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昌学院专利>正文

连铸结晶器双脉冲电镀镍-石墨烯复合镀层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07321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连铸结晶器双脉冲电镀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铸结晶器双脉冲电镀镍

石墨烯复合镀层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镀领域,尤其涉及连铸结晶器双脉冲电镀镍

石墨 烯复合镀层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连铸结晶器是整个连铸生产的核心设备,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 响铸坯的质量和连铸机的作业效率。连铸结晶器表面工作时直接与 1500℃以上高温液态钢水接触,经受钢水的侵蚀及复杂的热应力作 用,要求具备高机械强度、良好导热性、抗交变热应力、高硬度、高 耐磨性和耐蚀性等性能,因此结晶器表面一般必须经镀层处理。在现 有结晶器表面处理技术中,工艺成熟、设备投资少、生产费用低、原 料利用率高的仍为电镀技术。其中,电镀单金属镀层,如常规的纯 Ni镀层,虽与基体结合力好,但镀层硬度低,不耐磨,影响结晶器 的使用寿命;Ni

Co等二元或三元复合镀层使用寿命长,但Co含量 高,成本昂贵,合金脆性较大,抗交变热应力性能差,耐腐蚀性不好, 应用受限,生产工序繁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连铸结晶器双脉冲电镀镍

石墨烯复合镀层制备方法, 解决的上述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连铸结晶器双脉 冲电镀镍

石墨烯复合镀层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0005]步骤S1:结晶器铜板电镀前处理:连铸结晶器铜板基体依次进行 脱脂除油、机械喷砂、电解脱脂除油,固定电镀辅助工装,采用盐酸 喷淋活化处理;
[0006]步骤S2:采用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溶液:以天然片状石墨为 原料,将其与浓硫酸、NaNO3和KMnO4混合反应,采用Hummers法制备 氧化石墨烯溶液;
[0007]步骤S3:电镀镍界面电镀层:以结晶器铜板为阴极,镍饼为阳极, 在不含有氧化石墨烯的含镍复合电镀液的电镀槽中,用氨基磺酸调节 电镀液PH值为4.0~5.5,温度控制在45
±
5℃,采用机械泵进行搅拌; 先采用直流电镀一定厚度(0.1

1mm)的预镀镍层,保证结合强度;
[0008]步骤S4:双脉冲电镀镍

石墨烯复合镀层:在步骤S4镀槽中再次配 置50

500mg/L的氧化石墨烯溶液,用氨基磺酸调节电镀液PH值为 4.0~5.5,温度控制在45
±
5℃,充分搅拌均匀后,采用双脉冲电镀 镍

石墨烯复合镀层,当镍

石墨烯复合镀层厚度达到一定20

25μm 厚度后自动停止一个周期的电镀;
[0009]步骤S5:镍

石墨烯复合镀层的还原处理:将步骤S4所得的停止电 镀后的结晶器铜板吊出电镀槽,放入80

90℃温度和1

3%水合肼溶液 中,保温反应10

20min后吊出;
[0010]步骤S6::当镍

石墨烯复合镀层的还原后的厚度未达到设计厚度 时,执行步骤S4和S5;当镍

石墨烯复合镀层的还原后的厚度达到设计 厚度时,执行下个步骤;
[0011]进一步,设计厚度为0.2

2mm之间。
[0012]步骤S7:电镀完成后,将结晶器铜板在250

300℃温度下保温3h, 进行除氢和去应力处理,保证使用性能。
[0013]优选的,镍

石墨烯复合镀层含有镀层质量99~99.5%的镍和 0.5~1%的石墨烯,镍

石墨烯复合镀层厚度为0.2

3mm。
[0014]优选的,电镀结晶铜板界面镀镍界面电镀层时,待镍界面电镀层 达到一定预设厚度时再添加氧化石墨烯。
[0015]进一步,预设厚度50μm。
[0016]进一步,其添加氧化石墨烯的方法:在电镀槽中加入氧化石墨烯 溶液,镀液浓度按照100mg/L进行配置,同时补充糖精钠、烯丙基磺 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柔软剂等原料,确保实际浓度达到设定浓度, 采用机械泵搅拌20分钟后开始电镀。
[0017]进一步,镍复合电镀液组成为:氧化石墨烯50

200mg/L,氨基磺 酸镍250~500g/L、氯化镍10~30g/L、溴化镍3~10g/L、硼酸20~ 40g/L、糖精钠2~5g/L、烯丙基磺酸钠0.5~3g/L、十二烷基硫酸钠 0.2~1g/L和柔软剂5

