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桌游的摇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6610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桌游的摇骰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和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设置于装置本体底部,控制装置与装置本体卡接,装置本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与下壳体卡接,下壳体的内部设有空腔;控制装置包括底座、控制器以及盖子,控制器与底座活动连接,盖子与底座卡接;底座上设有矩形凹槽、固定槽以及挡板,控制器包括按键、连接轴、弹簧以及调节架,弹簧套设于连接轴上,连接轴与按键呈可拆卸连接,连接轴与调节架呈一体成型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装置本体和控制装置的配合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得掷骰子更加快速公正、操作更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桌游的摇骰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桌游装置,具体是指一种用于桌游的摇骰装置。
技术介绍
骰子作为一种娱乐工具,深受生活中男女老少的喜爱,尤其是在桌游中,骰子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现有技术中人们在掷骰子时,通常是用手来操作的,操作过程中人为影响的可能性比较大,严重影响了桌游过程中的公正性;而且在掷骰子的过程中,骰子容易发生丢失,给桌游中的人们造成不便;现有的摇骰装置不能一次出一个骰子。所以,一种可保持公正、性能优良且一次只能出一个骰子的摇骰装置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人们通常用手来摇骰子,人为影响因素较大,影响公正性,骰子容易丢失,且不能一次出一个骰子等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桌游的摇骰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置于装置本体底部,所述控制装置与装置本体卡接,所述装置本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卡接,所述下壳体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底座、控制器以及盖子,所述控制器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盖子与底座卡接;所述底座上设有矩形凹槽、固定槽以及挡板,所述矩形凹槽底部设有第一开孔,所述挡板上设有第二开孔;所述盖子内侧壁上设有与固定槽相适配的凸起以及固定板;所述控制器包括按键、连接轴、弹簧以及调节架,所述弹簧套设于连接轴上,所述连接轴与按键呈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轴与调节架呈一体成型设置。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体的外侧面上设有若干抠合口、第三开孔、若干第四开孔、若干条状凸起以及若干圆形凸起,所述抠合口设置于上壳体与下壳体连接处的下方,所述第三开孔设置于下壳体底部且与按键的大小相适配,所述第四开孔设置于圆形凸起底部,所述条状凸起设置于第四开孔两侧。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的内侧面上设有若干条状凹槽和若干圆形凹槽,所述条状凹槽与条状凸起相适配,所述圆形凹槽与圆形凸起相适配。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体的内侧面上设有若干卡扣,用于将控制装置固定于下壳体内的空腔中。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架上方设有第五开孔,所述调节架下方设有推板,所述第五开孔的长大于矩形凹槽的长,所述第五开孔的宽与矩形凹槽的宽相同,所述推板与第一开孔相适配。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开孔与连接轴相适配。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槽与凸起相适配。进一步地,所述装置本体呈金字塔状设置,所述装置本体由非透明材质制作而成。进一步地,所述盖子上设有第六开孔和第七开孔,所述第六开孔的大小与矩形凹槽的大小相同,所述第七开孔与按键相适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采用装置本体和控制装置的配合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得掷骰子更加快速公正、操作更简单;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将骰子放入矩形凹槽中,将上壳体卡接于下壳体的上方,通过控制器进行控制,实现一次只能有一个骰子从矩形凹槽中掷出;装置本体采用非透明材质制作而成,防止人们在使用过程中看到骰子,避免人为影响骰子的状态;本技术的制造成本低、性能优良、实用性较强,值得大力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用于桌游的摇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下壳体与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下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底座与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上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一种用于桌游的摇骰装置的仰视图;图10是盖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装置本体,2、控制装置,3、上壳体,4、下壳体,5、空腔,6、底座,7、控制器,8、盖子,9、矩形凹槽,10、固定槽,11、挡板,12、第一开孔,13、第二开孔,14、凸起,15、固定板,16、按键,17、连接轴,18、弹簧,19、调节架,20、抠合口,21、第三开孔,22、第四开孔,23、条状凸起,24、圆形凸起,25、条状凹槽,26、圆形凹槽,27、卡扣,28、第五开孔,29、推板,30、第六开孔,31、第七开孔。