,
申请(专利权)人:陈朝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