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6925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20
连接器(10)具备:第1端子(21),贯穿形成有第1紧固孔(25);第1壳体(30),保持第1端子(21);第2端子(51),能够与外部的端子连接,贯穿形成有第2紧固孔(54);第2壳体(60),具有以使第2端子(51)中的第1端子(21)侧的一部分露出的状态覆盖的绝缘性的绝缘盖部(68),保持第2端子(51);导电性的中继部(80),配置于第2壳体(60)中的露出第2端子(51)的部分,将第1端子(21)和第2端子(51)电连接;以及紧固构件(85),以在第1端子(21)与第2端子(51)之间夹着中继部(80)的状态将第1端子(21)、第2端子(51)以及中继部(80)紧固连结。中继部(80)紧固连结。中继部(80)紧固连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连接器


[0001]本说明书中公开一种涉及连接器的技术。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已知利用螺栓紧固进行端子间的连接的技术。专利文献1的充电连接器在壳体的开口内收纳与一对供电用的电线压接连接的端子,利用相对于壳体滑动自如地组装的壳体盖覆盖端子。该充电连接器具备安全电路,在将壳体盖打开的状态下,利用安全电路切断供电用的电线的通电,在该状态下将供电用的电线和对方侧的端子盖通过螺栓紧固而连接。构成为:在螺栓紧固后将壳体盖关闭时,利用安全电路使供电用的电线通电。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

19858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4]但是,在上述结构中,在安全电路由于某种要因而不正常执行功能的情况下,变为在壳体盖打开的状态下供电用的电线及端子能够通电的状态。当在这样的安全电路不正常执行功能的情况下操作者进行操作时,有可能操作者、异物接触供电用的电线、端子而导致触电等。
[0005]本说明书记载的技术是基于如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以抑制在利用螺栓紧固进行端子间的连接的连接器操作时操作者等接触到端子为目的。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06]本说明书记载的连接器具备:第1端子,在所述第1端子贯穿形成有第1紧固孔;第1壳体,其保持所述第1端子;第2端子,其能够与外部的端子连接,在所述第2端子贯穿形成有第2紧固孔;第2壳体,其具有绝缘性的盖部并保持所述第2端子,所述绝缘性的盖部以使所述第2端子中的所述第1端子侧的一部分露出的状态覆盖所述第2端子;导电性的中继部,其配置于所述第2壳体中的露出所述第2端子的部分,并且将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第2端子电连接;以及紧固构件,其以在所述第1端子与所述第2端子之间夹着所述中继部的状态将所述第1端子、所述第2端子以及所述中继部紧固连结。根据上述结构,因为连接器的第2端子被第1端子侧

第2壳体的绝缘性的盖部覆盖,所以在操作者进行第2壳体侧的操作时,能够利用盖部抑制与第2端子的接触。另外,即使这样构成,也因为在第2壳体中的露出第2端子的部分配置中继部,将第1端子、第2端子及中继部利用紧固构件紧固连结,所以能够在第1端子与第2端子之间通过中继部进行电连接。因此,能够抑制在利用螺栓紧固进行端子间的连接的连接器操作时操作者等接触端子。
[0007]作为本说明书记载的技术的实施方式,优选以下方式。所述第2壳体具备所述盖部和使所述盖部中的一部分露出的孔部,在所述孔部插
通有所述中继部。这样的话,因为孔部的周围由盖部覆盖,所以能够更进一步抑制操作者等接触端子。
[0008]所述中继部由筒状的金属构成,所述孔部形成有筒状的空间。这样的话,关于中继部,能够简化结构,并且提高强度。
[0009]所述盖部具备向所述第2紧固孔的内侧延伸的延伸部。这样的话,能够抑制操作者等接触第2紧固孔的孔壁。专利技术效果
[0010]根据本说明书记载的技术,能够抑制在利用螺栓紧固进行端子间的连接的连接器操作时操作者等接触端子。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装配于箱体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从与图1不同的方向示出连接器装配于箱体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连接器装配于箱体的状态的俯视图。图4是示出连接器装配于箱体的状态的主视图。图5是示出连接器装配于箱体的状态的侧视图。图6是图3的A

