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在女性阴道内的上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6523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益生菌在女性阴道内的上药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外壳,第一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储药室,储药室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管收纳仓,第二固定块的上端滑动连接有从动齿条,从动齿条的上表面啮合连接有主动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储药室、活塞和注射按钮,可以完成对药品的吸取和给换患处上药的操作,操作方便快捷,通过注射按钮移动的距离也可以更加直观的判断出储药室中药品的剩余量,以达到操作性高的、上药效率高的目的,通过设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条,可自由控制输药管的伸缩量,以方便给不同深度的病患处上药,上药均匀,避免了对药物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益生菌在女性阴道内的上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益生菌在女性阴道内的上药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女性对自身的健康越来越关注,由于生理结构的影响,女性的阴道在生活之中很容易受到病菌侵袭,就很容易造成各种阴道疾病的发生,由于女性妇科炎症的发病率很高,且容易反复感染,妇科药品的需求很大,预计今后将继续呈增长态势。妇科病发病率近几年来也呈上升态势,外阴炎、外阴溃疡、阴道炎、宫颈糜烂等更是困扰现代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而且容易复发和交叉传染,据卫生部门调查统计显示,女性一生中有症状的阴道炎发病率为75%,其中约有半数妇女经历多次复发,许多女性发病后因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心理压力巨大,严重影响广大女性的身体与身心健康,其中益生菌(凝结芽孢杆菌)对治疗妇科疾病有着显著的效果,靠口服有时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这种情况就需要借助上药装置将药物直接涂抹在患处,采用外用的方式进行治疗,但是一直没有较为理想的上药装置。目前,现有的上药装置一般使用棉棒蘸取药液给患处上药,采用这种方式上药时,棉棒上的药膏或药液在未到达患处时药物就被碰掉一部分,上药时需要多次蘸取药液进出患者阴道上药,并且涂抹不均匀还会影响治疗,操作费时费力,容易导致患者不适,造成药物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益生菌在女性阴道内的上药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储药室,所述储药室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远离活塞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储药室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管收纳仓,所述储药室靠近导管收纳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导管孔,所述外壳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上端滑动连接有从动齿条,所述从动齿条的上表面啮合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从动齿条的内部插接有输药管,所述输药管的一端套接有注射头。可选的,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环形照明灯,所述外壳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环形灯开关,所述外壳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源,所述电源通过导线与环形照明灯和环形灯开关电连接,所述注射头的材料为硅胶。可选的,所述外壳的内部开设有与滑块相适配的第一滑槽,所述滑块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注射按钮,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开设有与注射按钮相适配的导槽。可选的,所述活塞杆的形状为U型,所述第一固定块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一固定块呈环形阵列分布。可选的,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上侧开设有与从动齿条相适配的第二滑槽,所述外壳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轴呈对称分布,所述固定轴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与主动齿轮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输药管的另一端与第一导管孔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注射头的外表面开设有出药口,所述出药口的数量为八个,八个所述出药口呈环形阵列分布。(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益生菌在女性阴道内的上药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益生菌在女性阴道内的上药装置,通过设置储药室、活塞和注射按钮,可以完成对药品的吸取和给换患处上药的操作,操作方便快捷,同时通过注射按钮移动的距离也可以更加直观的判断出储药室药品的剩余量,以达到操作性高的、上药效率高的目的。2、该益生菌在女性阴道内的上药装置,通过设置滚轮和移动杆,顺时针滚动滚轮时,移动杆也会带动导管向前移动,可自由控制导管的伸缩量,以方便给不同深度的病患处上药,上药均匀,避免了对药物造成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伸缩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注射按钮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2、第一固定块;3、储药室;4、活塞;5、活塞杆;6、第一滑槽;7、注射按钮;8、导管收纳仓;9、从动齿条;10、主动齿轮;11、转轴;12、环形照明灯;13、输药管;14、第二固定块;15、固定轴;16、导槽;17、滑块;19、第一导管孔;23、注射头;24、出药口;25、电源;26、环形灯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益生菌在女性阴道内的上药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的外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环形照明灯12,外壳1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环形灯开关26,外壳1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源25,电源25通过导线与环形照明灯12和环形灯开关26电连接,注射头23的材料为硅胶,外壳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2,第一固定块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储药室3,储药室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4,活塞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塞杆5,活塞杆5的形状为U型,第一固定块2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第一固定块2呈环形阵列分布,活塞杆5远离活塞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17,外壳1的内部开设有与滑块17相适配的第一滑槽6,滑块17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注射按钮7,外壳1的外表面开设有与注射按钮7相适配的导槽16,储药室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管收纳仓8,储药室3靠近导管收纳仓8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导管孔19,外壳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4,第二固定块14的上端滑动连接有从动齿条9,从动齿条9的上表面啮合连接有主动齿轮10,第二固定块14的上侧开设有与从动齿条9相适配的第二滑槽,外壳1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轴15,固定轴1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轴15呈对称分布,固定轴1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11,转轴11的外表面与主动齿轮10固定连接,从动齿条9的内部插接有输药管13,输药管13的一端套接有注射头23,输药管13的另一端与第一导管孔19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注射头23的外表面开设有出药口24,出药口24的数量为八个,八个出药口24呈环形阵列分布。使用时,首先将输药管13的末端伸进药品中,然后用手指向后拨动注射按钮7,注射按钮7会通过活塞杆5带动活塞4向后移动,此时储药室3内会形成真空,在真空的作用下即可将药水吸进储药室3内,并且可通过控制注射按钮7向后移动的距离来控制药品的吸入量,当注射按钮7移动到导槽16最后侧没法移动时,此时储药室3已经被装满药品;输药管13的长度可以调节,只需要用手顺时针拨动主动齿轮10,通过啮合传动,主动齿轮10的转动带动从动齿条9移动,由于输药管13的一部分是可伸缩的医用波纹管,所以从动齿条9也会同时带动输药管13在导管收纳仓8内腔进行前后移动,以达到缩放的目的,上药时,先将注射头23安装在输药管13的末端,用手向前拨动注射按钮7,会带动活塞4向前移动,在活塞4的压力下,药水会流进输药管13,然后在活塞4的压力下,将输药管13里的药品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益生菌在女性阴道内的上药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2),所述第一固定块(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储药室(3),所述储药室(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4),所述活塞(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塞杆(5),所述活塞杆(5)远离活塞(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17),所述储药室(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管收纳仓(8),所述储药室(3)靠近导管收纳仓(8)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导管孔(19),所述外壳(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4),所述第二固定块(14)的上端滑动连接有从动齿条(9),所述从动齿条(9)的上表面啮合连接有主动齿轮(10),所述从动齿条(9)的内部插接有输药管(13),所述输药管(13)的一端套接有注射头(23)。/n

【技术特征摘要】
1.益生菌在女性阴道内的上药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2),所述第一固定块(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储药室(3),所述储药室(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4),所述活塞(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塞杆(5),所述活塞杆(5)远离活塞(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17),所述储药室(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管收纳仓(8),所述储药室(3)靠近导管收纳仓(8)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导管孔(19),所述外壳(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4),所述第二固定块(14)的上端滑动连接有从动齿条(9),所述从动齿条(9)的上表面啮合连接有主动齿轮(10),所述从动齿条(9)的内部插接有输药管(13),所述输药管(13)的一端套接有注射头(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在女性阴道内的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外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环形照明灯(12),所述外壳(1)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环形灯开关(26),所述外壳(1)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源(25),所述电源(25)通过导线与环形照明灯(12)和环形灯开关(26)电连接,所述注射头(23)的材料为硅胶。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佳宁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健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