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羧酸减水剂水循环利用节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6784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减水剂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聚羧酸减水剂水循环利用节能装置;技术方案包括水罐,反应釜,母液罐,复配罐,水罐设置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并设置水罐出水口,其连接有四通管,反应釜设置进料口和出料口,四通管一端连接进料口,并设置第六阀门,反应釜外部设置冷却壁,冷却壁设置冷却进水口和出水口,四通管一端连接冷却进水口,并设置第四阀门,冷却出水口连接三通管,三通管一端连接复配罐,并设置第一阀门,另一端分别连接水罐和四通管的一端,并分别设置第二阀门、第三阀门;解决了聚羧酸减水剂生产过程中资源浪费的问题,同时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羧酸减水剂水循环利用节能装置
本技术属于减水剂生产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聚羧酸减水剂水循环利用节能装置。
技术介绍
聚羧酸减水剂是一种高性能减水剂,是水泥混凝土运用中的一种水泥分散剂,广泛应用于公路、桥梁、大坝、隧道、高层建筑等工程,该品绿色环保,不易燃,不易爆,可以安全使用火车和汽车运输。聚羧酸减水剂生产中需要冷却,通常冷却水被排走,冷却水及冷却水带走的热量均不能回收利用,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如冷却水再次收集起来利用,通常设备零散,步骤繁琐,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聚羧酸减水剂水循环利用节能装置,解决了聚羧酸减水剂生产过程中资源浪费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聚羧酸减水剂水循环利用节能装置,包括水罐,反应釜,母液罐,复配罐,所述水罐设置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并设置水罐出水口,所述水罐出水口连接有四通管,所述反应釜设置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四通管一端连接进料口,并设置有第六阀门,所述反应釜的外部设置有冷却壁,所述冷却壁设置有冷却进水口和冷却出水口,所述四通管一端连接冷却进水口,并设置有第四阀门,所述冷却出水口连接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一端连接复配罐,并设置有第一阀门,另一端连接至水罐的第二进水口,并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四通管一端连接在三通管与第二进水口的连接管道上,并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反应釜通过出料口连接母液罐,所述母液罐连接复配罐。进一步的,所述水罐内部设置第一容腔,第二容腔,所述第一容腔、第二容腔分别设置出水口,所述第一容腔设置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二容腔设置第二进水口,所述出水口同时连接至四通管的一端,所述第二容腔的出水口管道上设置第五阀门。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容腔的出水口的连接管道连接第一容腔的出水口的连接管道,并设置冷却器和第七阀门。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采用一种聚羧酸减水剂水循环利用节能装置,通过将水罐,反应釜,母液罐和复配罐的连接水管制作成回路,可将水资源完全用于制备减水剂,极大的节约了水资源,水罐设置第一容腔与第二容腔,可将冷却后温度较高的水重复用于反应釜的反应,可减少反应釜反应需要升高的温度差,节约了加热能源,同时,这种一体化布置,极大的减少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使得生产设备整齐划一,便于管理。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图中:1—水罐;2—反应釜;3—母液罐;4—复配罐;5—第一阀门;6—第二阀门;7—第三阀门;8—第四阀门;9—第五阀门;10—第六阀门;11—第七阀门;12—冷却器;13—第一容腔;14—第二容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聚羧酸减水剂水循环利用节能装置,包括水罐1,反应釜2,母液罐3,复配罐4,水罐1的上部设置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该第一进水口连接水管,底部设置水罐出水口,水罐出水口连接有四通管,反应釜2设置进料口和出料口,四通管一端连接进料口,并设置有第六阀门10,反应釜2的外部设置有冷却壁,冷却壁设置有冷却进水口和冷却出水口,四通管一端连接冷却进水口,并设置有第四阀门8,冷却出水口连接有三通管,三通管一端连接复配罐4,并设置有第一阀门5,另一端连接至水罐1的第二进水口,并设置有第二阀门6,四通管一端连接在三通管与第二进水口的连接管道上,并设置有第三阀门7,反应釜2通过出料口连接母液罐3,母液罐3连接复配罐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打开水管后,水可进入反应釜2参与减水剂母液制作,当反应完成后,关闭第六阀门10打开第四阀门8,使水可对反应釜2进行冷却,经过冷却壁的水,可关闭第二阀门6打开第一阀门5用于复配罐4的配液,如不需要,关闭第一阀门5同时打开第二阀门6,该水通过第二进水口再次进入水罐1,重复利用,如只需配液,关闭8和10,打开第三阀门7和第一阀门5,即可配液。