A剖视图。图7是将装配于箱体的连接器以分解的状态示出的剖视图。图8是示出第2连接器装配于箱体的状态的剖视图。图9是示出第2连接器装配于箱体的状态的主视图。图10是将图9的一部分放大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实施方式>一边参照图1~图10一边对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图6)通过第1连接器20和第2连接器50组合而构成,例如能够在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等车辆的电力供给路径中固定于例如电池、逆变器、电动机等设备的箱体90。以下,将第1连接器20和第2连接器50相互对置的方向作为前方、将图1的Y方向作为右方、将Z方向作为上方进行说明。
[0013]箱体90(箱体90仅图示出一部分,其他部分省略)例如为铝、铝合金等金属制,如图2所示,贯穿形成有大致长方形的连接器插通孔91。如图1、图4所示,箱体90在连接器插通孔91的周围形成有:用于进行连接器10的对位的多个定位销92;和螺钉止动部93、94,将连接器10通过螺钉止动而固定。定位销92在设置于第1连接器20和第2连接器50双方的定位孔49、78中插通而保持第1连接器20及第2连接器50的位置。螺钉止动部93通过在第1连接器20的装配孔45中插通的螺钉(未图示)而进行螺钉止动,螺钉止动部94通过在第2连接器50的装配孔64中插通的螺钉(未图示)而进行螺钉止动。
[0014]如图6、图7所示,连接器10具备:第1连接器20,具有第1端子21;第2连接器50,与第1连接器20嵌合,具有第2端子51;以及紧固构件85,将第1端子21及第2端子51紧固连结。
[0015]第1连接器20具备:第1端子21,与电线11的末端部连接;第1壳体30,保持第1端子21;以及导电性的中继部80,夹在第1端子21与第2端子51之间,将第1端子21和第2端子51电连接。电线11是通过将由多根金属细线构成的导体部12用绝缘包覆部13(绝缘层)包围而构成的包覆电线,在其末端部露出绝缘包覆部13被剥掉的导体部12。
[0016]第1端子21由铜、铜合金、铝、铝合金等板状金属构成,为弯曲成L字形的形状,具备:电线连接部22,与电线11连接;和第1紧固部24,在相对于电线连接部22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配置于第1壳体30的前表面。电线连接部22通过压接、焊接等连接到电线11的导体部12。在第1紧固部24的顶端部贯穿形成有圆形的第1紧固孔25。
[0017]第1壳体30为绝缘性的合成树脂制,形成有能够将作为紧固构件85的螺栓86(的头部86A)插通的操作用孔31。操作用孔31为圆形,操作用孔31的前方侧的开口31A由第1端子21的第1紧固部24封闭,并且在与操作用孔31连通的位置配置有第1紧固孔25。在第1壳体30的外周安装有橡胶制的密封环32,在第1壳体30的外周与第2壳体60的罩部61之间夹着密封环32而进行防水。在第1壳体30的前方侧设置有与第2壳体60抵接的抵接部33。抵接部33为圆环状,与第2壳体60的前表面的凹部67、台阶部62抵接,在前后方向上保持第1壳体30与第2壳体60之间的相对位置。
[0018]在操作用孔31内的螺栓86的头部86A的后方配置有绝缘帽36和密封帽38。绝缘帽36为绝缘性的合成树脂制,与螺栓86的头部86A嵌合而使螺栓86的后方侧绝缘。在绝缘帽36形成有供螺栓86的轴部86B插通的通孔36A。
[0019]密封帽38配置于绝缘帽36的后方,在圆板状的主体的外周安装有橡胶制的帽环39。密封帽3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连接器,具备:第1端子,在所述第1端子贯穿形成有第1紧固孔;第1壳体,其保持所述第1端子;第2端子,其能够与外部的端子连接,在所述第2端子贯穿形成有第2紧固孔;第2壳体,其具有绝缘性的盖部并保持所述第2端子,所述绝缘性的盖部以使所述第2端子中的所述第1端子侧的一部分露出的状态覆盖所述第2端子;导电性的中继部,其配置于所述第2壳体中的露出所述第2端子的部分,并且将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第2端子电连接;以及紧固构件,其以在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工藤康弘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