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6489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分别进行基于根据螺栓构件相对于螺母构件的紧固程度而变化的一对剪刀片之间的距离的刀尖的接触压力的调整、和基于从弹性构件作用于刀体的弹性力的大小的刀尖的接触压力的调整的剪刀。由螺母构件(30)和螺栓构件(40)形成支轴部,螺栓构件(40)具备第一螺栓部(41)和第二螺栓部(42),根据第一螺栓部相对于螺母筒部(32)的紧固来进行基于一对剪刀片(10、20)间的距离(空隙S)的刀尖的接触压力的调整,与该调整分开地、根据配置于通过与第二螺栓部的螺合而进退的第二螺母构件(50)与第一剪刀片(10)的凹部(11)之间的螺旋弹簧(70)的压缩程度来进行刀尖的接触压力的调整。调整。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剪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通过螺栓构件与螺母构件的螺合而形成的支轴部组装有一对剪刀片的剪刀。

技术介绍

[0002]一般而言,在一对剪刀片的刀体上,以各自的相对面沿着轴向向相反方向弯曲的方式形成被称为“翘曲(弯曲)”的曲线。这是由于在切断对象物时作用使刀体相互分离的方向的力,因此,为了克服该力使刀体彼此接触。通过形成这样的翘曲,伴随剪刀的闭合操作,与刀根部相比,接触压力在刀尖处增加,一对刀体在刀尖处相互挤压的同时相互摩擦。
[0003]在接触压力过大的情况下,摩擦阻力大,使用感较重,对手造成负担,并且刀尖容易磨损。另一方面,在接触压力过小的情况下,对象物被夹在刀尖之间而难以被切断。而且,何种程度的接触压力适合根据剪刀的用途、切断对象物的种类、刀体的长度、使用者的手指的力、使用者的喜好等而不同。
[0004]因此,在理发美发用的剪刀等要求能够高度调整使用感的剪刀中,利用通过螺栓构件与螺母构件的螺合而形成的支轴部组装有一对剪刀片,通过使用者调整螺栓构件相对于螺母构件的紧固程度,使一对剪刀片之间的距离变化,调整刀尖的接触压力。例如,与刀体较短的剪刀相比,刀体较长的剪刀被调整为一对剪刀片之间的距离变大。
[0005]另一方面,在支轴部配置有螺旋弹簧的剪刀也一直以来被使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通过在支轴部配置螺旋弹簧,对一对剪刀片的刀体彼此分离接近的动作赋予弹性,能够弹性地调整刀尖的接触压力。然而,在将螺旋弹簧配置于支轴部的以往的剪刀中,根据螺栓构件相对于螺母构件的紧固程度来调整螺旋弹簧的压缩程度。即,由根据螺栓构件相对于螺母构件的紧固程度而变化的一对剪刀片之间的距离引起的刀尖的接触压力的变化与由螺旋弹簧的弹性力的大小引起的刀尖的接触压力的变化联动。因此,存在在根据一方的条件调整接触压力时另一方的条件也变化的、无法精密地进行刀尖的接触压力的调整这样的问题。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12419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8]因此,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剪刀,该剪刀能够分别进行基于根据螺栓构件相对于螺母构件的紧固程度而变化的一对剪刀片之间的距离的刀尖的接触压力的调整、和基于从弹性构件作用于刀体的弹性力的大小的刀尖的接触压力的调整。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0010]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剪刀是贯穿设置有第一轴孔的第一剪刀片以及贯穿设置有第二轴孔的第二剪刀片利用通过螺母构件与螺栓构件的螺合而形成的支轴部
能够转动地被组装的剪刀,其中,
[0011]所述第一剪刀片在与所述第二剪刀片相面对的一侧的相反侧的外表面具备形成于所述第一轴孔的周围的凹部,
[0012]所述螺母构件具备:螺母头部,具有不插通于所述第二轴孔的大小;以及螺母筒部,从该螺母头部呈筒状延伸,且在该螺母筒部的内周面形成有第一内螺纹,该螺母筒部从所述第二剪刀片的与所述第一剪刀片相面对的一侧的相反侧的外表面插入所述第二轴孔,
[0013]所述螺栓构件具备:第一螺栓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螺合的外螺纹,并从所述第一剪刀片的所述外表面插入所述第一轴孔;以及第二螺栓部,具有不与所述第一内螺纹螺合的外螺纹,
[0014]具有与该第二螺栓部的外螺纹螺合的第二内螺纹的第二螺母构件沿着第二螺栓部进退,并且,
[0015]在所述第二螺母构件与所述凹部的底面之间配置有弹性构件,在所述第一螺栓部通过与所述螺母筒部的螺合而进退时,该弹性构件不会与所述螺栓构件发生干涉,该弹性构件的压缩程度根据所述第二螺母构件沿着所述第二螺栓部进退而变化,