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1-10,对本技术进行详细介绍。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提供了一种用于桌游的摇骰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和控制装置2,所述控制装置2设置于装置本体1底部,所述控制装置2与装置本体1卡接,所述装置本体1包括上壳体3和下壳体4,所述上壳体3与下壳体4卡接,所述下壳体4的内部设有空腔5;所述控制装置2包括底座6、控制器7以及盖子8,所述控制器7与底座6活动连接,所述盖子8与底座6卡接;所述底座6上设有矩形凹槽9、若干固定槽10以及挡板11,所述矩形凹槽9底部设有第一开孔12,所述挡板11上设有第二开孔13;所述盖子8内侧壁上设有若干凸起14以及固定板15;所述控制器7包括按键16、连接轴17、弹簧18以及调节架19,所述弹簧18套设于连接轴17上,所述连接轴17与按键16呈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轴17与调节架19呈一体成型设置。所述下壳体4的外侧面上设有若干抠合口20、第三开孔21、若干第四开孔22、若干条状凸起23以及若干圆形凸起24,所述抠合口20设置于上壳体3与下壳体4连接处的下方,所述第三开孔21设置于下壳体4底部且与按键16的大小相适配,所述第四开孔22设置于圆形凸起24底部,所述条状凸起23设置于第四开孔22两侧。所述上壳体3的内侧面上设有若干条状凹槽25和若干圆形凹槽26,所述条状凹槽25与条状凸起23相适配,所述圆形凹槽26与圆形凸起24相适配。所述下壳体4的内侧面上设有若干卡扣27。所述调节架19上方设有第五开孔28,所述调节架19下方设有推板29,所述第五开孔28的长大于矩形凹槽9的长,所述第五开孔28的宽与矩形凹槽9的宽相同,所述推板29与第一开孔12相适配。所述第二开孔13与连接轴17相适配。所述固定槽10与凸起14相适配。所述装置本体1呈金字塔状设置,所述装置本体1由非透明材质制作而成。所述盖子8上设有第六开孔30和第七开孔31,所述第六开孔30的大小与矩形凹槽9的大小相同,所述第七开孔31与按键16相适配。本技术一种用于桌游的摇骰装置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首先将弹簧18套设于连接轴17上,将连接轴17安装于按键16上,将推板29对准第一开孔12,将连接轴17设置于第二开孔13上,使得盖子8上的凸起14对准固定槽10,同时将第七开孔31对准按键16,并按下盖子8,使得盖子8卡接于底座6上,并将控制器7固定于底座6与盖子8之间,将控制装置2安装于装置本体1底部,使得按键16从第三开孔21中穿过,通过卡扣27将控制装置2固定于空腔5中,将骰子放于矩形凹槽9中,将上壳体3通过圆形凸起24与圆形凹槽26的配合,条状凸起23与条状凹槽25的配合将上壳体3卡接于下壳体4上;推下按键16,连接轴17推动调节架19,使得调节架19上的第五开孔28不再挡着矩形凹槽9中的骰子,推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桌游的摇骰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和控制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2)设置于装置本体(1)底部,所述控制装置(2)与装置本体(1)卡接,所述装置本体(1)包括上壳体(3)和下壳体(4),所述上壳体(3)与下壳体(4)卡接,所述下壳体(4)的内部设有空腔(5);/n所述控制装置(2)包括底座(6)、控制器(7)以及盖子(8),所述控制器(7)与底座(6)活动连接,所述盖子(8)与底座(6)卡接;所述底座(6)上设有矩形凹槽(9)、若干固定槽(10)以及挡板(11),所述矩形凹槽(9)底部设有第一开孔(12),所述挡板(11)上设有第二开孔(13);所述盖子(8)内侧壁上设有若干凸起(14)以及固定板(15);所述控制器(7)包括按键(16)、连接轴(17)、弹簧(18)以及调节架(19),所述弹簧(18)套设于连接轴(17)上,所述连接轴(17)与按键(16)呈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轴(17)与调节架(19)呈一体成型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桌游的摇骰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和控制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2)设置于装置本体(1)底部,所述控制装置(2)与装置本体(1)卡接,所述装置本体(1)包括上壳体(3)和下壳体(4),所述上壳体(3)与下壳体(4)卡接,所述下壳体(4)的内部设有空腔(5);
所述控制装置(2)包括底座(6)、控制器(7)以及盖子(8),所述控制器(7)与底座(6)活动连接,所述盖子(8)与底座(6)卡接;所述底座(6)上设有矩形凹槽(9)、若干固定槽(10)以及挡板(11),所述矩形凹槽(9)底部设有第一开孔(12),所述挡板(11)上设有第二开孔(13);所述盖子(8)内侧壁上设有若干凸起(14)以及固定板(15);所述控制器(7)包括按键(16)、连接轴(17)、弹簧(18)以及调节架(19),所述弹簧(18)套设于连接轴(17)上,所述连接轴(17)与按键(16)呈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轴(17)与调节架(19)呈一体成型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桌游的摇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4)的外侧面上设有若干抠合口(20)、第三开孔(21)、若干第四开孔(22)、若干条状凸起(23)以及若干圆形凸起(24),所述抠合口(20)设置于上壳体(3)与下壳体(4)连接处的下方,所述第三开孔(21)设置于下壳体(4)底部且与按键(16)的大小相适配,所述第四开孔(22)设置于圆形凸起(24)底部,所述条状凸起(23)设置于第四开孔(22)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迩鸿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潮卓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