10ml/L。
[0018]进一步,镍复合电镀液中的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添加方法:是先在 电镀前检测镍复合电镀液的表面张力后,根据镍复合电镀液表面张力 检测的结果在电镀前一次性补加十二烷基硫酸钠,使电镀液的表面张 力控制在25~32mN/m。
[0019]优选的,步骤S3中的镍复合电镀液中在步骤S4中双脉冲电镀镍
‑ꢀ
石墨烯复合镀层过程中,糖精钠、烯丙基磺酸钠、柔软剂分别按照 3

20g/KAH、15

80g/KAH以及1.5

10g/KAH的添加量连续添加至规定 量,当检测含量低于规定量的8

10%再补充添加。
[0020]进一步,双脉冲电镀镍

石墨烯复合镀层的具体电镀工艺为:以 结晶器铜板为阴极,镍饼为阳极,在氧化石墨烯+含镍电镀液的镀槽 中,用氨基磺酸调节电镀液PH值为4.0~5.5,温度控制在45
±
5℃, 搅拌方式为机械泵搅拌,
[0021]进一步,脉冲电源为正反波形电流交替的双脉冲电源,脉冲频率 为1000Hz,正向脉冲电流密度控制在5.0~10.0A/dm2,正向脉冲时 间为100ms,反向脉冲电流密度0.2

1.4A/dm2,反向脉冲时间为10ms, 正向占空比30

40%,反向占空比为20

30%,根据通过电流量控制镀层 厚度,复合镀层厚度每增加20

25μm时,自动断电,停止一个阶段的 电镀。
[0022]优选的,步骤S6中的镍

石墨烯复合镀层的还原处理工艺如下: 将镍

石墨烯复合镀层达到一定厚度的结晶器铜板吊出,放入预先配 置好的水合肼溶液中,在80

90℃温度中反应10

20分钟后吊出,然后 重新吊入电镀槽中,进行电镀。
[0023]优选的,配置的水合肼溶液浓度为1

3%,盛放容器为钢制容器。
[0024]优选的,步骤S4中:镍

石墨烯复合镀层厚度没有达到预设值时, 将经过水合肼处理的结晶器铜板重新调入电镀槽中,继续执行步骤S4: 双脉冲电镀镍

石墨烯复合镀层,直到镍

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连铸结晶器双脉冲电镀镍

石墨烯复合镀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S1:结晶器铜板电镀前处理:连铸结晶器铜板基体依次进行脱脂除油、机械喷砂、电解脱脂除油,固定电镀辅助工装,采用盐酸喷淋活化处理;步骤S2:采用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溶液:以天然片状石墨为原料,将其与浓硫酸、NaNO3和KMnO4混合反应,采用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溶液;步骤S3:电镀镍界面电镀层:以结晶器铜板为阴极,镍饼为阳极,在不含有氧化石墨烯的含镍复合电镀液的电镀槽中,用氨基磺酸调节电镀液PH值为4.0~5.5,温度控制在45
±
5℃,采用机械泵进行搅拌;先采用双脉冲电镀一定厚度(0.1

1mm)的预镀镍层,保证结合强度;步骤S4:双脉冲电镀镍

石墨烯复合镀层:在步骤S3电镀槽中再次配置50

500mg/L的氧化石墨烯溶液,用氨基磺酸调节电镀液PH值为4.0~5.5,温度控制在45
±
5℃,充分搅拌均匀后,采用双脉冲电镀镍

石墨烯复合镀层,当镍

石墨烯复合镀层厚度达到一定20

25μm厚度后自动停止一个周期的电镀;步骤S5:镍

石墨烯复合镀层的还原处理:将步骤S4所得的停止电镀后的结晶器铜板吊出电镀槽,放入80

90℃温度和1

3%水合肼溶液中,保温反应10

20min后吊出;步骤S6:当镍

石墨烯复合镀层的还原后的厚度未达到设计厚度时,执行步骤S4和S5;当镍

石墨烯复合镀层的还原后的厚度达到设计厚度时,执行下个步骤;步骤S7:电镀完成后,将结晶器铜板在250

300℃温度下保温3h,进行除氢和去应力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连铸结晶器双脉冲电镀镍

石墨烯复合镀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电镀结晶铜板界面镀镍界面电镀层时,待镍界面电镀层达到一定预设厚度时再添加氧化石墨烯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连铸结晶器双脉冲电镀镍

石墨烯复合镀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的镍复合电镀液中在步骤S4中双脉冲电镀镍

石墨烯复合镀层过程中,糖精钠、烯丙基磺酸钠、柔软剂分别按照3

20g/KAH、1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团辉
申请(专利权)人:许昌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