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6569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包括下壳,所述下壳设置有反应区、冷却区和缓冲区,所述反应区内可放置固体药柱,所述固体药柱适于受热后释放气溶胶灭火剂;所述冷却区通过进气道与所述反应区连通,通过出气道与所述缓冲区连通;所述下壳侧壁上还设置有若干喷发口,所述气溶胶灭火剂适于经所述喷发口向外喷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降温效果好,可大大降低灭火时对环境产生二次损害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
本技术涉及消防器材
,特别涉及一种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
技术介绍
气溶胶灭火器是一种新型的灭火器材,其以结构小巧轻便,适用范围广,灭火效果好等诸多优点越来越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然而,气溶胶灭火剂的原理是,内部的固体药柱需要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才能释放出烟雾和水蒸气构成的气溶胶灭火剂,在氧化还原反应地会发出大量的热,中心温度可高达300℃以上,若将这些高温的气溶胶灭火剂直接向外喷射,容易引发二次损害,甚至引燃环境附近的可燃物,造成更大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其具有结构简单、降温效果好等优点。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包括下壳,所述下壳设置有反应区、冷却区和缓冲区,所述反应区内设置有用于放置固体药柱的托架,所述固体药柱适于受热后释放气溶胶灭火剂;所述冷却区通过进气道与所述反应区连通,通过出气道与所述缓冲区连通;所述下壳侧壁上还设置有若干喷发口,所述气溶胶灭火剂适于经所述喷发口向外喷出。优选地,所述冷却区内设置有适于冷却所述气溶胶灭火剂的降温装置。优选地,所述降温装置为Z型降温结构和/或降温剂包。优选地,所述托架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固体药柱的支架和限制所述固定药柱移动的固定角。优选地,所述托架由金属、陶瓷和/或高温树脂制成。优选地,所述下壳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内可埋设一热引发器,所述热引发器通过设置于所述凹槽内的孔连接到所述固体药柱的内部。优选地,所述孔与所述冷却区连通,所述热引发器依次经所述冷却区和反应区延连接所述固体药柱。优选地,所述热引发器为热敏线。优选地,所述出气道为若干狭缝。优选地,还包括上壳,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固定连接,且所述上壳内对应地设置有两个隔板,以使所述反应区、冷却区和缓冲区相对隔离。本技术通过设置反应区、冷却区和缓冲区这三个独立的区域,使得反应区产生的高温气溶胶灭火剂经过冷却区和缓冲区后才向外喷出,大大降低了引发二次损害的风险。而且各个区域的结构简单,各区域之间通过进气道或出气道相连通,对高温的气溶胶灭火剂具有较好的降温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中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下壳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及其功能、原理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附图作进一步阐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100,它包括上壳10和下壳20,所述下壳20设置有反应区21、冷却区22和缓冲区23,所述反应区21内设置有用于放置固体药柱的托架211,所述固体药柱适于受热后释放高温的气溶胶灭火剂。所述冷却区22通过进气道221与所述反应区21连通,通过出气道222与所述缓冲区23连通。所述下壳20侧壁上还设置有若干喷发口24,所述气溶胶灭火剂适于经所述喷发口24向外喷出,将火焰扑灭。所述固体药柱是一种经燃烧或加热能迅速产生气溶胶灭火剂的的固体状药剂,该药剂的成份行业内较为常用,此外不再详述。所述上壳10与所述下壳20固定连接,内部形成密封的空腔。所述上壳10内对应地设置有两个隔板(未图示),以使所述反应区21、冷却区22和缓冲区23相对隔离,只通过上述进气道221和出气道222相连通,防止高温的气溶胶灭火剂未经冷却泄露出来。具体地,所述冷却区22内设置有适于冷却所述气溶胶灭火剂的降温装置223,所述降温装置223优选为Z型降温结构和/或降温剂包。所述的Z型降温结构是指,所述冷却区22的气流通道呈Z型,高温气流在经过狭长的通道时,温度逐渐降低。若辅以降温剂,则降温效果更佳,而使用降温剂包可以在降温剂使用一定次数之后方便地更换掉,保持冷却区的降温能力。本实施例中,所述托架211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固体药柱的支架2111和限制所述固定药柱移动的固定角2112,其中,所述托架211由金属、陶瓷和/或高温树脂制成,也可由其它耐高温材料制成,例如PA66(聚己二酰己二胺,俗称尼龙-66)。托架211与下壳20的底面之间设有一定高度,防止固体药柱在燃烧时将下壳20烧熔或烧穿。所述下壳20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一凹槽25,所述凹槽25内可埋设一热引发器,所述热引发器通过设置于所述凹槽25内的孔连接到所述固体药柱的内部。本实施例的热引发器可以是热敏线或其它启动装置,当外部发生火灾时,热敏线等启动装置被高温或火焰引燃,火焰顺着启动装置到达固体药柱,进而将固体药柱引燃,从而启动本灭火装置。因此,它可有效地探测到被保护空间的温度和火焰,达到在发生火灾时快速灭火的效果。为了避免固体药柱产生的高温气溶胶灭火剂从上述孔中直接喷出,本实施例设计为,所述孔与所述冷却区22连通,所述热敏线依次经所述冷却区22和反应区21延伸到所述固体药柱。这样,高温气溶胶灭火剂先经过冷却区22冷却一定温度后,再从该孔喷出,而且,可以将该孔的尺寸尽量减小,以刚能穿过热敏线为宜,防止大量的气溶胶灭火剂从孔中喷出。此外,本实施例将所述出气道222设计为若干狭缝。由于固体药柱燃烧时会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热气溶胶灭火剂,导致反应区21和冷却区22的压强非常大,则当气溶胶灭火剂从冷却区22进入缓冲区23时,经过狭缝后的气体压强瞬间变小,气溶胶灭火剂膨胀降温,因此,从喷发口24喷出的气溶胶灭火剂的温度将大大降低。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设置反应区、冷却区和缓冲区这三个独立的区域,使得反应区产生的高温气溶胶灭火剂经过冷却区和缓冲区后才向外喷出,大大降低了引发二次损害的风险。而且各个区域的结构简单,各区域之间通过进气道或出气道相连通,对高温的气溶胶灭火剂具有较好的降温效果。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包括下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设置有反应区、冷却区和缓冲区,所述反应区内设置有用于放置固体药柱的托架,所述固体药柱适于受热后释放气溶胶灭火剂;所述冷却区通过进气道与所述反应区连通,通过出气道与所述缓冲区连通;所述下壳侧壁上还设置有若干喷发口,所述气溶胶灭火剂适于经所述喷发口向外喷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包括下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设置有反应区、冷却区和缓冲区,所述反应区内设置有用于放置固体药柱的托架,所述固体药柱适于受热后释放气溶胶灭火剂;所述冷却区通过进气道与所述反应区连通,通过出气道与所述缓冲区连通;所述下壳侧壁上还设置有若干喷发口,所述气溶胶灭火剂适于经所述喷发口向外喷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区内设置有适于冷却所述气溶胶灭火剂的降温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装置为Z型降温结构和/或降温剂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固体药柱的支架和限制所述固体药柱移动的固定角。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盛彬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星日消防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