[0016]所述第一剪刀片和所述第二剪刀片各自的刀尖彼此的接触压力根据所述第一螺栓部相对于所述螺母筒部的进退而变化,并且不与该变化联动地、根据基于所述第二螺母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二螺栓部的进退的所述弹性构件的压缩程度而变化。
[0017]在本结构的剪刀中,螺栓构件具备两个螺栓部(第一螺栓部、第二螺栓部)。螺栓构件与螺母构件螺合的长度是螺母构件的螺母筒部与第一螺栓部的螺合长度。而且,本结构的剪刀还具备与第二螺栓部的外螺纹螺合的第二螺母构件。在该第二螺母构件与第一剪刀片的凹部的底面之间配置有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在第一螺栓部通过与螺母构件的第一内螺纹的螺合而相对于螺母筒部进退时不与螺栓构件干涉,弹性构件的压缩的程度根据通过第二螺栓部的外螺纹与第二内螺纹的螺合而沿着第二螺栓进退的第二螺母构件与凹部的底面之间的距离而变化。即,能够使弹性构件的压缩程度与螺栓构件相对于螺母构件的紧固程度无关地变化。
[0018]因此,根据本结构的剪刀,能够分别进行基于根据螺栓构件相对于螺母构件的紧固程度而变化的一对剪刀片之间的距离的刀尖的接触压力的调整、和基于从配置于支轴部的弹性构件作用于一对剪刀片的弹性力的大小的刀尖的接触压力的调整。另外,弹性构件只要是在被压缩时欲复原的力发挥作用的构件即可,能够例示出螺旋弹簧、板簧、弹簧垫圈、施加了波形的金属线、橡胶制的筒状构件。
[0019]本专利技术的剪刀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还能够形成为以下结构:
[0020]所述螺栓构件在所述第一螺栓部与所述第二螺栓部之间具备直径比所述第一螺栓部大的大径部,并且,
[0021]该剪刀具备垫片,该垫片具有插入所述第一轴孔的大小,且是供所述第一螺栓部插通的环状构件,在使所述第一螺栓部与所述螺母筒部最大限度地螺合时夹设于所述大径部与所述螺母筒部之间。
[0022]在本结构中,通过将第一螺栓部插通于作为插入第一轴孔的大小的环状构件的垫片,能够使第一螺栓部与螺母筒部螺合的最大长度根据垫片的厚度而变化。因此,通过利用垫片的厚度使一对剪刀片之间的距离(空隙的大小)变化,能够进行刀尖的接触压力的调
整。
[0023]另外,基于“垫片的厚度”的调整能够通过向厚度不同的垫片的更换、厚度相同的垫片的数量的增减、厚度不同的多个垫片的组合来进行。例如,在刀体长的情况下,使用厚度大的垫片,或者重叠使用多个垫片来增大垫片厚度的总计,由此增大第一剪刀片与第二剪刀片之间的距离。另外,例如,在随着剪刀的使用而反复进行研磨从而使刀体变薄的情况下,通过将垫片更换为厚度较小的垫片,来减小第一剪刀片与第二剪刀片之间的距离。
[0024]本专利技术的剪刀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还能够形成为以下结构:
[0025]该剪刀具备垫片部,该垫片部是形成于所述螺栓构件的所述第一螺栓部与所述第二螺栓部之间的部分,具有插入所述第一轴孔的大小,且未形成有外螺纹。
[0026]在本结构中,在螺栓构件的第一螺栓部与第二螺栓部之间具有垫片部。垫片部具有插入第一轴孔的大小,是未形成外螺纹的部分。因此,在使第一螺栓部与螺母筒部最大限度地螺合的状态下,能够根据垫片部的厚度来改变第二螺母构件相对于第二螺栓部进退的范围。即,若增大垫片部的厚度,则第二螺母构件在远离第一螺栓部的位置进退,进而第二螺母构件与第一剪刀片的凹部之间的距离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剪刀,其是贯穿设置有第一轴孔的第一剪刀片以及贯穿设置有第二轴孔的第二剪刀片利用通过螺母构件与螺栓构件的螺合而形成的支轴部能够转动地被组装的剪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剪刀片在与所述第二剪刀片相面对的一侧的相反侧的外表面具备形成于所述第一轴孔的周围的凹部,所述螺母构件具备:螺母头部,具有不插通于所述第二轴孔的大小;以及螺母筒部,从该螺母头部呈筒状延伸,且在该螺母筒部的内周面形成有第一内螺纹,该螺母筒部从所述第二剪刀片的与所述第一剪刀片相面对的一侧的相反侧的外表面插入所述第二轴孔,所述螺栓构件具备:第一螺栓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螺合的外螺纹,并从所述第一剪刀片的所述外表面插入所述第一轴孔;以及第二螺栓部,具有不与所述第一内螺纹螺合的外螺纹,具有与该第二螺栓部的外螺纹螺合的第二内螺纹的第二螺母构件沿着第二螺栓部进退,并且,在所述第二螺母构件与所述凹部的底面之间配置有弹性构件,在所述第一螺栓部通过与所述螺母筒部的螺合而进退时,该弹性构件不会与所述螺栓构件发生干涉,该弹性构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末次令佳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刃物屋砥技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