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聚羧酸减水剂水循环利用节能装置,包括水罐1,反应釜2,母液罐3,复配罐4,水罐1内部设置第一容腔13,第二容腔14,第一容腔13、第二容腔14底部分别设置出水口,第一容腔13上部设置第一进水口,该第一进水口连接水管,第二容腔14上部设置第二进水口,水罐出水口连接有四通管,两个出水口通过三通管连接至四通管,第二容腔14的出水口管道上设置第五阀门9,第二容腔14的出水口的连接管道同时连接第一容腔13的出水口的连接管道,并设置冷却器12和第七阀门11,反应釜2设置进料口和出料口,四通管一端连接进料口,并设置有第六阀门10,反应釜2的外部设置有冷却壁,冷却壁设置有冷却进水口和冷却出水口,四通管一端连接冷却进水口,并设置有第四阀门8,冷却出水口连接有三通管,三通管一端连接复配罐4,并设置有第一阀门5,另一端连接至水罐1的第二进水口,并设置有第二阀门6,四通管一端连接在三通管与第二进水口的连接管道上,并设置有第三阀门7,反应釜2通过出料口连接母液罐3,母液罐3连接复配罐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打开水管后,水可进入反应釜2第一容腔13参与减水剂母液制作,当反应完成后,关闭第六阀门10打开第四阀门8,使水可对反应釜2进行冷却,经过冷却壁的水,可关闭第二阀门6打开第一阀门5用于复配罐4的配液,如不需要,关闭第一阀门5同时打开第二阀门6,该水通过第二进水口进入水罐1第二容腔14,回收利用,此时如需再次制备母液,可停止水管进水,打开第五阀门9,此时进入反应釜2的水是第二容腔14中比水管中水温高的水,可在反应釜2加热反应时节省能源,反应釜2中水量加足后,关闭第五阀门9,反应釜2反应完成后,需要冷却时,打开水管,打开第七阀门11,使第二容腔14的水其经过冷却器12后重复利用并与水管中的水混合进入反应釜2的冷却壁,如只需配液,关闭第四阀门8和第六阀门10,同时打开第三阀门7,第五阀门9,优先使用第二容腔14中的水,水量不够时可打开水管补充,即可配液。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专利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羧酸减水剂水循环利用节能装置,包括水罐(1),反应釜(2),母液罐(3),复配罐(4),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罐(1)设置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并设置水罐出水口,所述水罐出水口连接有四通管,所述反应釜(2)设置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四通管一端连接进料口,并设置有第六阀门(10),所述反应釜(2)的外部设置有冷却壁,所述冷却壁设置有冷却进水口和冷却出水口,所述四通管一端连接冷却进水口,并设置有第四阀门(8),所述冷却出水口连接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一端连接复配罐(4),并设置有第一阀门(5),另一端连接至水罐(1)的第二进水口,并设置有第二阀门(6),所述四通管一端连接在三通管与第二进水口的连接管道上,并设置有第三阀门(7),所述反应釜(2)通过出料口连接母液罐(3),所述母液罐(3)连接复配罐(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羧酸减水剂水循环利用节能装置,包括水罐(1),反应釜(2),母液罐(3),复配罐(4),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罐(1)设置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并设置水罐出水口,所述水罐出水口连接有四通管,所述反应釜(2)设置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四通管一端连接进料口,并设置有第六阀门(10),所述反应釜(2)的外部设置有冷却壁,所述冷却壁设置有冷却进水口和冷却出水口,所述四通管一端连接冷却进水口,并设置有第四阀门(8),所述冷却出水口连接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一端连接复配罐(4),并设置有第一阀门(5),另一端连接至水罐(1)的第二进水口,并设置有第二阀门(6),所述四通管一端连接在三通管与第二进水口的连接管道上,并设置有第三阀门(7),所述反应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旭红李云高哲文王佳乐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黄河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